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牢固抓地性能的支撑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854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牢固抓地性能的支撑柱,属于滑雪赛道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赛道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具有牢固抓地性能的支撑柱包括:混凝土立柱、中心支撑柱、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混凝土立柱设置在赛道混凝土和基座混凝土之间;中心支撑柱设置在混凝土立柱的内部;上固定板设置在赛道混凝土内部,下固定板设置在基座混凝土内部;中心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固定连接;下固定板上固定设置多个与下固定板垂直的拉筋。下固定板和拉筋与基座混凝土浇筑为一体,形成类树根根系的结构,使中心支撑柱与基座紧固连接,增强了支撑柱的抗风载、抗震的性能。抗震的性能。抗震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牢固抓地性能的支撑柱


[0001]本技术涉及滑雪赛道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牢固抓地性能的支撑柱。

技术介绍

[0002]滑雪赛道是一种弯曲延伸的混凝土赛道,赛道内置制冷管保持表面冰雪层的低温稳定态。赛道多建设于山区,借助地形形成赛道的蜿蜒延伸,运动员从山上滑下借助地势实现俯冲和弯道旋转下滑等动作。但是,由于天然地势与赛道标准形态之间的落差,一般需要在赛道下方设置混凝土立柱进行支撑。
[0003]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柱体通过中心立柱锚入赛道下方的赛道底板和上方的赛道混凝土中。在赛道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反复的冲击,且赛道多建设于山区,受风载冲击较大,长期使用支撑柱容易发生倾斜,导致上部赛道表面的倾斜度改变,影响赛道的正常使用,且具有安全隐患。
[0004]因此,需要进一步地提升赛道的混凝土支撑柱与赛道主体和混凝土底板之间的紧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的分析,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牢固抓地性能的支撑柱,用以解决现有赛道长期使用在震动和风载等影响下支撑柱容易发生倾斜,导致结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差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具有牢固抓地性能的支撑柱,包括:混凝土立柱、中心支撑柱、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混凝土立柱设置在赛道混凝土和基座混凝土之间;所述中心支撑柱设置在所述混凝土立柱的内部;所述上固定板设置在所述赛道混凝土内部,所述下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基座混凝土内部;所述中心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板上固定设置多个与所述下固定板垂直的拉筋。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板为波纹板。
[0009]进一步地,所述波纹板的波纹延伸方向与所述赛道混凝土的延伸方向一致。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板为平面板状结构。
[0011]进一步地,所述拉筋为圆柱杆状的支杆。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杆上设置棘刺。
[0013]所述棘刺在所述支杆上倾斜设置,且所述棘刺与所述支杆之间为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拉筋为波纹支杆。
[0015]进一步地,所述拉筋为表面设有螺旋状凸起的钢筋。
[0016]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立柱与所述赛道混凝土之间设置橡胶垫。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支撑柱的材料为硬质钢。
[0018]本技术技术方案至少能够实现以下效果之一:
[0019]1.本技术的具有牢固抓地性能的支撑柱,支撑柱的中心支撑柱与上固定板固定连接,上固定板设置在赛道混凝土内部,且上固定板为波纹板,当赛道使用时,赛道在运动冲击作用下会发生微小弯曲变形,采用波纹形的上固定板使金属钢材质的固定板能够随动赛道的变形,避免赛道内部的固定板与赛道混凝土之间出现内部裂缝,保证赛道整体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0020]2.本技术的具有牢固抓地性能的支撑柱,中心支撑柱通过下固定板与基座混凝土固定为一体,进而通过在下固定板上安装多个拉筋,多条拉筋和下固定板形成类植物根系的结构体系,使支撑柱与基座混凝土之间的连接更紧密,当上部赛道受到震动冲击或者风载冲击时,拉筋能够保证赛道整体的稳定性,同时能够分散冲击力,减弱基座混凝土的内部应力。
[0021]本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2]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具有牢固抓地性能的支撑柱;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一种具有牢固抓地性能的支撑柱;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一种具有牢固抓地性能的支撑柱;
[0026]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牢固抓地性能的支撑柱的局部放大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
赛道混凝土;2

混凝土立柱;3

中心支撑柱;4

基座混凝土;5

上固定板;6

下固定板;7

支杆;8

波纹支杆;9

棘刺;10

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30]实施例1
[0031]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牢固抓地性能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立柱2、中心支撑柱3、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所述混凝土立柱2设置在赛道混凝土1和基座混凝土4之间;所述中心支撑柱3设置在所述混凝土立柱2的内部;所述上固定板5设置在所述赛道混凝土1内部,所述下固定板6设置在所述基座混凝土4内部;所述中心支撑柱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板6上固定设置多个与所述下固定板6垂直的拉筋,如图1

3所示。
[0032]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支撑柱3的材料为硬质钢。
[003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中心支撑柱3为钢结构,中心支撑柱3的两端分别
与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通过焊接固定。
[0034]进一步地,中心支撑柱3与混凝土立柱2同轴。
[0035]进一步地,下固定板6和拉筋通过焊接固定,且下固定板6和拉筋均与基座混凝土4浇筑为一体。
[0036]进一步地,上固定板5与赛道混凝土1浇筑为一体。
[003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固定板5为波纹板,如图4所示。
[0038]进一步地,所述波纹板的波纹延伸方向与所述赛道混凝土1的延伸方向一致,如图4所示。
[0039]本技术的中心支撑柱3上端设置波纹金属板作为上固定板5,使支撑柱与赛道混凝土1结合更紧密,且上固定板5为曲面结构,更容易随动赛道的变形,避免内部裂纹。
[004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固定板6为平面板状结构。下固定板6的下方固定设置多根拉筋。
[0041]进一步地,所述拉筋为圆柱杆状的支杆7,如图1所示。
[0042]本技术的金属中心支撑柱3的底部设置下固定板6和支杆7,能够模拟树根形态,使混凝土立柱2与基座混凝土4结合更紧密,不易倾斜,提升抗风抗震性能。
[0043]进一步地,所述支杆7上设置多个棘刺9;所述棘刺9在所述支杆7上倾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牢固抓地性能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立柱(2)、中心支撑柱(3)、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所述混凝土立柱(2)设置在赛道混凝土(1)和基座混凝土(4)之间;所述中心支撑柱(3)设置在所述混凝土立柱(2)的内部;所述上固定板(5)设置在所述赛道混凝土(1)内部,所述下固定板(6)设置在所述基座混凝土(4)内部;所述中心支撑柱(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固定板(5)和下固定板(6)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板(6)上固定设置多个与所述下固定板(6)垂直的拉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牢固抓地性能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5)为波纹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牢固抓地性能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板的波纹延伸方向与所述赛道混凝土(1)的延伸方向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庆英李兴钢刘文珽张晓萌邱涧冰张玉婷刘紫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