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检测功能的软排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912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软排线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软排线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翻盖和软排线主体,所连接器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线路板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器本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翻盖的两侧设置有凹槽两侧的侧壁活动卡接的弹性卡接部,所述翻盖的背面与凹槽之间通过转动部转动连接,所述凹槽内部的底端均匀设置有连接端子,且连接端子与翻盖之间形成一端前端开口的插槽,所述软排线主体活动插接在插槽内部,且软排线主体的顶端设置有应变片,确保软排线与接触端子紧密接触,减少接触不良,且可以自动检测两者的接触情况。且可以自动检测两者的接触情况。且可以自动检测两者的接触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检测功能的软排线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软排线连接器
,具体为具有检测功能的软排线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柔性软排线通常包括FPC排线和FFC排线,软排线可以任意选择导线数目及间距,使联线更方便,大大减少电子产品的体积,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最适合于移动部件与主板之间、PCB(线路板)板对PCB板之间、电器设备中作数据传输线缆之用。FPC/FFC排线一般与连接器连接,连接器焊接在线路板上,常用的连接器包括底座、接触端子和掀盖,接触端子固定在底座上,掀盖铰接在底座上,FPC/FFC排线插在接触端子内,翻转掀盖将排线压紧在接触端子上。
[0003]现有的软排线连接器一般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0004](1)连接器可能因为震动而产生连接端子和软排线接触不良,或者因震动而产生盖板松脱或者连接部松脱等情况,且当产生接触不良时,不便于对其进行检测处理;
[0005](2)软排线在插接过程中易划伤,导致软排线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软排线连接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插接时存在接触不良的问题,且不易检测和软排线易损坏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具有检测功能的软排线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翻盖和软排线主体,所连接器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线路板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器本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翻盖的两侧设置有凹槽两侧的侧壁活动卡接的弹性卡接部,所述翻盖的背面与凹槽之间通过转动部转动连接,所述凹槽内部的底端均匀设置有连接端子,且连接端子与翻盖之间形成一端前端开口的插槽,所述软排线主体活动插接在插槽内部,且软排线主体的顶端设置有应变片。
[0008]优选的,所述翻盖的底端设置有与软排线主体的顶端紧密贴合的抵接部。
[0009]优选的,所述抵接部远离转动部的一侧设置有倾斜向下的第二导向部。
[0010]优选的,所述转动部包括若干等间距设置在凹槽内部背面侧壁上的转轴和若干等间距设置在翻盖背面的旋转槽,所述转轴与旋转槽一一对应且相互匹配,所述转轴可在旋转槽内部旋转。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连接器本体两侧底端的焊盘和均匀设置在连接器本体背面的焊针。
[0012]优选的,所述凹槽底端的前部设置有倾斜向下的第一导向部,且第一导向部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让位槽。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端子设置有前后两排,且连接端子靠近前端开口一排的高度低于后排的高度。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检测功能的软排线连接器
[0015](1)通过在凹槽内部底端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连接端子,确保插接时连接端子与软排线主体紧密接触,通过在软排线主体的顶端设置应变片,利用应变片会对微小的机械变形后产生电阻的变化,连接中可以加入应变片正负极的设计,在连接器中直接让其接入电路的回路中,形成对电路的检测,当接触不良时可以及时进行处理;
[0016](2)通过在翻盖的底端设置第二导向部,凹槽的底端设置凹槽和第一导向部,方便将软排线主体插入翻盖和凹槽形成的插槽内部,避免造成软排线主体的划伤。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连接器本体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连接器本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图3中A

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连接器本体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检测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连接器本体;101、凹槽;102、第一导向部;103、让位槽;2、翻盖;201、抵接部;202、第二导向部;3、转动部;301、转轴;302、旋转槽;4、弹性卡接部;5、连接部;501、焊盘;502、焊针;6、软排线主体;7、连接端子;8、应变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为使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具有检测功能的软排线连接器,包
括连接器本体1、翻盖2和软排线主体6,所连接器本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线路板连接的连接部5,连接部5包括设置在连接器本体1两侧底端的焊盘501和均匀设置在连接器本体1背面的焊针502,焊盘501和焊针502与线路板焊接固定,实现电连接,连接器本体1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凹槽,可以减少连接器本体1与线路板的接触面积,便于空气的流通,散热效果好;
[0028]连接器本体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槽101,翻盖2的两侧设置有凹槽101两侧的侧壁活动卡接的弹性卡接部4,弹性卡接部4具体可为设置在翻盖2两侧的向下弯折成弧形结构的弹性卡块,凹槽101两侧的侧壁的设置有与弹性卡接部4相互匹配的卡接槽,翻盖2的背面与凹槽101之间通过转动部3转动连接,转动部3包括若干等间距设置在凹槽101内部背面侧壁上的转轴301和若干等间距设置在翻盖2背面的旋转槽302,转轴301与旋转槽302一一对应且相互匹配,转轴301可在旋转槽302内部旋转,向上拨动翻盖2令弹性卡接部4发生弹性形变,且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检测功能的软排线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1)、翻盖(2)和软排线主体(6),其特征在于:所连接器本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线路板连接的连接部(5),所述连接器本体(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槽(101),所述翻盖(2)的两侧设置有凹槽(101)两侧的侧壁活动卡接的弹性卡接部(4),所述翻盖(2)的背面与凹槽(101)之间通过转动部(3)转动连接,所述凹槽(101)内部的底端均匀设置有连接端子(7),且连接端子(7)与翻盖(2)之间形成一端前端开口的插槽,所述软排线主体(6)活动插接在插槽内部,且软排线主体(6)的顶端设置有应变片(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检测功能的软排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2)的底端设置有与软排线主体(6)的顶端紧密贴合的抵接部(2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检测功能的软排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201)远离转动部(3)的一侧设置有倾斜向下的第二导向部(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常诚车业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