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无线和有线充电切换功能的平板电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868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无线和有线充电切换功能的平板电脑,包括具有液晶屏的平板电脑主体和内置于平板电脑主体的主板、充电模块和电池,液晶屏和电池均与主板连接,充电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线圈、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电路还通过滤波器与外部供电线缆连接,包括第一供电单元和第二供电单元,第一供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源控制芯片N1、第一晶体管V1和第二晶体管V2,第二供电单元包括第二电源控制芯片N2、第三晶体管V3和第四晶体管V4,各晶体管均为NMOS晶体管。该平板电脑可实现无线和有线充电功能的自动和手动切换,并具备防倒灌功能,电磁兼容性好、抗振隔离能力好,使用寿命长、环境适应性好。环境适应性好。环境适应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无线和有线充电切换功能的平板电脑


[0001]本技术属于电子设备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无线和有线充电切换功能的平板电脑。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由传统的台式PC逐渐衍生出了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特别是平板电脑,具有轻巧易携带等优点。当今主流平板电池容量一般只能维持数小时的续航时间,为延长续航时间,需及时为平板进行充电。
[0003]现有的充电方法一般是使用配套电源适配器及电缆连接后进行有线充电,限制了平板电脑的活动范围、频繁插拔电源电缆容易出现插头损坏、接触不良等问题,特别在恶劣的野外工作环境,包括湿热、盐雾、霉菌、淋雨、沙尘等等,更易造成电源插头、插座损坏。或采用无线充电技术,通过靠近无线发射器,即可给平板电脑进行充电,极大的提高了平板电脑的抗恶劣环境适应性、使用性和操作性。如中国专利CN106877523A公开了一种笔记本无线充电装置,提出了内置产品的无线充电方案,通过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出的电磁波进行无线充电,实现充电功能,但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弱,难以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且无线充电易受信号影响,从而影响充电的稳定性,同时不利于进行平板电脑加固处理,抗振能力差,难以满足携行、车载等使用要求较高的环境。因此,为适应不同需求,提出一种具有无线和有线充电切换功能的平板电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无线和有线充电切换功能的平板电脑,可实现无线和有线充电功能的自动切换和手动切换,并具备防倒灌保护设计,且电磁兼容性好、适用于不同工作场景,有助于提高使用寿命和环境适应性,在实现无线充电技术的同时提高抗振隔离能力,满足携行、车载等使用要求较高的环境。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无线和有线充电切换功能的平板电脑,包括具有液晶屏的平板电脑主体,还包括内置于平板电脑主体的主板、充电模块和电池,液晶屏和电池均与主板连接,充电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线圈、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电路还通过滤波器与外部供电线缆连接,包括第一供电单元和第二供电单元,第一供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源控制芯片N1、第一晶体管V1和第二晶体管V2,第二供电单元包括第二电源控制芯片N2、第三晶体管V3和第四晶体管V4,各晶体管均为NMOS晶体管,其中:
[0007]第一电源控制芯片N1,包括第一VCC引脚、第一引脚、第一HGATE引脚、第一SOURCE引脚、第一DGATE引脚、第一SENSE引脚、第一OUT引脚和第一GND引脚,第一VCC引脚、第一引脚和第一晶体管V1的漏极均与滤波器连接,第一晶体管V1的栅极与第一HGATE引脚连接,第二晶体管V2的栅极与第一DGATE引脚连接,第一晶体管V1和第二晶体管V2的源极均与第一SOURCE引脚连接,第二晶体管V2的漏极和主板均与第一OUT引脚连接,第
二晶体管V2的漏极还与第一SENSE引脚连接,第一GND引脚接地;
[0008]第二电源控制芯片N2,包括第二VCC引脚、第二引脚、第二HGATE引脚、第二SOURCE引脚、第二DGATE引脚、第二SENSE引脚、第二OUT引脚和第二GND引脚,第二VCC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晶体管V3的漏极均与滤波电路连接,第三晶体管V3的栅极与第二HGATE引脚连接,第四晶体管V4栅极与第二DGATE引脚连接,第三晶体管V3和第四晶体管V4的源极均与第二SOURCE引脚连接,第四晶体管V4的漏极和主板均与第二OUT引脚连接,第四晶体管V4的漏极还与第二SENSE引脚连接,第二GND引脚接地。
[0009]优选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和电感L1,电感L1的第二引脚分别与第一电容C1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第一引脚分别与第二电容C2和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第三引脚分别与第五电容C5的一端和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1的第四引脚分别与第六电容C6的一端和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三电容C3的两端还与整流电路连接,第四电容C4的两端还与第二供电单元连接。
[0010]优选地,滤波电路还包括第一短路块REF1和第二短路块REF2,第一短路块REF1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感L1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第二短路块REF2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感L1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
[0011]优选地,第一供电单元还包括第一保险丝F1、第五电阻R5、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八电容C8,第五电阻R5和第九电阻R9的一端均与第八电容C8和第一VCC引脚连接,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一引脚连接,第一保险丝F1的两端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和滤波器连接,第一晶体管V1的栅极通过第八电阻R8与第一HGATE引脚连接,第二晶体管V2的栅极通过第十二电阻R12与第一DGATE引脚连接;
[0012]第二供电单元还包括第二保险丝F2、第二十二电阻R22、第十五电阻R15、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九电阻R29和第十五电容C15,第二十二电阻R22和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均与第十五电容C15和第二VCC引脚连接,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二引脚连接,第二保险丝F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和滤波电路连接,第三晶体管V3的栅极通过第二十五电阻R25与第二HGATE引脚连接,第四晶体管V4的栅极通过第二十九电阻R29与第二DGATE引脚连接。
[0013]优选地,第一供电单元还包括相互串联的第七电容C7和第九电容C9,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V1的栅极连接,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供电单元还包括相互串联的第十四电容C14和第十七电容C17,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与第三晶体管V3的栅极连接,第十七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
[0014]优选地,第一供电单元还包括第四电阻R4、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三电阻R13,第一电源控制芯片N1还包括第一UV引脚和第一OV引脚,第十一电阻R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UV引脚和第一OV引脚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晶体管V1的栅极和第一UV引脚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与第一OV引脚连接,另一端接地;
[0015]第二供电单元还包括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八电阻R28和第三十二电阻R32,第
二电源控制芯片N2还包括第二UV引脚和第二OV引脚,第二十八电阻R2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UV引脚和第二OV引脚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晶体管V3的栅极和第二UV引脚连接,第三十二电阻R32的一端与第二OV引脚连接,另一端接地。
[0016]优选地,第一SENSE引脚和第一OUT引脚之间串接有第二电阻R2,第二SENSE引脚和第二OUT引脚之间串接有第十九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无线和有线充电切换功能的平板电脑,包括具有液晶屏的平板电脑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无线和有线充电切换功能的平板电脑还包括内置于所述平板电脑主体的主板、充电模块和电池,所述液晶屏和电池均与所述主板连接,所述充电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线圈、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还通过滤波器与外部供电线缆连接,包括第一供电单元和第二供电单元,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包括第一电源控制芯片N1、第一晶体管V1和第二晶体管V2,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第二电源控制芯片N2、第三晶体管V3和第四晶体管V4,各所述晶体管均为NMOS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一电源控制芯片N1,包括第一VCC引脚、第一引脚、第一HGATE引脚、第一SOURCE引脚、第一DGATE引脚、第一SENSE引脚、第一OUT引脚和第一GND引脚,所述第一VCC引脚、第一引脚和第一晶体管V1的漏极均与所述滤波器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V1的栅极与所述第一HGATE引脚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V2的栅极与所述第一DGATE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V1和第二晶体管V2的源极均与所述第一SOURCE引脚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V2的漏极和所述主板均与所述第一OUT引脚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V2的漏极还与所述第一SENSE引脚连接,所述第一GND引脚接地;所述第二电源控制芯片N2,包括第二VCC引脚、第二引脚、第二HGATE引脚、第二SOURCE引脚、第二DGATE引脚、第二SENSE引脚、第二OUT引脚和第二GND引脚,所述第二VCC引脚、第二引脚和第三晶体管V3的漏极均与所述滤波电路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V3的栅极与所述第二HGATE引脚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V4栅极与所述第二DGATE引脚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V3和第四晶体管V4的源极均与所述第二SOURCE引脚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V4的漏极和所述主板均与所述第二OUT引脚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V4的漏极还与所述第二SENSE引脚连接,所述第二GND引脚接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线和有线充电切换功能的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和电感L1,所述电感L1的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C1和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一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C2和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三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四引脚分别与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两端还与所述整流电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两端还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无线和有线充电切换功能的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还包括第一短路块REF1和第二短路块REF2,所述第一短路块REF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二短路块REF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线和有线充电切换功能的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还包括第一保险丝F1、第五电阻R5、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八电容C8,所述第五电阻R5和第九电阻R9的一端均与所述第八电容C8和第一VCC引脚连接,所述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九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凯潘元鹏黄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二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