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亚军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871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所述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包括框架梁本体、工字钢柱、支撑装置以及稳固装置,所述框架梁本体底部设置有若干组支撑柱,每组支撑柱侧表面分别设置有一组工字钢柱,且每组工字钢柱上端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主托板、斜拉加强杆、固定板以及副托板,每组工字钢柱下端设置有稳固装置,稳固装置包括稳固板、加强板以及U型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具有稳固装置,稳固装置中稳固板增加了工字钢柱的受力面积,适应多数的地面,有效的提高了加固装置的通用性,设置的橡胶缓冲垫有效的避免了加固装置与框架梁刚性接触,有效的提高了加固装置的使用寿命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框架梁(KL)是指两端与框架柱(KZ)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结构设计中,对于框架梁还有另一种观点,即需要参与抗震的梁,纯框架结构随着高层建筑的兴起而越来越少见,而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梁主要则是参与抗震的梁,框架梁的结构稳定性直接影响楼房的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对框架梁进行加固,现有的加固装置大都只采用工字钢柱来进行加固,然而工字钢柱底部受力面积较小对基础的要求较高,工字钢柱顶部受力面积同样较小,对框架梁的托举力不足,而且工字钢柱与框架梁的直接接触产生磨损也降低了使用寿命。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
[0005]本技术提供的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包括框架梁本体、工字钢柱、支撑装置以及稳固装置,所述框架梁本体底部设置有若干组支撑柱,每组支撑柱侧表面分别设置有一组工字钢柱,且每组工字钢柱上端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主托板、斜拉加强杆、固定板以及副托板,每组工字钢柱下端设置有稳固装置,稳固装置包括稳固板、加强板以及U型螺纹杆。
[0006]优选的,所述主托板下表面固定接于工字钢柱上端,工字钢下端固定连接于稳固板上表面,工字钢柱下端侧表面开设有若干组螺纹孔,工字钢侧表面设置有斜拉加强杆,斜拉加强杆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固定板,一组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于工字钢柱侧表面,另一组固定板上表面固定连接于副托板下表面。
[0007]优选的,所述主托板以及副托板上表面均开设有凹槽,主托板以及副托板上表面所开设的凹槽内部均设置有橡胶缓冲垫,主托板以及副托板上表面所开设的凹槽卡合于框架梁本体下表面。
[0008]优选的,所述稳固板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固定槽,每组固定槽内部设置有一组加强钢筋,稳固板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组螺纹孔,稳固板上方设置有加强板,加强板为L型,加强板侧表面以及上表面分别开设有若干组螺纹孔,加强板上表面以及稳固板上表面所开设的通孔内部设置有两组U型螺纹杆。
[0009]优选的,所述加强板侧表面所开设的螺纹孔内部设置有螺栓,螺栓一端穿过加强板侧表面所开设的螺纹孔延伸至工字钢柱下端侧表面开设的螺纹孔内部。
[0010]优选的,每组所述U型螺纹杆两端分别穿过稳固板上表面以及加强板上表面所开设的通孔延伸至加强板上表面,每组U型螺纹杆两端均套设有螺母。
[00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
果:
[0012]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在具体实施时,通过设置有稳固装置,稳固装置中稳固板增加了工字钢柱的受力面积,适应多数的地面,有效的提高了加固装置的通用性,通过设置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中主托板以及副托板,增加了加固装置的托举力,设置的橡胶缓冲垫有效的避免了加固装置与框架梁刚性接触,有效的提高了加固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所示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所示的稳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标号:1、框架梁本体;2、工字钢柱;3、支撑装置;4、稳固装置;5、支撑柱;6、螺母;7、主托板;8、斜拉加强杆;9、固定板;10、副托板;11、稳固板;12、U型螺纹杆;13、加强钢筋;14、橡胶缓冲垫;15、螺栓;16、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稳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框架梁本体1、工字钢柱2、支撑装置3以及稳固装置4,框架梁本体1底部设置有若干组支撑柱5,支撑柱5与框架梁本体1为一体浇筑,每组支撑柱5侧表面分别设置有一组工字钢柱2,工字钢柱2起到了加固效果,且每组工字钢柱2上端设置有支撑装置3,支撑装置3包括主托板7、斜拉加强杆8、固定板9以及副托板10,支撑装置3增加了托举力,每组工字钢柱2下端设置有稳固装置4,稳固装置4包括稳固板11、加强板16以及U型螺纹杆12,稳固装置4增加了受力面积。
[0019]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主托板7下表面固定接于工字钢柱2上端,工字钢柱2下端侧表面开设有若干组螺纹孔,工字钢侧表面设置有斜拉加强杆8,斜拉加强杆8增加了抗拉力,斜拉加强杆8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固定板9,固定板9起到连接斜拉加强杆8的作用,一组固定板9一侧固定连接于工字钢柱2侧表面,另一组固定板9上表面固定连接于副托板10下表面,主托板7以及副托板10上表面均开设有凹槽,主托板7以及副托板10上表面所开设的凹槽内部均设置有橡胶缓冲垫14,橡胶缓冲垫14起到了缓冲作用,主托板7以及副托板10上表面所开设的凹槽卡合于框架梁本体1下表面。
[0020]参考图3所示,稳固板11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固定槽,每组固定槽内部设置有一组加强钢筋13,固定槽增加了加强钢筋13的稳定性,稳固板11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组螺纹孔,稳固板11上方设置有加强板16,加强板16为L型,加强板16侧表面以及上表面分别开设有若干组螺纹孔,加强板16侧表面所开设的螺纹孔内部设置有螺栓15,螺栓15一端穿过加强板16侧表面所开设的螺纹孔延伸至工字钢柱2下端侧表面开设的螺纹孔内部,加强板16上表面以及稳固板11上表面所开设的通孔内部设置有两组U型螺纹杆12,每组U型螺纹杆12两端分
别穿过稳固板11上表面以及加强板16上表面所开设的通孔延伸至加强板16上表面,每组U型螺纹杆12两端均套设有螺母6,U型螺纹杆12起到了固定加强板16与稳固板11的作用。
[0021]本技术提供的工作原理如下:操作人员首先将加强板16与稳固板11通过U型螺纹杆12连接,将稳固板11放置在地面后,铺设加强钢筋13浇筑混凝土,工字钢柱2下端固定焊接在稳固板11上表面,然后将螺栓15拧入加强板16侧表面以及工字钢柱2侧表面螺纹孔,然后将橡胶缓冲垫14放置在主托板7内部,将主托板7卡合在框架梁下表面,将主托板7下表面焊接固定在工字钢柱2上端,此时操作人员将斜拉加强杆8一端通过固定板9焊接在工字钢柱2侧表面,将橡胶缓冲垫14放置在副托板10内部,将副托板10卡合在框架梁下表面,将副托板10下表面焊接固定在斜拉加强杆8另一端。
[0022]本技术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梁本体(1),所述框架梁本体(1)底部设置有若干组支撑柱(5);工字钢柱(2),每组所述支撑柱(5)侧表面分别设置有一组工字钢柱(2);支撑装置(3),每组所述工字钢柱(2)上端设置有支撑装置(3),支撑装置(3)包括主托板(7)、斜拉加强杆(8)、固定板(9)以及副托板(10);稳固装置(4),每组所述工字钢柱(2)下端设置有稳固装置(4),稳固装置(4)包括稳固板(11)、加强板(16)以及U型螺纹杆(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托板(7)下表面固定接于工字钢柱(2)上端,工字钢下端固定连接于稳固板(11)上表面,工字钢柱(2)下端侧表面开设有若干组螺纹孔,工字钢侧表面设置有斜拉加强杆(8),斜拉加强杆(8)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固定板(9),一组固定板(9)一侧固定连接于工字钢柱(2)侧表面,另一组固定板(9)上表面固定连接于副托板(10)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框架梁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托板(7)以及副托板(10)上表面均开设有凹槽,主托板(7)以及副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李亚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