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芯温控校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8469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芯温控校直结构,包括:电缆芯、温控套筒、导热杯盖和加热条;所述电缆芯套设于所述温控套筒中;所述导热杯盖的外侧面与所述温控套筒的内表面相匹配,所述导热杯盖的底部设置有套接凹口,所述套接凹口的侧面与所述电缆芯的头部侧面相匹配,使所述导热杯盖可套设于所述电缆芯的头部,且所述导热杯盖的外侧面与所述温控套筒的外侧面相抵接;所述加热条缠绕包覆于所述温控套筒的外表面上。本申请解决了传统的电缆芯加热结构的加热效率较低,且套筒内电缆芯升温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电缆芯自身弯曲变形的技术问题。易造成电缆芯自身弯曲变形的技术问题。易造成电缆芯自身弯曲变形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芯温控校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作业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缆芯温控校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北方较冷地区和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线缆的外侧容易集聚冰雪,增加了线缆的承重负担,易造成线缆拉坏,同时低温下线缆的强度也会下降,影响线缆的使用。现有对于线缆的冰雪集聚一般是在线缆的外侧缠绕伴热带灯加热装置进行加热。
[0003]然而传统的电缆芯加热结构为通过在电缆芯的外部设置套筒,并在套筒上缠绕加热条,使得加热条对套筒进行加热,使套筒内空间升温,从而对电缆芯进行加热,这种加热结构的加热效率较低,且套筒内电缆芯升温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电缆芯自身弯曲变形,从而影响电缆芯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芯温控校直结构,以解决传统的电缆芯加热结构的加热效率较低,且套筒内电缆芯升温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电缆芯自身弯曲变形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芯温控校直结构,包括:电缆芯、温控套筒、导热杯盖和加热条;
[0006]所述电缆芯套设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芯温控校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芯、温控套筒、导热杯盖和加热条;所述电缆芯套设于所述温控套筒中;所述导热杯盖的外侧面与所述温控套筒的内表面相匹配,所述导热杯盖的底部设置有套接凹口,所述套接凹口的侧面与所述电缆芯的头部侧面相匹配,使所述导热杯盖可套设于所述电缆芯的头部,且所述导热杯盖的外侧面与所述温控套筒的外侧面相抵接;所述加热条缠绕包覆于所述温控套筒的外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芯温控校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套筒的侧壁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贯通口;所述温控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导线通过所述第一贯通口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温控套筒内的空间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芯温控校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套筒对应于所述第一贯通口的位置上套设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用于遮挡所述第一贯通口;所述第一套环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走线槽,所述第一走线槽自所述第一套环内壁的中部连通至所述第一套环的下端,所述第一走线槽用于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导线走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芯温控校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年聪张剑辉张劲松区凯欣彭志军朱向雄文胜格李弟杨兵陈静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南方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