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制冷压缩机电机槽满率的定子槽布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878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提高制冷压缩机电机槽满率的定子槽布线结构,定子槽内布设有至少两种线径的导线,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的线径相差26%以上;所述第一导线紧密排列分布在所述定子槽内,所述第二导线分别分布在相邻所述第一导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第二导线的线径小于或者等于单个所述间隙的内切圆直径;本定子槽布线结构不论是主副相同槽还是主副相不同槽,均采用不同线径的导线搭配使用,减少导线间的空隙,提高了导线面积在定子槽中占有率,使电机效率得到提升,改善了制冷压缩机的启动和运行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提高制冷压缩机电机槽满率的定子槽布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到压缩机电机
,具体涉及到一种制冷压缩机及用于制冷压缩机电机的定子槽布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中,电机提高导线面积在槽中占有率是一种提高电机效率的重要方式,电机定子的所用漆包线的截面一般为圆形,且每个绕组为一种直径,相邻两线径之间有较大的空隙,这种空隙影响了电机的导线面积在槽中占有率。现有结构中部分主相与副相不同槽,即主相绕组与副相绕组是不在一槽子中,也有主相与副相同槽,即在主相绕组与副相绕组同一槽中;且相同直径或相近直径的线(直径差不超过25%)是集中在一起,只是在主副相邻的地方线径(直径差不超过25%)不同,这种布线的方式不利于提升电机的性能。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1864954A)在2020年公开了一种定子组件、绕线装置及定子绕线方法,其中,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包括多个定子齿,且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定子齿之间形成有定子槽;第一绕组,设于至少一个所述定子齿上;第二绕组,设于与所述第一绕组相邻的至少一个所述定子齿上;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定子齿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绕组和所述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线方式与所述第二绕线方式互补,以提高所述每个所述定子槽内的槽满率。该专利技术通过进一步增大相同槽面积内的绕线匝数,同时降低了同等功率等级下的体积,从而提高定子组件的电负荷和功率密度,但是这种绕线方式,不论是第一绕组还是第二绕组,它们之间仍然会存在较为明显的间隙,这些间隙对于面积有限的定子槽来说是一种空间浪费,而且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分别代表的是不同的相,并不是在同一相中采用了两种绕线。
[0004]也有采用方形线进行布线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提高导线在定子槽中的占有率,但是对于导线的加工工艺以及缠绕工艺来说,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制冷压缩机及用于提高制冷压缩机电机槽满率的定子槽布线结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用于提高制冷压缩机电机槽满率的定子槽布线结构,定子槽内布设有至少两种线径的导线,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的线径相差26%以上;所述第一导线紧密排列分布在所述定子槽内,所述第二导线分别分布在相邻所述第一导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第二导线的线径小于或者等于单个所述间隙的内切圆直径。
[0008]本定子槽布线结构采用不同线径搭配使用,减少导线间的空隙,提高了导线面积在定子槽中占有率,使电机效率得到提升,改善了制冷压缩机的启动和运行性能。
[0009]通过较大的线径差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导线之间的间隙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将
所述第二导线布设在所述间隙中,刚好能够填充这些间隙,提高了槽满率,使得不改变定子槽形状和截面积的情况下,每个定子槽中导线的总面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提升了电机的效率。
[0010]当所述第一导线按照矩阵排列的方式布设时,相邻的四个所述导线之间会自然形成一个内切圆空间,将所述第二导线的线径设置的与该内切圆的直径相当,就能够很好的填充所述间隙了。
[0011]本定子槽布线结构中设置的不同线径差的导线,是指在同一相中就采用了大小线径的导线进行布线,这样对于每个相来说,它们导线间的间隙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填充和占有。而且在对制冷压缩机定子槽布线方式进行分析时,采用26%以上的线径的导线刚好能够相互补充,尽量填满定子槽。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的线径相差26%以上,所述第一导线的线径大于所述第二导线的线径。
[0013]在一个定子槽内采用26%以上线径差的两种导线进行布设,能够较大限度的利用所述间隙空间,而不会剩余较多的间隙,不用再增设更小线径的导线进行填充。
[0014]进一步的,电机的主相绕组和副相绕组设置在不同的所述定子槽中,所述主相绕组和所述副相绕组分别在各种定子槽中采用两种线径相差26%以上的导线进行布线。
[0015]对于不同定子槽中的主相绕组和副相绕组,可以各自采用适配于其槽型的两种不同线径的导线进行填充,相互之间不干扰。
[0016]进一步的,电机的主相绕组和副相绕组设置在同一所述定子槽中,主相绕组采用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进行布线设置,副相绕组采用线径相差26%以上的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进行布线。
[0017]对于设置在同一定子槽中的主相绕组和副相绕组,可以采用四种线径的导线进行布设填充,在充分利用定子槽空间的同时还能够区分主相绕组和副相绕组。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采用材质相异的导线,包括铝芯线和铜芯线。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线为线径偏大的铝芯线,所述第二导线为线径偏小的铜芯线。
[0020]铜线与铝线的物理特性不同,定子槽中用铝线与铜线搭配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铜线电阻率低,其直径可以做得较小;铝线电阻率高于铜线,其直径较粗可以做得较大。
[0021]进一步的,紧贴所述定子槽的槽内壁设置的相邻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槽内壁之间的缝隙中也布设所述第二导线。
[00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定子槽的槽内壁之间的缝隙中也布设所述第二导线。
[0023]对于靠近和抵接定子槽内壁的第一导线,它们之间出现的间隙也可以布设所述第二导线,此时所述第二导线可以沿所述槽内壁依次相切布设。
[0024]进一步的,一种制冷压缩机,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内设有定子,所述定子上开设有若干定子槽,所述定子槽内绕设有上述的定子槽布线结构的绕组。采用这种高满槽率的定子制作的电机,能够明显提升制冷压缩机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定子槽布线结构采用不同线径搭配使用,减少导线间的空隙,提高了导线面积在定子槽中占有率,使电机效率得到提升,改善了制冷压缩机的启动和运行性能;2、通过较大的线径差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导线之间的间隙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将所述第二导线布设在所述间隙中,刚好能够填充这些间隙,提高了槽满率,使得不改变定子槽形状和截面积的情况下,每个定子槽中导线的总面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提升了电机的效率;3、铜线与铝线的物理特性不同,定子槽中用铝线与铜线搭配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铜线电阻率低,其直径可以做得较小;铝线电阻率高于铜线,其直径可以做得较粗。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提高制冷压缩机电机槽满率的定子槽布线结构在主副相不同槽中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提高制冷压缩机电机槽满率的定子槽布线结构在主副相同槽中的示意图;
[0028]图中:1、定子槽;2、第一导线;3、第二导线;4、第三导线;5、第四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高制冷压缩机电机槽满率的定子槽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定子槽内布设有至少两种线径的导线,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的线径相差26%以上;所述第一导线紧密排列分布在所述定子槽内,所述第二导线分别分布在相邻所述第一导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第二导线的线径小于或者等于单个所述间隙的内切圆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制冷压缩机电机槽满率的定子槽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的线径大于所述第二导线的线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制冷压缩机电机槽满率的定子槽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机的主相绕组和副相绕组设置在不同的所述定子槽中,所述主相绕组和所述副相绕组分别在各种定子槽中采用两种线径相差26%以上的导线进行布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制冷压缩机电机槽满率的定子槽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机的主相绕组和副相绕组设置在同一所述定子槽中,主相绕组采用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进行布线设置,副相绕组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宇杉王新南肖建华朱金江陈刚方成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东贝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