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奕晨专利>正文

一种口呼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876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36
为解决经口呼吸接口固定问题和减小或清除上呼吸道死腔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呼吸治疗的口呼吸器,包括口呼吸器本体和头带,口呼吸器本体为一支撑固定装置,为非密闭性的结构,头带通过锁合结构连接到呼吸器本体,将口呼吸器本体固定于用户口腔周围;口呼吸器本体上固定有通气管,通气管前端为进气管,后端为转接管;还包括送气管,送气管密闭连接并固定到到转接管上,送气管另一端延伸到口腔内。使用时,治疗设备的供气源可以通过进气口、转接管和送气管,向用户口口腔内送气。高流量气体进入口腔内,与用户口腔内气体混合,在持续气流的冲击下,稀释口腔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提高氧浓度,减小生理死腔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响。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呼吸器


[0001]本技术涉及呼吸治疗器械的人机接口,具体涉及一种口呼吸器,该口呼吸器具有延伸到口腔内部的送气管。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一般使用鼻导管作为接口,分为完全插入式和半插入式鼻导管。有研究报告显示,完全插入式比半插入式效果更明显;张口呼吸比闭口呼吸更易于二氧化碳的冲刷排出。其原理,张口呼吸主要是以鼻吸口呼的方式来减少鼻腔死腔量,闭口呼吸主要是在鼻吸鼻呼的方式下用高流量供气冲刷呼出气来减少鼻腔死腔量。清除死腔已被认为是经鼻高流量氧疗提供呼吸支持的关键机制。但是对于鼻中隔偏曲或鼻塞等鼻腔通气不畅的病人,则难以应用高流量氧疗给与呼吸支持。这部分病人,主要经口呼吸,如果使用口鼻面罩行无创通气,存在死腔重复吸入的问题,在病人潮气量较小时问题更加突出。所以需要一种经口呼吸的人机接口,来满足这部分病人的需求。因为高流量氧疗治疗仪传送经温华湿化的气体,即温度可控制在31~37摄氏度,相对湿度100%,氧浓度固定的高流量气体,所以完全可以使用经口呼吸治疗。
[0003]临床在行雾化治疗时,可使用咬嘴支持经口呼吸。常见的咬嘴采用光滑的刚性管状,有的会在管鼻上缠绕纱布以方便咬合。这种咬嘴不易固定,且咬合张口较大,咬肌容易疲劳,不适用于较长时间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为解决经口呼吸接口固定问题和减小或清除上呼吸道死腔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呼吸治疗的口呼吸器,包括口呼吸器本体和头带,口呼吸器本体为一支撑固定装置,为非密闭性的结构,头带通过锁合结构连接到呼吸器本体,将口呼吸器本体固定于用户口腔周围;口呼吸器本体上固定有通气管,通气管前端为进气管,后端为转接管;还包括送气管,送气管密闭连接并固定到到转接管上,送气管另一端延伸到口腔内。
[0005]上述口呼吸器中,口呼吸器本体为一支撑固定装置,为非密闭性的结构;当口呼吸器本体为罩体结构时,则罩体上须设置有通孔,连通罩体内外侧,空气可以自由流通;头带通过锁合结构连接到呼吸器本体,将口呼吸器本体固定于用户口腔周围,送气管朝向并进入口腔内。锁合结构可以是卡扣和卡槽的配合,也可以是挂钩和固定环的配合等形式。使用时,治疗设备的供气源可以通过进气口、转接管和送气管,向用户口口腔内送气。高流量气体进入口腔内,与用户口腔内气体混合,在持续气流的冲击下,稀释口腔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提高氧浓度,在用户呼吸的动态中达到平衡。
[0006]作为一种改进,呼吸器本体上设置有与用户面部接触的支撑托,支撑托上设置柔软垫层。支撑托固定连接在呼吸器本体上,可以是两个以上的分段结构,也可以是一个连续的环状或半环状结构;支撑托与用户面部接触,对口呼吸器本体起固定支撑作用。
[0007]作为另一种改进,送气管的长度和位置设置为送气管末端靠近用户口咽部。用户吸气时,因送气管接近口咽部,所以送出的高流量气体可以被优先吸入气道及肺部;当用户呼气时,送气管的高流量气体可以稀释和冲刷用户的呼出气体,并通过口腔或鼻腔排出体外,近口咽部保持新鲜的气体。
[0008]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送气管使用刚性或弹性扁平管。因送气管需穿过用户的上下牙齿之间间隙,而圆管因其直径高度,只适用于张口较大的情况,为适应张口较小的情况,送气管使用刚性或弹性扁平管,来保证气流通过的横截面积。
[0009]作为又一种改进,所述送气管使用柔性波纹管。因波纹管具有螺旋骨架,在管路较短时能够保持一定方向性,可以指向口咽部;另外因柔性波纹管有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的特点,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应张口较大或较小的情况。
[0010]作为又一种改进,所述送气管使用薄膜软管,所述薄膜软管设置有挠性支架,用以固定薄膜软管送气方向。薄膜软管配合挠性支架,对于上下牙齿间距变化范围更大的情况。
[0011]作为又一种改进,所述口呼吸器本体上固定有左右两个保护套连杆,保护套连杆向口腔方向设置,保护套连杆末端固定有刚性保护套,保护套中间有通孔,送气管从保护套通孔穿过。设置保护套可以防止用户牙齿强力咬合而使送气管损坏或管路送气中断。
[0012]综上所述,采用上述口呼吸器,不但可以稳妥固定经口呼吸接口,而且因为气源可通过送气管直接送到用户口咽部,所以可以有效减少用户上呼吸道死腔量,包括口腔和鼻腔,增强呼出气体冲刷效果,减少呼出气体重复吸入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包括如下部件:口呼吸器本体200、进气管201、转接管202、送气管203、左侧通孔204、右侧通孔205、右上卡槽206、左上卡槽207、左下卡槽208、右下卡槽209、支撑托211、垫层212、保护套连杆221、保护套22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20]图1和图2给出了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该口呼吸器,包括口呼吸器本体200和头带,口呼吸器本体200为一支撑固定装置,为非密闭性的结构,面罩型,带有通孔;头带上有卡扣,呼吸器本体200上设置有卡槽207,卡扣与卡槽形成锁合结构;头带通过锁合结构连接到呼吸器本体200,将口呼吸器本体200固定于用户口腔周围;口呼吸器本体200上固定有通气管,通气管前端为进气管201,后端为转接管202;还包括送气管203,送气管203密闭连接并固定到到转接管202上,送气管末端210延伸到口腔内。
[0021]为增加用户佩戴舒适度,口呼吸器本体200上设置有与用户面部接触的支撑托211,支撑托上设置柔软垫层212。
[0022]为减小口腔死腔量的影响,所述送气管203的长度和位置设置为送气管末端210靠近用户口咽部;作为一种形式,送气管203使用刚性或弹性扁平管;另一种形式,送气管203使用柔软波纹管;又一种形式,送气管203使用薄膜软管,薄膜软管设置有挠性支架,用以固定薄膜软管送气方向。送气管在口腔内位置的固定和其所用的材料有关,若为刚性和弹性材料,则因其能保证自身形状,所以当送气管固定在转接管上时,其位置方向就是确定的;因波纹管具有螺旋骨架,在管路较短时能够保持一定方向性,可以指向口咽部;若为柔性材料,例如薄膜软管,则需要有支架来固定,使用挠性支架既可以保持送气管方向,又可以在触及口腔内壁时弯曲变形,避免口腔内壁受伤。挠性支架可以使用一条或两条弹性连杆做主体,其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环;支架可以放在送气管203管内或者送气管203管外,其一端的固定环固定在转接管202上,另一端的固定环与送气管末端210套接固定。例如送气管末端210设置有缩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呼吸器,包括口呼吸器本体和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呼吸器本体为一支撑固定装置,为非密闭性的结构,头带通过锁合结构连接到呼吸器本体,将口呼吸器本体固定于用户口腔周围;口呼吸器本体上固定有通气管,通气管前端为进气管,后端为转接管;还包括送气管,送气管密闭连接并固定到到转接管上,送气管另一端延伸到口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呼吸器本体上设置有与用户面部接触的支撑托,支撑托上设置柔软垫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管的长度和位置设置为送气管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奕晨
申请(专利权)人:张奕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