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圈及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8720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圈(1)及镜头,隔圈(1)沿径向相对的具有两个切边(A),所述隔圈(1)设置所述切边(A)的侧沿轴向的两侧表面分别设有第一避让槽(11)和第二避让槽(1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镜片有效径与隔圈直边干涉的情况。情况。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圈及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隔圈及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手机摄影技术的快速迭代和不断发展,提升镜头的成像品质、减小手机整体厚度成为领域内的刚性需求。而潜望式长焦手机镜头则能够明显缩短手机镜头模组的厚度,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一些大口径潜望式长焦镜头的口径已超出镜头模组的限高,只能通过整圆镜头(如图9所示)上下切边的方式满足模组高度要求。但是,采用这种切边的方案会使得镜头内部的镜片、隔圈等元件也需要做成切边结构,此时,起连接作用的环状隔圈的切边侧(即直边部)极易与同样具有切边的镜片的有效径产生干涉,从而影响镜头的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圈及镜头。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隔圈及镜头,隔圈沿径向相对的具有两个切边,所述隔圈设置所述切边的侧沿轴向的两侧表面分别设有第一避让槽和第二避让槽。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避让槽和所述第二避让槽均为弧形槽,提高了隔圈与所连接的两个凸面镜的适应性。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圈(1),沿径向相对的具有两个切边(A),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1)设置所述切边(A)的侧沿轴向的两侧表面分别设有第一避让槽(11)和第二避让槽(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让槽(11)和所述第二避让槽(12)均为弧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让槽(11)和所述第二避让槽(12)槽底的间距e满足以下条件:e≥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1)未设置所述切边(A)侧沿轴向的两侧表面均为垂直于轴向的平面。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隔圈(1)的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镜筒(2)以及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在所述镜筒(2)中的第一透镜(P1)和第二透镜(P2),所述隔圈(1)位于所述第一透镜(P1)和所述第二透镜(P2)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1)未设置所述切边(A)侧沿轴向的两侧平面分别承靠在所述第一透镜(P1)的像侧面和所述第二透镜(P2)的物侧面上。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迪豆修浔闻人建科戴付建赵烈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