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环保建筑用隔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853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3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绿色环保建筑用隔震支座,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绿色环保建筑用隔震支座可拆卸连接于建筑物底部与地基基础上。隔震支座包括顶板、底板,顶板与底板上设置有滑轨,底板与顶板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有移动座,移动座为可伸缩结构。通过移动座与滑轨之间的相对滑动,耗散地震产生的水平方向的能量,通过移动座的伸缩,耗散地震产生的竖直方向的能量。本申请有效改善了橡胶隔震支座能够产生的形变量非常有限,不能很好地耗散地震产生的能量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环保建筑用隔震支座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物抗震
,特别涉及一种绿色环保建筑用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0002]地震对建筑物造成伤害主要通过地震纵波与地震横波。纵波使房屋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当地震力较大时,会使承重结构瞬间增加很大的动荷载,叠加上部的自重,当超出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时,会引起建筑物的垮塌。横波使房屋建筑物水平摇摆,破坏力很大,它相当于给房屋建筑物施加水平方向来回反复的作用力,当水平方向的变形超出底部墙体的形变极限时,就会使整幢房屋建筑物倾斜或倾倒从而导致破坏。
[0003]目前采用的隔震支座多为橡胶隔震支座,橡胶隔震支座是由多层钢板与橡胶交替叠合而成,钢板作为橡胶支座的加劲材料,改变了橡胶体竖向刚度较小的特点,使其既能降低水平地震作用,又能承受较大竖向荷载。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橡胶隔震支座能够产生的形变量非常有限,不能很好地耗散地震产生的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有效耗散地震产生的能量,本申请提供一种绿色环保建筑用隔震支座。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绿色环保建筑用隔震支座,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绿色环保建筑用隔震支座,包括顶板与底板,顶板连接于建筑物底部,底板连接于地基基础,顶板上设置有第一滑轨,底板上设置有第二滑轨,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相垂直,顶板与底板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座。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移动座与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的相对滑动,使地震时地基基础产生的水平方向的位移尽可能少地传递到建筑物底部,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有效改善了橡胶隔震支座形变量有限的问题。
[0009]优选的,所述移动座为长方体结构,移动座相对的两侧面上固接有与第一滑轨相适配的第一滑块,移动座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固接有与第二滑轨相适配的第二滑块,移动座通过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的滑动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的滑动连接,实现移动座与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的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的两端设置有缓冲弹簧,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的两端与缓冲弹簧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震发生时,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挤压缓冲弹簧,通过缓冲弹簧的弹性形变,消耗地震产生的水平方向的能量。
[0013]优选的,所述移动座为可伸缩结构,移动座包括移动柱与移动壳,移动柱的侧面上固接有竖直设置的燕尾块,移动壳的内侧壁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燕尾槽,燕尾块设置于燕尾槽中,实现移动柱与移动壳的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移动柱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滑
块设置在移动壳的侧壁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移动柱与移动壳的相对滑动,使地震发生时地基基础产生的纵向位移尽可能少地传递到建筑物底部,起到保护建筑物结构安全的作用。
[0015]优选的,所述燕尾槽底部设置有橡胶块,燕尾块底面抵接于橡胶块上。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震发生时,通过橡胶块的弹性形变,消耗地震产生的竖直方向的能量。
[0017]优选的,所述燕尾槽顶端贯穿移动壳顶面,移动壳顶面通过螺栓连接有封闭环,燕尾槽顶部设置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一端与封闭环连接,另一端连接于燕尾块顶面。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震发生时,通过缓冲的弹性形变,进一步消耗地震产生的竖直方向的能量。
[0019]优选的,所述顶板与底板上开设有连接孔,建筑物底部与地基基础上设置有预埋螺栓,预埋螺栓穿过连接孔连接有螺母,实现隔震支座与建筑物、地基基础的可拆卸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孔、预埋螺栓、螺母,实现隔震支座与建筑物、地基基础的可拆卸连接,以便隔震支座材料老化时进行更换。
[0021]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选用高刚度弹簧,所述橡胶块选用高阻尼橡胶材料,所述预埋螺栓选用高强度螺栓。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高刚度弹簧与高阻尼橡胶,尽可能多地耗散地震产生的能量,通过采用高强度螺栓,提高隔震支座与建筑物、地基基础的连接强度。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移动座与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的相对滑动,使地震时地基基础产生的水平方向的位移尽可能少地传递到建筑物底部,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有效改善了橡胶隔震支座形变量有限的问题。
[0025]2.通过移动柱与移动壳的相对滑动,使地震发生时地基基础产生的纵向位移尽可能少地传递到建筑物底部,起到保护建筑物结构安全的作用。
[0026]3.通过缓冲弹簧、橡胶块的弹性形变,尽可能多地消耗地震产生的能量。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绿色环保建筑用隔震支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绿色环保建筑用隔震支座的爆炸视图。
[0029]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顶板;11、第一滑轨;2、底板;21、第二滑轨;3、移动座;31、移动柱;311、燕尾块;32、移动壳;321、燕尾槽;33、第一滑块;34、第二滑块;35、封闭环;41、缓冲弹簧;42、限位板;43、橡胶块;5、建筑物底部;6、地基基础;71、连接孔;72、预埋螺栓;73、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绿色环保建筑用隔震支座。
[0034]参照图1,绿色环保建筑用隔震支座可拆卸连接于建筑物底部5与地基基础6上。隔
震支座包括顶板1、底板2,顶板1与底板2上设置有滑轨,底板2与顶板1通过滑轨滑动连接有移动座3,移动座3为可伸缩结构。隔震支座通过移动座3与滑轨之间的相对滑动,耗散地震产生的水平方向的能量,通过移动座3的伸缩,耗散地震产生的竖直方向的能量。
[0035]顶板1与底板2上开设有连接孔71,建筑物底部5与地基基础6上设置有预埋螺栓72,预埋螺栓72采用高强度螺栓,预埋螺栓72穿过连接孔71连接有螺母73,实现顶板1与建筑物底部5的可拆卸连接、底板2与地基基础6的可拆卸连接。
[0036]参照图2,顶板1下表面设置有两组第一滑轨11,两组第一滑轨11相平行,底板2上表面设置有两组第二滑轨21,两组第二滑轨21相平行,第一滑轨11与第二滑轨21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第一滑轨11与第二滑轨21面向移动座3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滑槽为通槽,滑槽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板42。移动座3包括移动柱31与移动壳32,移动壳32套设于移动柱31外。移动柱31相对的两侧面固接有第一滑块33,第一滑块33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11内的滑槽中,第一滑块33的两端设置有缓冲弹簧41,缓冲弹簧41一端与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环保建筑用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与底板(2),顶板(1)连接于建筑物底部(5),底板(2)连接于地基基础(6),顶板(1)上设置有第一滑轨(11),底板(2)上设置有第二滑轨(21),第一滑轨(11)与第二滑轨(21)相垂直,顶板(1)与底板(2)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座(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建筑用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3)为长方体结构,移动座(3)相对的两侧面上固接有与第一滑轨(11)相适配的第一滑块(33),移动座(3)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固接有与第二滑轨(21)相适配的第二滑块(34),移动座(3)通过第一滑块(33)、第二滑块(34)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11)与第二滑轨(2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建筑用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11)与第二滑轨(21)的两端设置有缓冲弹簧(41),第一滑块(33)与第二滑块(34)的两端与缓冲弹簧(4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建筑用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3)为可伸缩结构,移动座(3)包括移动柱(31)与移动壳(32),移动柱(31)的侧面上固接有竖直设置的燕尾块(311),移动壳(32)的内侧壁开设有竖直设置的燕尾槽(3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雨晖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中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