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漏排水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870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地漏排水芯,涉及一种地漏,属于下水管道配件技术领域,其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筒和连接座,连接座包括座体、连接环和连接臂,连接臂将座体和连接环连接在一起,且连接环套设在连接筒的下端部,座体为中空结构,且座体的上端面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的中端部设置有用于封堵连接筒下端面的升降伞盖,升降伞盖包括伞面和伞杆,且伞杆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置有磁柱,密封盖内设置有与磁柱相吸的磁片Ⅰ和与磁柱相斥的磁片Ⅱ,升降伞盖通过磁片Ⅰ和磁片Ⅱ与磁柱的配合抵接在连接筒上,且升降伞盖上设置有平衡导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下水时升降伞盖平衡,密封盖不会产生偏移,密封效果好的新型地漏排水芯。型地漏排水芯。型地漏排水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地漏排水芯


[0001]本技术属于下水管道配件
,涉及一种地漏,特指一种新型地漏排水芯。

技术介绍

[0002]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也较多的应用在同层排水系统中。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地漏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不仅仅满足与下水管的连接作用,对其防臭、防止有害气体、蚊虫及病菌侵入的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现有的磁吸式直通型地漏包括地漏本体、设置在地漏本体上开口的地漏盖和设置在地漏本体下出口的安装密封盖,地漏本体与密封盖的导杆顶部各设置有一磁铁,两磁铁呈不同极相向设置,在初始状态下,依靠两磁铁相吸而使密封盖紧贴地漏本体的下出口而密封,以此起到防臭防虫的功效。当水排出时,通过水压克服磁铁吸力将密封盖往下推,使密封盖与地漏本体下出口分离而将水排出,一旦水压不足以克服磁铁吸力,密封盖就会在两磁铁的吸附作用下重新复位与地漏本体的下出口密封。
[0004]在以上结构中,因受安装空间的限制,两磁铁的大小无法作到很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两磁铁的吸力,且随密封盖下移距离的增加而吸力越来越小,在实际使用中,如果将密封盖的移动间隙设置的过短,密封盖可以保证密封盖顺利复位但排水速度太慢,如果密封盖的移动间隙设置的过长,会因两磁铁的吸力过小而导致密封盖在排水后无法复位,致使地漏的防臭防虫功能失效,给实际使用带了很大不便,并且可能会产生偏移,导致密封盖无法盖紧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下水是升降伞盖平衡,密封盖不会产生偏移,密封效果好的新型地漏排水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新型地漏排水芯,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筒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座体、连接环和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将座体和连接环连接在一起,且所述连接环套设在连接筒的下端部,所述座体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座体的上端面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中端部设置有用于封堵连接筒下端面的升降伞盖,所述升降伞盖包括伞面和伞杆,所述伞面的中端部与伞杆的上端部相连接,且所述伞杆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置有磁柱,所述密封盖内设置有与磁柱相吸的磁片Ⅰ和与磁柱相斥的磁片Ⅱ,所述升降伞盖通过磁片Ⅰ和磁片Ⅱ与磁柱的配合时刻抵接在连接筒的下端面,且所述升降伞盖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平衡导流槽。
[0008]在上述的新型地漏排水芯中,所述平衡导流槽呈环状,且位于升降伞盖上端面的中间位置。
[0009]在上述的新型地漏排水芯中,所述升降伞盖上端面的中端部向上凸起形成导水凸
台,所述平衡导流槽环绕导水凸台设置。
[0010]在上述的新型地漏排水芯中,所述导水凸台基本为半球体结构。
[0011]在上述的新型地漏排水芯中,所述密封盖的下端部设置有磁片安装座,所述磁片安装座上设置有两处磁片安装槽,且所述两处磁片安装槽为对称设置。
[0012]在上述的新型地漏排水芯中,所述密封盖的下端部还设置有绝缘环,所述绝缘环位于磁片Ⅰ和磁片Ⅱ的下方。
[0013]在上述的新型地漏排水芯中,所述密封盖的周侧均布有两个导向块,所述两个导向块位于磁片安装座的两侧。
[0014]在上述的新型地漏排水芯中,所述导向块上设置有导向斜角。
[0015]在上述的新型地漏排水芯中,所述连接筒的外侧设置有硅胶圈,所述硅胶圈上设置有至少一处用于密封的密封环。
[0016]在上述的新型地漏排水芯中,所述连接筒内设置有提手环。
[0017]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18]本技术通过磁片Ⅰ和磁片Ⅱ与磁柱相斥和相吸来确保升降伞盖能够顶紧在连接筒的下端面,当液体流入连接筒时,水的重量会将升降伞盖向下推动,当液体流尽时,升降伞盖会在磁片Ⅰ和磁片Ⅱ与磁柱相斥和相吸的作用下重新顶紧在连接筒的下端面,保持密封功能,升降伞盖能够顺利的在密封盖的中端部上下移动,且不会产生偏移,设计的环形平衡导流槽是为了让液体流入连接桶内时升降伞盖能够保持平衡,不会因升降伞盖单边重而产生倾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简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工升降伞盖和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2]1‑
连接筒;2

连接座;3

升降伞盖;10

提手环;11

硅胶圈;12

密封环;21

座体; 22

连接环;23

连接臂;24

密封盖;25

磁片安装槽;26

绝缘环;27

导向块;28

导向斜角;31

磁柱;32

磁片Ⅰ;33

磁片Ⅱ;34

平衡导流槽;35

导水凸台;241

磁片安装座; 301

伞面;302

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4]如图1

图3所示:一种新型地漏排水芯,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筒1和连接座2,且连接筒和连接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方式相互连接,且连接座是套设在连接筒外侧,所述连接座2包括座体21、连接环22和连接臂23,所述连接臂23将座体21和连接环22连接在一起,且所述连接环22套设在连接筒1的下端部,所述座体21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座体21的上端面设置有密封盖24,所述密封盖24的中端部设置有用于封堵连接筒1下端面的升降伞盖3,升降伞盖的上表面与连接筒的下侧面接触,所述升降伞盖3包括伞面301和伞杆302,所述伞面301的中端部与伞杆302的上端部相连接,且所述伞杆302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置有磁柱31,所述密封盖24内设置有与磁柱31相吸的磁片Ⅰ32和与磁柱31相斥的磁片Ⅱ33,所述升降
伞盖3通过磁片Ⅰ32和磁片Ⅱ33与磁柱31的配合时刻抵接在连接筒1的下端面,且所述升降伞盖3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平衡导流槽34,所述平衡导流槽34呈环状,且位于升降伞盖3上端面的中间位置,磁片Ⅰ和磁片Ⅱ与磁柱相斥和相吸来确保升降伞盖能够顶紧在连接筒的下端面,当液体流入连接筒时,水的重量会将升降伞盖向下推动,当液体流尽时,升降伞盖会在磁片Ⅰ和磁片Ⅱ与磁柱相斥和相吸的作用下重新顶紧在连接筒的下端面,保持密封功能,升降伞盖能够顺利的在密封盖的中端部上下移动,且不会产生偏移,设计的环形平衡导流槽是为了让液体流入连接桶内时升降伞盖能够保持平衡,不会因升降伞盖单边重而产生倾斜,且磁片Ⅰ靠近磁柱的一侧面与磁柱的下端面相吸,且与磁柱的上端面相斥,磁片Ⅱ靠近磁柱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地漏排水芯,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筒(1)和连接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包括座体(21)、连接环(22)和连接臂(23),所述连接臂(23)将座体(21)和连接环(22)连接在一起,且所述连接环(22)套设在连接筒(1)的下端部,所述座体(21)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座体(21)的上端面设置有密封盖(24),所述密封盖(24)的中端部设置有用于封堵连接筒(1)下端面的升降伞盖(3),所述升降伞盖(3)包括伞面(301)和伞杆(302),所述伞面(301)的中端部与伞杆(302)的上端部相连接,且所述伞杆(302)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置有磁柱(31),所述密封盖(24)内设置有与磁柱(31)相吸的磁片Ⅰ(32)和与磁柱(31)相斥的磁片Ⅱ(33),所述升降伞盖(3)通过磁片Ⅰ(32)和磁片Ⅱ(33)与磁柱(31)的配合时刻抵接在连接筒(1)的下端面,且所述升降伞盖(3)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平衡导流槽(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漏排水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导流槽(34)呈环状,且位于升降伞盖(3)上端面的中间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地漏排水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伞盖(3)上端面的中端部向上凸起形成导水凸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善良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佐唐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