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开合遮阳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837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快速开合遮阳伞,包括伞柱以及伞盘组件,伞盘组件包括上伞盘和下伞盘,上伞盘与伞柱铰接配合,设置在伞柱的顶端,下伞盘与上伞盘铰接配合,沿伞柱上下移动,伞柱上设置有开伞机构,开伞机构包括摇把、绕线组件以及伞绳,伞柱侧壁上设置有通孔,通孔的位置高于下伞盘的最大上升高度,伞绳一端固定连接在绕线组件上,另一端沿伞柱内腔向上延伸,并从通孔穿出后与下伞盘固定连接,摇把与绕线组件传动连接。通过摇把开合的方式达到轻松开伞的功能,同时摇把不会移动,固定在伞柱上。只需要转动摇把就可以实现伞面的开合,且开合速度快,操作简单。方便体型娇小的人使用,提高遮阳伞的实用性。提高遮阳伞的实用性。提高遮阳伞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开合遮阳伞


[0001]本技术属于遮阳伞
,具体是一种快速开合遮阳伞。

技术介绍

[0002]遮阳伞作为一种户外休闲用具,广泛用于广场、海滩、公园及庭院等休闲场所,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乘凉空间。现有的遮阳伞其结构一般由伞杆、伞骨架和伞布组成,伞骨架连接于伞杆的顶部,伞杆主要对伞骨架起支撑作用,伞布连接于伞骨架上,将伞骨架撑开,伞布也随着被撑开,从而使遮阳伞被打开。遮阳伞在不同的使用场合中需要不同的遮阳面积,而室外使用的大型遮阳伞通常很大而且很高,一般通过手推、拉绳、摇把等方式实现开合。
[0003]传统的摇把式遮阳伞,其摇把设置在扶手壳上,随着伞面打开过程中摇把会跟随扶手壳一起沿伞柱向上移动,这就导致部分身材娇小的人在使用遮阳伞时候极不方便,伞体无法完全打开或者打开后收合时需要借助工具进行收合,降低产品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开合稳定,操作简单方便的快速开合遮阳伞的技术方案。
[0005]所述的一种快速开合遮阳伞,包括伞柱以及伞盘组件,所述伞盘组件包括上伞盘和下伞盘,所述上伞盘与所述伞柱铰接配合,设置在所述伞柱的顶端,所述下伞盘与所述上伞盘铰接配合,沿所述伞柱上下移动,所述伞柱上设置有开伞机构,所述开伞机构包括摇把、绕线组件以及伞绳,所述伞柱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高于所述下伞盘的最大上升高度,所述伞绳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绕线组件上,另一端沿所述伞柱内腔向上延伸,并从所述通孔穿出后与所述下伞盘固定连接,所述摇把与所述绕线组件传动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绕线组件包括对壳,所述对壳之间设置有摇把轴,所述摇把轴上套设有线轴,所述伞绳固定安装在所述线轴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对壳固定安装在所述伞柱的内腔中,所述摇把与所述摇把轴固定连接;
[0008]所述摇把轴的前端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摇把轴上,所述扭簧限位在前侧的对壳中;
[0009]所述摇把轴的后端设置有翻边轴承,所述翻边轴承设置在后侧的对壳中,所述摇把插接在所述翻边轴承的内圈。
[0010]进一步的,所述伞柱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滑轮架,所述滑轮架嵌入安装在所述通孔上,所述滑轮架上设置有两组滑轮,一组滑轮设置在所述伞柱的内腔,另一组滑轮设置在伞柱的外侧,所述伞绳通过所述滑轮导向。
[0011]进一步的,所述伞柱的顶端插接设置有导管,开合过程中,所述导管在所述伞柱上升起或下降,所述上伞盘包括长骨以及上巢,所述上巢固定安装在所述导管上,所述长骨铰
接在所述上巢上,所述导管的顶端还固定设置有伞帽。
[0012]进一步的,所述伞柱上还设置有中巢,所述中巢限位在所述上伞盘和下伞盘之间,所述中巢上铰接设置有支骨,所述支骨的另一端与所述上伞盘铰接配合。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下伞盘包括短骨以及下巢,所述短骨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下巢上,另一端与所述上伞盘铰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下巢套接在所述伞柱上,所述下巢上固定设置有卡接环,所述卡接环上设置有拉簧,所述伞绳与所述拉簧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长骨上设置有固定座;
[0016]所述长骨的端部设置有管塞。
[0017]进一步的,所述伞柱上设置有伞巢,所述伞巢包括伞巢铝盘、螺钉以及挂骨卡头,所述挂骨卡头通过所述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伞巢铝盘的上侧和/或下侧。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优点:
[0019]通过摇把开合的方式达到轻松开伞的功能,同时摇把不会移动,固定在伞柱上,摇动摇把收紧伞绳,使下巢上移,同时上巢下移,展开伞面,上伞盘跟随导管一起向下运动。只需要转动摇把就可以实现伞面的开合,且开合速度快,操作简单。方便体型娇小的人使用,开合顺畅,力量适中,提高遮阳伞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合伞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开伞状态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3为本技术开伞状态结构示意图二;
[0023]图4为本技术开伞状态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伞巢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伞巢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如图1

6所示,一种快速开合遮阳伞,包括伞柱1以及伞盘组件2,伞盘组件2包括上伞盘201和下伞盘202,上伞盘201与伞柱1铰接配合,设置在伞柱1的顶端,下伞盘202与上伞盘201铰接配合,沿伞柱1上下移动,伞柱1上设置有开伞机构3,开伞机构3包括摇把301、绕线组件302以及伞绳303,伞柱1侧壁上设置有通孔101,通孔101的位置高于下伞盘202的最大上升高度,伞绳303一端固定连接在绕线组件302上,另一端沿伞柱1内腔向上延伸,并从通孔101穿出后与下伞盘202固定连接,摇把301与绕线组件302传动连接。
[0028]绕线组件302包括对壳3021,对壳3021之间设置有摇把轴3022,摇把轴3022上套设有线轴3023,伞绳303固定安装在线轴3023上。对壳3021固定安装在伞柱1的内腔中,摇把301与摇把轴3022固定连接。摇把轴3022的前端设置有扭簧3024,扭簧3024套设在摇把轴3022上,扭簧3024限位在前侧的对壳3021中。摇把轴3022的后端设置有翻边轴承3025,翻边轴承3025设置在后侧的对壳3021中,摇把301插接在翻边轴承3025的内圈。
[0029]伞柱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滑轮架104,滑轮架104嵌入安装在通孔101上,滑轮架104
上设置有两组滑轮105,一组滑轮105设置在伞柱1的内腔,另一组滑轮设置在伞柱1的外侧,伞绳通过滑轮105导向。
[0030]伞柱1的顶端插接设置有导管102,开合过程中,导管102在伞柱1上升起或下降,上伞盘201包括长骨2011以及上巢2012,上巢2012固定安装在导管102上,长骨2011铰接在上巢2012上,导管102的顶端还固定设置有伞帽103。长骨2011的端部设置有管塞2014。长骨2011的长度相同或者不同,针对遮阳伞开伞后的形状进行调整。
[0031]伞柱1上还设置有中巢203,中巢203限位在上伞盘201和下伞盘202之间,中巢203上铰接设置有支骨2031,支骨2031的另一端与上伞盘201铰接配合。设置支骨2031,以加强遮阳伞打开后的稳定性。下伞盘202包括短骨2021以及下巢2022,短骨2021一端铰接设置在下巢2022上,另一端与上伞盘201铰接。下巢2022套接在伞柱1上,下巢2022上固定设置有卡接环2023,卡接环2023上设置有拉簧2024,伞绳303与拉簧2024固定连接。长骨2011上设置有固定座2013,下伞盘202上的短骨2021以及中巢203上的支骨2031分别铰接在固定座2013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开合遮阳伞,包括伞柱(1)以及伞盘组件(2),所述伞盘组件(2)包括上伞盘(201)和下伞盘(202),所述上伞盘(201)与所述伞柱(1)铰接配合,设置在所述伞柱(1)的顶端,所述下伞盘(202)与所述上伞盘(201)铰接配合,沿所述伞柱(1)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柱(1)上设置有开伞机构(3),所述开伞机构(3)包括摇把(301)、绕线组件(302)以及伞绳(303),所述伞柱(1)侧壁上设置有通孔(101),所述通孔(101)的位置高于所述下伞盘(202)的最大上升高度,所述伞绳(303)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绕线组件(302)上,另一端沿所述伞柱(1)内腔向上延伸,并从所述通孔(101)穿出后与所述下伞盘(202)固定连接,所述摇把(301)与所述绕线组件(302)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开合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组件(302)包括对壳(3021),所述对壳(3021)之间设置有摇把轴(3022),所述摇把轴(3022)上套设有线轴(3023),所述伞绳(303)固定安装在所述线轴(302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开合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壳(3021)固定安装在所述伞柱(1)的内腔中,所述摇把(301)与所述摇把轴(3022)固定连接;所述摇把轴(3022)的前端设置有扭簧(3024),所述扭簧(3024)套设在所述摇把轴(3022)上,所述扭簧(3024)限位在前侧的对壳(3021)中;所述摇把轴(3022)的后端设置有翻边轴承(3025),所述翻边轴承(3025)设置在后侧的对壳(3021)中,所述摇把(301)插接在所述翻边轴承(3025)的内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开合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柱(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滑轮架(104),所述滑轮架(104)嵌入安装在所述通孔(101)上,所述滑轮架(104)上设置有两组滑轮(105),一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