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相通道切换结构及二元六通道高压输液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7863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流动相通道切换结构,包括流动相通道切换阀组件、第一泵组件和第二泵组件,流动相通道切换阀组件包括第一切换阀和第二切换阀,第一切换阀的第一出口可切换地连通AI入口、AII入口或AIII入口,第二切换阀的第二出口可切换地连通BI入口、BII入口或BIII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结构的二元六通道高压输液泵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布局更紧凑、合理、高精准度、高稳定性,具有四元低压液相色谱仪的六通道输液能力,正常检测工作结束后自动切换流路并自动冲洗色谱柱,有效节省了工作人员的时间。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够实现9种梯度组合,亦避免使用隔膜电磁阀带来的阀内气泡不易排出的问题。电磁阀带来的阀内气泡不易排出的问题。电磁阀带来的阀内气泡不易排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动相通道切换结构及二元六通道高压输液泵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高效液相色谱
,涉及高效液相色谱的输液泵系统,具体涉及流动相通道切换结构及包括该结构的二元六通道高压输液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压输液泵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系统的关键组成部件。目前的市场上大部分HPLC的输液泵系统分为二元高压及四元低压两种模式。二元高压即使用两台高压输液泵分别输送一种液体,由两台高压输液泵输送的这两种液体是在泵后进行混合,即高压混合,这种工作模式每台泵独立控制流速精准度,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等特点,但是只有两个通道输送液体。如果在自动进样器模式下,仪器大都需要工作十几小时,仪器完成并停止工作的时间会在很晚甚至半夜。高效液相色谱仪最关键的一个部件就是色谱柱,色谱柱一般在使用完成后需要做冲洗操作,否则会大幅度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但是冲洗色谱柱一般情况下需要使用水和另一种有机液体(常用甲醇或乙腈)进行梯度冲洗,但是由于二元高压液相色谱仪只有两个输液通道已经被正常检测样品的流动相所占用,所以二元高压液相色谱仪在正常检测工作结束后不能直接进行自动冲洗色谱柱功能,需要手工更换两个通道的流动相,进行冲洗色谱柱,费时费力,更换不及时容易损坏色谱柱。第二种:四元低压,即四元低压高效液相色谱仪,即一台高压输液泵在液体入口处加四个电磁阀,形成四进一出的流路通道,这一个出口即为高压输液泵的入口,这种工作模式可以防止四种液体(流动相),具备自动切换流路的能力,可以进行正常检测工作结束后直接进行自动冲洗色谱柱,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是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性能,要精准控制每个通道流入液体的量,四元低压输液泵是靠每个电磁阀的打开时间长短来实现的,所以如果同时输送两种或以上种类的液体时,多种液体需要一前一后分别被吸入高压输液泵的入口,这会造成泵液的流量精度不如直接用高压输液泵精确、稳定;此外,多种液体在未进入高压输液泵的入口时就要进行混合,此时这里为低压状态,两种不同液体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相遇极易产生气泡,所以四元低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输液泵系统需要增加在线脱气机,这种方式又增加了成本,而且在线脱气机属于易耗品还额外给用户带来使用成本的增加;同时因为多种液体是被一前一后分别被吸入高压输液泵的,所以对液体的混合能力要求更高,极易产品混合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导致检测结果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流动相通道切换结构及包括该结构的二元六通道高压输液泵系统,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的市场上大部分HPLC的输液泵系统分为二元高压及四元低压两种模式,二元高压液相色谱仪手工更换两个通道的流动相,进行冲洗色谱柱,费时费力,更换不及时容易损坏色谱柱;四元低压流量精度控制不够精确、稳定,以及易产品混合不均匀导致检测结果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的流动相通道切换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流动相通道切换结构,包括流动相通道切换阀组件、第一泵组件和第二泵组件,所述流动相通道切换阀组件包括第一切换阀和第二切换阀,所述第一切换阀具有AI入口、AII入口和AIII入口,同时还具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口可切换地连通所述AI入口、所述AII入口或所述AIII入口,所述第二切换阀具有BI 入口、BII入口和BIII入口,同时还具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可切换地连通所述BI入口、BII入口和BIII 入口,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泵组件相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二泵组件相连通。
[000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切换阀和所述第二切换阀的结构相同,所述AI入口、所述AII入口和所述AIII入口旋转切换连通所述第一出口,所述BI入口、BII入口和BIII入口旋转切换连通所述第一出口。
[000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泵组件包括第一泵头和第二泵头,所述第二泵组件包括第三泵头和第四泵头,所述第一泵头和所述第三泵头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泵头和所述第四泵头的结构相同。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泵头包括第一泵头本体、第一柱塞杆清洗座、可往复运动的第一柱塞杆,所述第一泵头本体设有第一流道腔及与所述第一流道腔相连通的第一出口单向阀和第一入口单向阀,所述第一泵头本体固定安装在第一柱塞杆清洗座上,所述第一柱塞杆清洗座上贯穿设有第一通道及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一清洗入口和第一清洗出口,所述第一柱塞杆上依次套装有第一高压密封圈和第一低压密封圈,所述第一柱塞杆可穿过所述第一通道并进入所述第一流道腔中,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柱塞杆上的所述第一高压密封圈始终紧密抵住所述第一流道腔的内壁,所述第一柱塞杆上的所述第一低压密封圈始终紧密抵住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壁,所述第一柱塞杆连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由第一传动装置进行驱动。
[0009]进一步,所述第二泵头包括第二泵头本体、第二柱塞杆清洗座、可往复运动的第二柱塞杆,所述第二泵头本体设有第二流道腔及与所述第二流道腔相连通的第二出口和第二入口,所述第二泵头本体固定安装在第二柱塞杆清洗座上,所述第二柱塞杆清洗座上贯穿设有第二通道及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的第二清洗入口和第二清洗出口,所述第二柱塞杆上依次套装有第二高压密封圈和第二低压密封圈,所述第二柱塞杆可穿过所述第二通道并进入所述第二流道腔中,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二柱塞杆上的所述第二高压密封圈始终紧密抵住所述第二流道腔的内壁,所述第二柱塞杆上的所述第二低压密封圈始终紧密抵住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壁,所述第二柱塞杆连接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由第二传动装置进行驱动。
[0010]本技术还提供了二元六通道高压输液泵系统,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上设有排空阀、混合器、柱塞杆清洗泵和上述的流动相通道切换结构,所述第一泵组件和所述第二泵组件共同连通所述排空阀,所述排空阀与所述混合器相连接,所述第一泵组件和所述第二泵组件与所述柱塞杆清洗泵相连接。
[00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空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具有阀腔,所述阀体上螺纹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上设有密封锥,所述阀体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密封锥相匹配的锥形孔,所述锥形孔与所述阀腔相连通,所述阀体上设有分别与所述阀腔相连通的第一进液孔、第二进液孔和出液孔,还设有对应连通所述锥形孔的排空孔,所述阀腔内设有用于过滤液体的预混合滤片,所述阀体的后端螺纹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流动相通道切换结构以及二元六通道高压输液泵系统,布局更紧凑、合理,既有二元高压液相色谱仪的高精准度、高稳定性,又具有四元低压液相色谱仪的多通道(六通道)输液能力,在高精准度、高稳定性、高压混合、正常检测工作结束后自动切换流路并自动冲洗色谱柱,有效节省了工作人员的时间。同时本技术通过两个切换阀能够实现9种梯度组合,亦避免使用隔膜电磁阀带来的阀内气泡不易排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二元六通道高压输液泵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二元六通道高压输液泵系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流动相通道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流动相通道切换阀组件、第一泵组件和第二泵组件,所述流动相通道切换阀组件包括第一切换阀和第二切换阀,所述第一切换阀具有AI入口、AII入口和AIII入口,同时还具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口可切换地连通所述AI入口、所述AII入口或所述AIII入口,所述第二切换阀具有BI入口、BII入口和BIII入口,同时还具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可切换地连通所述BI入口、BII入口或BIII入口,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泵组件相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二泵组件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相通道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阀和所述第二切换阀的结构相同,所述AI入口、所述AII入口和所述AIII入口旋转切换连通所述第一出口,所述BI入口、BII入口和BIII入口旋转切换连通所述第一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相通道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组件包括第一泵头和第二泵头,所述第二泵组件包括第三泵头和第四泵头,所述第一泵头和所述第三泵头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泵头和所述第四泵头的结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动相通道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头包括第一泵头本体、第一柱塞杆清洗座、可往复运动的第一柱塞杆,所述第一泵头本体设有第一流道腔及与所述第一流道腔相连通的第一出口单向阀和第一入口单向阀,所述第一泵头本体固定安装在第一柱塞杆清洗座上,所述第一柱塞杆清洗座上贯穿设有第一通道及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一清洗入口和第一清洗出口,所述第一柱塞杆上依次套装有第一高压密封圈和第一低压密封圈,所述第一柱塞杆可穿过所述第一通道并进入所述第一流道腔中,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柱塞杆上的所述第一高压密封圈始终紧密抵住所述第一流道腔的内壁,所述第一柱塞杆上的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正建杜传红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赛那尔仪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