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川牛膝表面除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829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川牛膝表面除杂装置,包括有对川牛膝进行表面除杂的除杂箱以及固设于除杂箱底部用作支撑作用的基座,所述除杂箱的内部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一螺纹杆并在其杆端对接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其除杂箱的左右侧壁均开设有规格尺寸一致的通口,两个通口内设有同一个筛选部以对川牛膝进行承载,而螺纹杆的杆体上设置有两个以筛选部中心点Y轴延长线进行上下对称的除杂部,且在除杂箱的内顶部设有两个拍打组件防止筛选部被灰尘等杂质堵塞。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多结构较为单一,对于批量的川牛膝药材进行表面除杂时,人工清理除杂的方式工作强度较大,导致清理效率较低且除杂程度不明显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川牛膝表面除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中药加工
,具体为一种川牛膝表面除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川牛膝是中药材之一,本品呈近圆柱形,微扭曲,向下略细或有少数分枝。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和多数横长的皮孔样突起,质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具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作用,在跌扑损伤,风湿痹痛等疾病的诊治中有着显著的疗效。
[0003]川牛膝在加工前需要对其进行表面除杂,由工作人员手持刷子来对川牛膝表面进行清理,对于批量的川牛膝药材进行表面除杂时,人工清理的方式工作强度较大,导致清理效率较低且除杂程度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川牛膝表面除杂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多结构较为单一,对于批量的川牛膝药材进行表面除杂时,人工清理除杂的方式工作强度较大,导致清理效率较低且除杂程度不明显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川牛膝表面除杂装置,包括有对川牛膝进行表面除杂的除杂箱以及固设于除杂箱底部用作支撑作用的基座,所述除杂箱的内部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一螺纹杆并在其杆端对接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其除杂箱的左右侧壁均开设有规格尺寸一致的通口,两个通口内设有同一个筛选部以对川牛膝进行承载,而螺纹杆的杆体上设置有两个以筛选部中心点Y轴延长线进行上下对称的除杂部,且在除杂箱的内顶部设有两个拍打组件防止筛选部被灰尘等杂质堵塞;
[0008]除杂部包括有设置于螺纹杆杆体上的转盘,且转盘贴近筛选部的盘面上设有若干刷毛来对筛选部上的川牛膝进行表面除杂,且转盘背离刷毛的一侧设有连接头来以螺纹杆进行螺纹连接。
[0009]优选的,筛选部包括有矩形框架和筛网,矩形框架的两侧壁延伸有凸块至通口内,在两个凸块的上下板面上均设有不少于四个压簧与通口内壁进行连接,而筛网置于框架的四周内壁上。
[0010]优选的,拍打组件包括有转动安装于除杂箱内顶部上的转杆,转杆的杆体上设有转筒并在其筒体上开设有闭合的起伏波浪状轨道,并在其轨道内设有叉型杆,以在转筒转动时跟随轨道轨迹运动,且叉型杆的直杆部分设有固定塞。
[0011]优选的,两个转杆和螺纹杆的杆体上均设置有齿轮,三个齿轮之间进行啮合传动。
[0012]优选的,除杂箱的左右侧壁均固设有内部中空的防护外壳,且通口处于防护外壳的罩设范围内。
[0013]优选的,除杂箱的顶部固设有电机仓,以用作于伺服电机的承载。
[0014]优选的,除杂箱的内底部设有两个对称的锥形板,并在其两个锥形板的交接处开设有一下料口进行灰尘等杂质的排出。
[0015]优选的,除杂箱的正表面铰接有一箱门,并在其箱门的正表面开设有一圆形观察窗以便进行实时观察箱内情况。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川牛膝表面除杂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通过设置的除杂部和筛选部,由伺服电机进行驱动,以实现螺纹杆的转动,以此在螺纹杆杆体上的转盘也同步进行驱动,以对筛网上的若干川牛膝上下表面进行清扫除杂,方便操作,进一步的提高了对川牛膝的除杂效率,且清洁力度高。
[0019]2、通过设置的拍打组件,在螺纹杆转动时,由于齿轮之间的啮合传动,从而实现了转杆的转动,而在转杆上的转筒也同步进行驱动,在转筒上叉型杆以此跟随轨道轨迹移动,为此固定塞进而实现上下往返移动,来拍打在框架上,并受到压簧的作用下,来抖动其筛网,防止灰尘等杂质堵塞在筛孔内。
附图说明
[00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拍打组件的结构图;
[0024]图4为本技术除杂部的结构图;
[0025]图5为本技术齿轮的啮合图。
[0026]图中:1、基座;2、除杂箱;3、电机仓;4、防护外壳;5、伺服电机;6、螺纹杆;7、除杂部;701、转盘;702、连接头;8、拍打组件;801、转杆;802、转筒;803、轨道;804、叉型杆;805、固定塞;9、筛选部;901、框架;902、筛网;10、通口;11、压簧;12、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28]图1

5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川牛膝表面除杂装置,包括有对川牛膝进行表面除杂的除杂箱2以及固设于除杂箱2底部用作支撑作用的基座1,基座1呈现侧“U”形状,除杂箱2的内底部设有两个对称的锥形板,并在其两个锥形板的交接处开设有一下料口,灰尘等杂质经过锥形板下落至下料口内,可将集尘桶置于基座1的板体内,以便收集除杂后的灰尘杂质,且除杂箱2的内部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一螺纹杆6除杂箱2的顶部固设有电机仓3,电机仓3的内部固设有伺服电机5,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对接安装在螺纹杆6的一端上,除杂箱2的正表面铰接有一箱门用以进行川牛膝的上下料,并在其箱门的正表面开设有一圆形观察窗以便进行实时观察箱内情况,而且除杂箱2的左右侧壁均开设有规格尺寸一
致的通口10,相对应的在除杂箱2的侧壁上设有内部中空的防护外壳4,以对通口10进行罩设,且两个通口10内设有同一个筛选部9以对川牛膝进行承载,而螺纹杆6的杆体上设置有两个以筛选部9中心点Y轴延长线进行上下对称的除杂部7。
[0029]进一步的,除杂部7包括有设置于螺纹杆6杆体上的转盘701,且转盘701贴近筛选部9的盘面上设有若干刷毛,两个转盘701的相向刷毛进行对川牛膝进行清扫除杂,且转盘701背离刷毛的一侧设有连接头702来与螺纹杆6进行螺纹连接,除杂完成后,可通过转动连接头702使上方转盘701上升,方便进行川牛膝的取料,由伺服电机5进行驱动,以实现螺纹杆6的转动,以此在螺纹杆6杆体上的转盘701也同步进行驱动,以对筛网902上的若干川牛膝上下表面进行清扫除杂。
[0030]进一步的,筛选部9包括有矩形框架901,以矩形框架901的两侧壁延伸出凸块至通口10内,并且以凸块进行上下对称的设置有不少于四个压簧11,而框架901内设有筛网902来对川牛膝的承载,且便于灰尘等杂质的清理,配合拍打组件8使用,而拍打组件8包括有转动安装于除杂箱2内顶部上的转杆801,由于两个转杆801和螺纹杆6的杆体上均设置有齿轮12,三个齿轮12之间进行啮合传动,以在螺纹杆6转动时,来同步驱动两个转杆801,而转杆801的杆体上设有转筒802并在其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川牛膝表面除杂装置,包括有对川牛膝进行表面除杂的除杂箱(2)以及固设于除杂箱(2)底部用作支撑作用的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箱(2)的内部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一螺纹杆(6)并在其杆端对接有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上,其除杂箱(2)的左右侧壁均开设有规格尺寸一致的通口(10),两个通口(10)内设有同一个筛选部(9)以对川牛膝进行承载,而螺纹杆(6)的杆体上设置有两个以筛选部(9)中心点Y轴延长线进行上下对称的除杂部(7),且在除杂箱(2)的内顶部设有两个拍打组件(8)防止筛选部(9)被灰尘等杂质堵塞;除杂部(7)包括有设置于螺纹杆(6)杆体上的转盘(701),且转盘(701)贴近筛选部(9)的盘面上设有若干刷毛来对筛选部(9)上的川牛膝进行表面除杂,且转盘(701)背离刷毛的一侧设有连接头(702)来以螺纹杆(6)进行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川牛膝表面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筛选部(9)包括有矩形框架(901)和筛网(902),矩形框架(901)的两侧壁延伸有凸块至通口(10)内,在两个凸块的上下板面上均设有不少于四个压簧(11)与通口(10)内壁进行连接,而筛网(902)置于框架(901)的四周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川牛膝表面除杂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伟汝晓强李芳李万波张燕
申请(专利权)人:亳州市善安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