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本文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引诱功能的咬钩自动触发钓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8473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引诱功能的咬钩自动触发钓鱼器,包括:钓鱼器本体,其顶面的相对两端形成有触发部和放置鱼饵的引诱部;触发组件,包括均安装于所述触发部上的弹性触发机构和固定限位机构;咬钩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拉绳、触发件、第二拉绳及鱼钩,所述第一拉绳与所述弹性触发机构连接,所述触发件拉紧所述第一拉绳活动式固定于所述固定限位机构上,所述鱼钩活动式置于所述引诱部。通过该自动触发钓鱼器可有效避免其入水过程受鱼饵和鱼钩自身重力影响使得触发组件易于触发,且当鱼咬住鱼钩时,该自动触发钓鱼器可有效的自动触发,将鱼勾住,以避免鱼脱钩。以避免鱼脱钩。以避免鱼脱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引诱功能的咬钩自动触发钓鱼器


[0001]本技术涉及渔具的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引诱功能的咬钩自动触发钓鱼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钓鱼越来越成为一种休闲活动而受到人们的喜爱,钓鱼时,经常会出现鱼脱钩的情况,而使钓鱼功亏一篑,而且现在的鱼钩普遍都是只有一个勾的结构,这种鱼钩在使用时需要一定技巧才能保证成功率,使用具有一定的门槛要求。
[0003]公告号CN208129278U公开了一种自动弹力钓鱼钩,当鱼吃饵料时使浮漂拉动拉拔部,使弹性鱼钩脱出突起部并弹出,整个弹出过程在鱼吃饵料时自然完成,通过双鱼钩设计的弹性鱼钩,增加鱼钩的体积和勾住范围,但这类自动弹力钓鱼钩在入水过程,由于鱼饵和鱼钩具有一定的重量,使得该自动弹力钓鱼钩在入水过程,其弹性机构部件易于触发,使得垂钓者体验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引诱功能的咬钩自动触发钓鱼器,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所涉及的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引诱功能的咬钩自动触发钓鱼器,包括:
[0006]钓鱼器本体,其顶面的相对两端形成有触发部和放置鱼饵的引诱部;
[0007]触发组件,包括均安装于所述触发部上的弹性触发机构和固定限位机构;
[0008]咬钩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拉绳、触发件、第二拉绳及鱼钩,所述第一拉绳与所述弹性触发机构连接,所述触发件拉紧所述第一拉绳活动式固定于所述固定限位机构上,所述鱼钩活动式置于所述引诱部。
[0009]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钓鱼器本体呈卵圆状,所述钓鱼器本体的顶面其面积小的一端为触发部,其面积大的一端为引诱部。
[0010]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触发部上设有第一槽体,所述弹性触发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槽体背离所述引诱部的一端。
[0011]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触发机构为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钓鱼器本体的触发部固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具有圆环;
[0012]所述钓鱼器本体的背面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一拉绳绕设于所述第一槽体的槽内且贯穿所述圆环,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柱和所述触发件固定连接。
[0013]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引诱部上设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相连通,所述第一槽体靠近所述引诱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槽体之间具有高度差,以形成安装壁,所述固定限位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壁上。
[0014]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限位机构包括间隔设于所述安装壁上的两个弹性固定
杆;
[0015]所述触发件为触发杆,所述触发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拉绳和所述第二拉绳连接;
[0016]所述触发杆的一端拉紧所述第一拉绳抵接于其中一个所述弹性固定杆的底部,另一端抵接于另一个所述弹性固定杆的顶部,以供所述触发杆处于平衡状态。
[0017]根据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触发部上以调节所述触发件的灵敏度。
[0018]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限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壁上的固定柱;
[0019]所述触发件为触发环,所述触发环分别与所述第一拉绳和所述第二拉绳连接,所述触发环拉紧所述第一拉绳套设于所述固定柱上。
[0020]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槽体内设有放置槽、透气网孔及限位圈,所述第二拉绳贯穿所述限位圈以使得所述鱼钩承载于所述放置槽内,所述放置槽的周边形成有用于放置鱼饵的放置区域,所述透气网孔位于所述放置区域。
[0021]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放置槽、所述鱼钩、所述第二拉绳均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放置槽绕所述限位圈呈环形阵列布置,多个所述第二拉绳的一端与所述触发件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拉绳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鱼钩相连接,每个所述鱼钩分别置于每个所述放置槽内。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3]在使用该自动触发钓鱼器时,将第一拉绳的一端与钓鱼器本体的背面的定位柱固定连接,第一拉绳的另一端绕设于第一槽体的槽内且贯穿圆环与触发件的一端连接,通过绷紧第一拉绳,将触发件活动式固定于固定限位机构上,此时触发件处于平衡状态。同时,通过扭簧上的圆环使得扭簧自身处于受力压紧状态。另外,第二拉绳与触发件的另一端连接,与第二拉绳连接的鱼钩活动式置于引诱部的放置槽内,而后将鱼饵沾附于放置槽和第二凹槽内且将触发件与固定限位机构黏连为一体,避免该自动触发钓鱼器入水过程其触发组件易于触发。准备完毕后,将该自动触发钓鱼器投入水中,鱼饵从正面以及透气网孔开始分散,引诱鱼群过来,从而当鱼咬住鱼钩窜动时,使得第二拉绳拉动触发件,使得触发件脱离固定限位机构而受力失衡,使得扭簧回弹,扭簧上的圆环带动第一拉绳回拉,以将鱼钩勾住鱼嘴,垂钓者只需拉起自动触发钓鱼器即可将鱼钓起。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引诱功能的咬钩自动触发钓鱼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引诱功能的咬钩自动触发钓鱼器的钓鱼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钓鱼器本体100、触发部110、第一槽体111、引诱部120、第二槽体121、放置槽
122、透气网孔123、限位圈124、触发组件200、弹性触发机构210、圆环211、固定限位机构220、咬钩组件300、第一拉绳310、触发件320、第二拉绳330、鱼钩340、调节机构4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请参阅图1

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引诱功能的咬钩自动触发钓鱼器,可实现对咬住鱼钩的鱼自动触发,将鱼勾住,以避免鱼脱钩,其具体方案如下。
[0030]钓鱼器本体100的顶面的相对两端形成有触发部110和用于放置鱼饵的引诱部120。触发组件200包括均安装于触发部110上的弹性触发机构210和固定限位机构220。咬钩组件3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拉绳310、触发件320、第二拉绳330及鱼钩340,第一拉绳310与弹性触发机构210连接,触发件320拉紧第一拉绳310活动式固定于固定限位机构220上,鱼钩340活动式置于引诱部120。
[0031]上述方案中,当自动触发钓鱼器下水后,引诱部120上的鱼饵引诱鱼群,当鱼咬了鱼钩340上面的鱼饵后,产生痛感而翻动,与鱼钩340连接的第二拉绳330受到拉力,触发件320受力而脱离固定限位机构220,使得第一拉绳310和弹性触发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引诱功能的咬钩自动触发钓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钓鱼器本体,其顶面的相对两端形成有触发部和放置鱼饵的引诱部;触发组件,包括均安装于所述触发部上的弹性触发机构和固定限位机构;咬钩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拉绳、触发件、第二拉绳及鱼钩,所述第一拉绳与所述弹性触发机构连接,所述触发件拉紧所述第一拉绳活动式固定于所述固定限位机构上,所述鱼钩活动式置于所述引诱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引诱功能的咬钩自动触发钓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钓鱼器本体呈卵圆状,所述钓鱼器本体的顶面其面积小的一端为触发部,其面积大的一端为引诱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引诱功能的咬钩自动触发钓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部上设有第一槽体,所述弹性触发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槽体背离所述引诱部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引诱功能的咬钩自动触发钓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触发机构为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钓鱼器本体的触发部固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具有圆环;所述钓鱼器本体的背面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一拉绳绕设于所述第一槽体的槽内且贯穿所述圆环,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柱和所述触发件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引诱功能的咬钩自动触发钓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部上设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相连通,所述第一槽体靠近所述引诱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槽体之间具有高度差,以形成安装壁,所述固定限位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本文
申请(专利权)人:朱本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