【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收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导排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是指由于场地建设之初未对垃圾堆场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只是进行简易填埋作业。垃圾由于缺乏完整的水、气污染阻隔措施,填埋气无组织释放,垃圾沥沥液渗漏,对大气、地表水、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并存在安全隐患。日益严重的城市垃圾污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搞好环境卫生工作,消除环境污染,美化市容市貌,改善投资环境,创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和生态城市,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治理和终场处置工程建设已迫在眉睫。
[0003]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底部一般未设渗沥液导排系统,垃圾堆体顶部只采用建筑垃圾做简单覆盖,下雨时,从填埋场中渗出的垃圾渗沥液和地表雨水混合后漫流,部分水甚至随明沟进入堆场旁边农田灌溉系统,引起附近庄稼枯黄坏死。因实施渗沥液收集系统,需开挖现状垃圾堆体,如渗沥液收集系统结构复杂,开挖回填方量大,势必会造成施工周期长,投资高,同时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收集系统,该系统位于垃圾坝(14)内侧,包括侧壁开孔的渗沥液收集井(2)、井盖(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入井盖(3)中的填埋气体排放管(4)、与渗沥液收集井(2)底部连通的渗沥液收集渠(1)、沿渗沥液收集井(2)外壁和渗沥液收集渠(1)顶板布置的碎石滤料(6),所述碎石滤料(6)使用无纺土工布(7)包裹,所述碎石滤料(6)外为垃圾堆体(17),所述渗沥液收集井(2)周围的碎石滤料(6)和垃圾堆体(17)的顶部设置有封场覆盖结构(16),所述渗沥液收集渠(1)为顶板开孔的闭合框架结构,并沿着垃圾坝(14)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渗沥液收集渠(1)靠近垃圾坝(14)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渗沥液导排管(11),所述渗沥液导排管(11)穿过垃圾坝(14)将渗沥液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沥液收集渠(1)底部设置有找平层(9),所述找平层(9)设置有两侧坡向渗沥液导排管(11)的坡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沥液导排管(11)的管内底与找平层(9)最低处平齐。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收集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雄,陈宝玉,杨涛,胡月明,严道静,项文琪,朱静怡,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