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850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灯具,属于照明技术领域。灯具包括灯头、灯罩、连接灯头和灯罩的灯体以及收容在灯体内的光源组件,光源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线,光源组件与灯头通过第一电极线电性连接,灯体靠近灯头的一端设有与灯头相连接的连接部,灯体的连接部一侧开设有穿孔,第一电极线自灯体内部穿过穿孔并置于连接部与灯头之间,第一电极线远离光源组件的一端自连接部的外侧朝向连接部的内侧弯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灯具通过在灯体上开设穿孔,使得第一电极线直接置于灯头和灯体之间,实现了灯头和光源组件的电性连接,减少了对线材的操作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将第一电极线远离光源组件的一端弯折,避免了第一电极线在安装时错位。避免了第一电极线在安装时错位。避免了第一电极线在安装时错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灯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具,属于照明


技术介绍

[0002]LED光源具有发光效率高、低发热、省电和寿命长等优点,因此LED灯在生活中逐渐取代白炽灯和卤素灯等传统照明灯具。众所周知,灯头是用作灯具整体与灯座的连接部件,传统的灯头无论是螺口式灯头还是卡口式灯头,其导电线都具有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通过焊锡方式与灯头连接,以实现灯头向光源组件供电,另一种是将导电线设于灯体和灯头之间,通过灯头和灯体相互挤压实现导电线与灯头的连接。
[0003]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灯体的导电线均是自灯体内部朝向灯体外部弯折,通过灯头与灯体的相互挤压实现导电线与灯头的电性连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灯头与灯体连接时,通常将导电线的末端裸露在外,以保证灯头与导电线的连接,在连接完成后去除裸露的导电线。这种连接方式的处理工序较多,不利于提升生产效率,进一步的,这种连接方式的很多步骤需要人工处理,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
[0004]市场上虽然有少量的灯具是通过在灯体上开设穿孔,使得导电线穿过穿孔置于灯体和灯头之间,通过灯体和灯头的挤压实现导电线和灯头的电性连接,然而,这种连接方式无法固定导电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导电线移位现象,使得导电线无法与灯头连接,致使灯具不合格,增加了返工成本。
[0005]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灯具提出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以解决现有灯具生产工序繁多、无法自动化生产以及导电线容易移位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灯具,包括灯头、灯罩、连接所述灯头和所述灯罩的灯体以及收容在所述灯体内的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第一电极线,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灯头通过所述第一电极线电性连接,所述灯体靠近所述灯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灯头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灯体的连接部一侧开设有穿孔,所述第一电极线自所述灯体内部穿过所述穿孔并置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灯头之间,所述第一电极线远离所述光源组件的一端自所述连接部的外侧朝向所述连接部的内侧弯折。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电极线远离所述光源组件的一端自所述连接部的外侧朝向所述连接部的内部弯折后朝向所述光源组件方向延伸。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头包括作为所述灯头的侧壁的第一电极,所述灯头与所述连接部铆压连接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线抵接以实现所述灯头与所述光源组件的电性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配置为与所述第一电极相抵接,使所述灯头与所述灯体预固定。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头的靠近所述灯体的一端形成有若干突起,该若干突起均匀分布在所述灯头的内侧壁上且围设成圆形,所述突起配置为与所述第一电极相抵接,使所述灯头与所述灯体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极线,所述灯头还包括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线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以实现所述灯头与所述光源组件的电性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体还包括与所述灯罩连接的安装部,所述穿孔开设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部的连接处。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的尺寸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尺寸,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形成连接面,所述穿孔开设在所述连接面上。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的内侧壁上形成有台阶面和设于所述台阶面上的安装柱,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柱相对应的安装孔,当所述光源组件收容于所述灯体时,所述安装柱穿过所述安装孔且至少部分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台阶面相抵接。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的内侧壁上还设有卡扣,所述灯罩对应设有与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扣限位收容在所述卡槽内,使得所述灯罩与所述灯体卡扣连接,所述安装部的内侧壁上还设有第一齿牙,所述灯罩对应设有与所述第一齿牙相匹配的第二齿牙,所述灯罩和所述灯体通过所述第一齿牙和所述第二齿牙啮合连接。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灯具通过在灯体上开设穿孔,使得第一电极线直接置于灯头和灯体之间,实现了灯头和光源组件的电性连接,该连接方法的线材不会外露,减少了对线材的操作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将第一电极线远离光源组件的一端弯折,实现了在灯头与灯体连接过程中,第一电极线能够与灯体保持相对静止,避免第一电极线错位,提高了灯具的生产效率和成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符合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灯具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所示灯具的爆炸图。
[0020]图3是图1中灯具的剖面图。
[0021]图4是图3中第一电极线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5是图2中灯头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6是图2中灯体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7是图6所示灯体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0025]图8是图7所示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图7中光源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10是图2中灯罩的立体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00

灯具,1

灯头,11

第一电极,12

第二电极,13

绝缘层,14

突起,15

凹槽,16

收容空间;
[0029]2‑
灯体,21

连接部,211

穿孔,212

抵接部,2121

固定块,213

定位部,2131

定位口,22

安装部,221

台阶面,2211

安装柱,222

卡扣,223

第一齿牙,23

连接面;
[0030]3‑
光源组件,31

第一电极线,32

第二电极线,33

安装孔,34

电路板;
[0031]4‑
灯罩,41

罩体,42

卡槽,43

第二齿牙。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33]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灯具100,用于照明。灯具100包括灯头1、灯罩4、连接灯头1和灯罩4的灯体2以及收容在灯体2内的光源组件3,其中,灯头1与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具,包括灯头(1)、灯罩(4)、连接所述灯头(1)和所述灯罩(4)的灯体(2)以及收容在所述灯体(2)内的光源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3)包括第一电极线(31),所述光源组件(3)与所述灯头(1)通过所述第一电极线(31)电性连接,所述灯体(2)靠近所述灯头(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灯头(1)相连接的连接部(21),所述灯体(2)的连接部(21)一侧开设有穿孔(211),所述第一电极线(31)自所述灯体(2)内部穿过所述穿孔(211)并置于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灯头(1)之间,所述第一电极线(31)远离所述光源组件(3)的一端自所述连接部(21)的外侧朝向所述连接部(21)的内侧弯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线(31)远离所述光源组件(3)的一端自所述连接部(21)的外侧朝向所述连接部(21)的内部弯折后朝向所述光源组件(3)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1)包括作为所述灯头(1)的侧壁的第一电极(11),所述灯头(1)与所述连接部(21)铆压连接后,所述第一电极(11)与所述第一电极线(31)抵接以实现所述灯头(1)与所述光源组件(3)的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上设有固定块(2121),所述固定块(2121)配置为与所述第一电极(11)相抵接,使所述灯头(1)与所述灯体(2)预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1)的靠近所述灯体(2)的一端形成有若干突起(14),该若干突起(14)均匀分布在所述灯头(1)的内侧壁上且围设成圆形,所述突起(14)配置为与所述第一电极(11)相抵接,使所述灯头(1)与所述灯体(2)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永黎观侣陈忠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