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市政道路的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855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32
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防护装置,包括:主体、支撑立柱、第一连接机构、连接链条和撞击传感器。第一连接机构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连接杆,且连接杆之间活动连接,连接杆内部的上侧设置有第一空腔,下侧设置有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气囊,第一气囊的一侧连接有气体发生器;连接链条连接多个连接杆。本申请中多个连接杆之间为活动连接,当多个连接杆之间因车辆撞击断开后,能够再将连接杆首尾相连,使第一连接机构恢复原貌,继续提供缓冲和防护作用,从而有利于该装置进行循环使用,节省经济成本。节省经济成本。节省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市政道路的防护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
,例如涉及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市政道路即城市道路,是指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而在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或者施工完毕后,需要在城市道路上安装防护栏,对道路上的行人、非机动车辆以及机动车辆进行隔挡。
[0003]在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分隔用防护栏,包括固定护杆、活动护杆,固定护杆和活动护杆的外部均设置有转动环柱,转动环柱的两端滑动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固定安装在固定护杆和活动护杆的外壁上,固定护杆和活动护杆的外壁均开设有环形滑动槽,该市政道路分隔用防护栏,通过在固定护杆和活动护杆的外部设置转动环柱,在车辆撞击到转动环柱的表面时,转动环柱快速转动带动车辆向转动环柱转动的一侧滑动,改变了车辆的撞击方向,多个相邻的转动环柱共同作用增加了该防护栏对车辆的阻拦作用力,提高了该防护栏的防护作用,同时配合保护气囊的作用,提高了该防护栏对车辆的保护,即在现有技术中,通过改变车辆的撞击方向,然后再通过多个转动环柱阻挡车辆继续前行,起到防护作用,但是车辆需要撞击到转动环柱上才能改变撞击方向,如果撞击到其他位置则缓冲效果会降低,防护效果较差,并且车辆在改变方向时也会对路边的绿化带或行人造成威胁,同时防护栏被撞击损坏后也会造成经济损失。
[0004]因此,如何既能够提高缓冲和防护效果,又能够进行循环使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防护装置,以解决如何既能够提高缓冲和防护效果,又能够进行循环使用的问题。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市政道路的防护装置,包括:主体、支撑立柱、第一连接机构、第一连接链条和撞击传感器。所述主体的两侧设置有缓冲结构,且缓冲结构凸出主体的侧面设置;所述支撑立柱设置于主体上,包括第一支撑立柱和第二支撑立柱;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连接杆,且连接杆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内部的上侧设置有第一空腔,下侧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气囊,第一气囊的一侧连接有气体发生器;第一连接链条连接多个连接杆;所述撞击传感器设置于主体内,并位于缓冲结构的一侧,且撞击传感器与气体发生器连接,在撞击传感器感应到缓冲结构发生振动的情况下,控制气体发生器发生气体。
[0007]可选地,所述缓冲结构为缓冲垫,且缓冲结构远离主体的一侧具有弧形面。这样,将缓冲结构设置为缓冲垫,当车辆撞击到缓冲结构上时,缓冲结构能够对撞击的车辆进行缓冲,有效地减缓车辆的行驶速度,降低车辆的冲击力,同时缓冲结构的一侧具有弧形面,
能够对撞击的车辆提供缓冲作用,降低车辆对缓冲结构的硬性冲击,防止缓冲结构对车辆造成擦伤损坏,从而对车辆形成有效地防护。
[0008]可选地,所述缓冲结构为长条状结构。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缓冲结构与撞击车辆的接触面,提高对撞击车辆的缓冲和防护效果。
[0009]可选地,所述气体发生器设置于第一空腔内的中间位置,且气体发生器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气囊。这样,当车辆撞击到该装置上时,气体发生器能够同时对其两侧的第一气囊进行充气,使第一气囊从连接杆的两侧同时弹出,对车辆形成阻挡和防护,降低车辆的冲击力,进而对行人或绿化带形成防护,避免撞击的车辆对行人或绿化带造成威胁,有利于提高防护效果。
[0010]可选地,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具有开口,开口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相连通。这样,开口与第一空腔相连通,有利于第一空腔内的第一气囊通过开口快速地弹出,从而在第一连接链条处形成防护结构,提高防护效果,同时开口与第二空腔相连通,便于第一连接链条穿过第二空腔将多个连接杆串联,从而使多个连接杆首尾相连,提高连接杆的整体阻挡强度,进而提高防护效果。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具有隔板,且隔板的两侧与连接杆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能够通过隔板将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分隔,使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形成独立的空间,避免第二空腔内第一连接链条对第一空腔内的第一气囊的弹出造成阻碍,从而既能够使第一气囊平稳地弹出第一空腔,又能够通过第二空腔对第一连接链条进行收纳,便于多个连接杆相互之间进行首尾相连。
[0012]可选地,所述隔板的长度与连接杆的长度相同。这样,能够将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完全分隔,使两者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从而有利于第一空腔内的第一气囊在隔板的上侧,平稳地弹出,对车辆形成有效地缓冲和防护。
[0013]可选地,所述开口处设置有连接组件,多个连接杆相互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固定。这样,在开口处设置有连接组件,便于通过连接组件将多个连接杆首尾相连,提高连接杆的阻挡强度,提高防护效果,同时还能够在车辆撞击连接杆,使连接杆断开后,可通过更换新的连接组件再次将多个连接杆连接固定,从而使多个连接杆恢复原貌,有利于连接杆循环使用,节省经济成本。
[0014]可选地,所述连接杆的首端设置有第一弧形面,尾端设置有第二弧形面,且第一弧形面与第二弧形面相契合。这样,能够将多个连接杆中的一个连接杆的首端与另一个连接杆的尾端相契合连接,在车辆撞击到连接杆时,首尾相连的两个连接杆中的一个连接杆的首端会滑出另一个连接杆的尾端,有利于降低滑出阻力,从而使首尾相连的多个连接杆能够更好地断开,便于连接杆内的第一气囊弹出和第一连接链条展开伸出,对车辆形成有效地阻挡和防护,提高防护效果。
[0015]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卡环、卡扣和卡孔。固定卡环上具有开口,且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卡扣,另一侧设置有卡孔,卡扣卡接在卡孔内。这样,通过连接组件既能够将多个连接杆首尾相连接,又能够在车辆撞击连接杆后,便于连接组件脱离连接杆,从而使多个连接杆之间断开,有利于多个连接杆之间的第一连接链条展开伸出第二空腔以及第一气囊弹出第一空腔,从而对撞击的车辆形成阻挡和防护,提高缓冲和防护的效果。
[0016]可选地,所述卡扣与卡孔相抵接的一侧具有弧形面。这样,当车辆撞击连接杆后,
卡扣能够在撞击力的作用下,脱离卡孔,有利于减小卡扣脱离卡孔的滑动阻力,从而使连接组件的整体结构在车辆撞击力的作用下,更好地脱离连接杆,便于连接杆内的第一气囊弹出以及多个连接杆之间的第一连接链条展开伸出,对撞击车辆形成有效地阻挡缓冲和防护,提高防护效果。
[0017]结合图

所示,可选地,所述第二空腔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与第二空腔的内侧壁为一体成型结构,且连接块的两侧均与第一连接链条固定连接。这样,在第二空腔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两侧均与第一连接链条固定连接,能够通过第一连接链条将多个连接杆首尾相连,形成阻挡防护结构,提高防护效果,并且连接块与第二空腔的内侧壁为一体成型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连接块的整体结构的稳固性,进而提高第一连接链条的连接稳固性,防止因车辆撞击造成第一连接链条发生脱落,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链条的阻挡防护效果,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0),其两侧设置有缓冲结构(101),且所述缓冲结构(101)凸出所述主体(100)的侧面设置;支撑立柱(200),设置于所述主体(100)上,包括第一支撑立柱(201)和第二支撑立柱(202);第一连接机构(300),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连接杆(301),且所述连接杆(301)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301)内部的上侧设置有第一空腔(302),下侧设置有第二空腔(303),所述第一空腔(302)内设置有第一气囊(304),所述第一气囊(304)的一侧连接有气体发生器(305);第一连接链条(400),连接多个所述连接杆(301);撞击传感器(500),设置于所述主体(100)内,并位于所述缓冲结构(101)的一侧,且所述撞击传感器(500)与所述气体发生器(305)连接,在所述撞击传感器(500)感应到所述缓冲结构(101)发生振动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气体发生器(305)发生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01)的两侧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空腔(302)和所述第二空腔(303)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处设置有连接组件(307),多个所述连接杆(301)相互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组件(307)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30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块(3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奈翔宇卢晓军王新磊张法东席昊
申请(专利权)人: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