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肾内科用灌肠治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863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33
一种肾内科用灌肠治疗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抬高垫固定设置在支撑板的顶面上,漏液孔设置在抬高垫的一侧下方;灌肠液箱穿设在移动架的横板上;放置板固定套设在灌肠液箱的外周壁上,且放置板设置在移动架的横板上侧;加热箱固定设置在移动架的横板下侧;连接管与灌肠液箱的左侧贯通连接,且连接管穿设固定在加热箱的内部;加热棒分别上下固定设置在加热箱的左右两侧内壁上,且加热棒与外部电源连接;抽液泵固定设置在移动架的横板下侧;出液管贯通连接在抽液泵的出水口上;插管贯通连接在出液管的下端;能够将灌肠液加热之后再进行灌输,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灌肠更方便,实用性更强。实用性更强。实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肾内科用灌肠治疗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肾内科用灌肠治疗床。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领域,肾内科是为了诊疗肾脏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常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有肾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在医院的肾脏内科,中药灌肠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种有效而经济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中药汤剂在结肠内保留期间,通过渗透效应,充分利用中药的泻下和吸附作用使体内毒素通过结肠黏膜排出体外,达到降低肌酐尿素氮的目的,现有的技术中的灌肠装置通常是将灌肠液挂在输液架上进行灌肠,结构简单,不能对灌肠液进行加热,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肾内科用灌肠治疗床,能够将灌肠液加热之后再进行灌输,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灌肠更方便,实用性更强。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支撑板、支撑腿和移动架,支撑板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设置有支撑腿,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移动架,且移动架为倒“U”形结构设置,支撑板中开设有漏液孔;
[0005]它还包含:
[0006]抬高垫,所述的抬高垫固定设置在支撑板的顶面上,漏液孔设置在抬高垫的一侧下方;
[0007]灌肠液箱,所述的灌肠液箱穿设在移动架的横板上;
[0008]放置板,所述的放置板固定套设在灌肠液箱的外周壁上,且放置板设置在移动架的横板上侧;
[0009]加热箱,所述的加热箱固定设置在移动架的横板下侧;
[0010]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与灌肠液箱的左侧贯通连接,且连接管穿设固定在加热箱的内部;
[0011]加热棒,所述的加热棒为两个,分别上下固定设置在加热箱的左右两侧内壁上,且加热棒与外部电源连接;
[0012]抽液泵,所述的抽液泵固定设置在移动架的横板下侧,且抽液泵与外部电源连接,连接管的左端与抽液泵的进水口贯通连接;
[0013]出液管,所述的出液管贯通连接在抽液泵的出水口上;
[0014]插管,所述的插管贯通连接在出液管的下端。
[0015]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板的下侧固定设置有集液罩,集液罩设置在漏液孔的下方,集液罩的下端贯通连接有波纹管,波纹管上固定套设有安装板,支撑板的下侧左右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分别固定设置在安装板的顶面左右两侧,且电动伸缩
杆与外部电源连接,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回收箱,回收箱的底部通过轮座左右对称旋接有万向轮,且波纹管的下端穿设在回收箱中。
[0016]优选地,所述的抬高垫的上侧固定设置有防水垫。
[0017]优选地,所述的连接管上左右套设有密封垫,且密封垫分别与加热箱的左右两侧外壁抵触设置。
[0018]优选地,所述的加热箱的一侧壁中固定设置有温度检测仪。
[0019]优选地,所述的移动架的竖杆下侧均固定设置有滑块,支撑板的顶面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滑轨,滑块分别滑动设置在滑轨上。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肾内科用灌肠治疗床,能够将灌肠液加热之后再进行灌输,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灌肠更方便,实用性更强,本技术具有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支撑板1、支撑腿2、抬高垫3、防水垫4、漏液孔5、回收箱6、万向轮7、波纹管8、集液罩9、安装板10、电动伸缩杆11、移动架12、灌肠液箱13、放置板14、加热箱15、连接管16、加热棒17、密封垫18、温度检测仪19、抽液泵20、出液管21、插管22、滑轨23、滑块24。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参看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含支撑板1、支撑腿2和移动架12,支撑板1的底部四角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腿2,支撑板1的上方设置有移动架12,且移动架12为倒“U”形结构设置,移动架12的竖杆下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滑块24,支撑板1的顶面左右两侧对称铆接固定有滑轨23,滑块24分别滑动设置在滑轨23上,支撑板1中开设有漏液孔5;
[0029]它还包含:
[0030]抬高垫3,所述的抬高垫3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板1的顶面上,漏液孔5设置在抬高垫3的一侧下方,抬高垫3的上侧通过胶水固定有防水垫4;
[0031]灌肠液箱13,所述的灌肠液箱13穿设在移动架12的横板上;
[0032]放置板14,所述的放置板14固定套设在灌肠液箱13的外周壁上,且放置板14设置在移动架12的横板上侧;
[0033]加热箱15,所述的加热箱15通过螺栓固定在移动架12的横板下侧,加热箱15的一侧壁中通过螺钉固定有温度检测仪19,加热箱15中设有加热液;
[0034]连接管16,所述的连接管16与灌肠液箱13的左侧贯通连接,且连接管16穿设固定在加热箱15的内部,连接管16上左右套设有密封垫18,且密封垫18分别与加热箱15的左右两侧外壁抵触设置;
[0035]加热棒17,所述的加热棒17为两个,分别上下通过螺栓固定在加热箱15的左右两侧内壁上,且加热棒17与外部电源连接;
[0036]抽液泵20,所述的抽液泵20通过螺栓固定在移动架12的横板下侧,且抽液泵20与外部电源连接,连接管16的左端与抽液泵20的进水口贯通连接;
[0037]出液管21,所述的出液管21贯通连接在抽液泵20的出水口上;
[0038]插管22,所述的插管22贯通连接在出液管21的下端。
[003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患者躺在支撑板1上,臀部放到抬高垫3上,并侧身转向左侧,利用滑轨23和滑块24将移动架12移动到患者的臀部位置,将插管22插入肛门,然后将配好的灌肠液放到灌肠液箱13中,再放到移动架12上,然后打开加热棒17和抽液泵20,液体进入连接管16中,加热棒17对液体进行加热,温度检测仪19可检测液体的温度,然后液体经过出液管21和插管22后,进入患者的体内。
[0040]实施例2:
[0041]参看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基础之上进行改进,所述的支撑板1的下侧通过螺钉固定有集液罩9,集液罩9设置在漏液孔5的下方,集液罩9的下端贯通连接有波纹管8,波纹管8上固定套设有安装板10,支撑板1的下侧左右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杆11,电动伸缩杆11的输出端分别通过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肾内科用灌肠治疗床,它包含支撑板(1)、支撑腿(2)和移动架(12),支撑板(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设置有支撑腿(2),支撑板(1)的上方设置有移动架(12),且移动架(12)为倒“U”形结构设置,支撑板(1)中开设有漏液孔(5);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抬高垫(3),所述的抬高垫(3)固定设置在支撑板(1)的顶面上,漏液孔(5)设置在抬高垫(3)的一侧下方;灌肠液箱(13),所述的灌肠液箱(13)穿设在移动架(12)的横板上;放置板(14),所述的放置板(14)固定套设在灌肠液箱(13)的外周壁上,且放置板(14)设置在移动架(12)的横板上侧;加热箱(15),所述的加热箱(15)固定设置在移动架(12)的横板下侧;连接管(16),所述的连接管(16)与灌肠液箱(13)的左侧贯通连接,且连接管(16)穿设固定在加热箱(15)的内部;加热棒(17),所述的加热棒(17)为两个,分别上下固定设置在加热箱(15)的左右两侧内壁上,且加热棒(17)与外部电源连接;抽液泵(20),所述的抽液泵(20)固定设置在移动架(12)的横板下侧,且抽液泵(20)与外部电源连接,连接管(16)的左端与抽液泵(20)的进水口贯通连接;出液管(21),所述的出液管(21)贯通连接在抽液泵(20)的出水口上;插管(22),所述的插管(22)贯通连接在出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萍侯国存王加英智佳张元元刘振吴宇璐王晓禾李杰陈倩张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