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山地风电履带吊组合安装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山地风电履带吊组合安装的支撑工具,包括套管和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底板、支撑柱、支撑架以及调节单元,支撑柱固定在底板上,支撑柱上设有限位件,调节单元包括若干调节管,支撑架和其中一根调节管连接,套管用于连接支撑柱和若干调节管。在履带吊组合安装的过程中,组合臂杆时支垫臂杆接头的通常是马凳或垫板枕木等,存在费时耗力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支撑工具代替传统的支垫,节约了支垫所需的材料损耗,同时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为今后的履带吊组合安装提供参考。吊组合安装提供参考。吊组合安装提供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山地风电履带吊组合安装的支撑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山地风电履带吊组合安装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山地风电履带吊组合安装的支撑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风力发电快速发展,特别是平原和戈壁地区的风力发电建设十分迅猛,风力发电场建设也逐渐由平原向山地转移。主吊的拆装转场及风机设备运输是制约整个风电场风机安装工期的关键,同时对成本也有重大影响。在此情况下,优化履带吊组合安装的工艺,能有效节约资源并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保证工程进度目标及成本目标的顺利实现。
[0003]在履带吊组合安装的过程中,组合臂杆时支垫臂杆接头的通常是马凳或垫板枕木等,但是山地风电场由于地势、道路等特点和局限性,即山地高度的不同,需要不同高度的支撑工具,所以就要找不同尺寸的马凳或枕木。现有技术中采用伸缩杆来调整支撑工具的高度,伸缩至预设高度后利用销子锁紧。但是存在支撑强度不高、增大材料损耗且施工效率较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山地风电履带吊组合安装的支撑工具,节约了支撑所需的材料损耗,适合不同类型场地的履带吊组合安装。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山地风电履带吊组合安装的支撑工具,包括套管和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底板、支撑柱、支撑架以及调节单元,支撑柱固定在底板上,支撑柱上设有限位件,调节单元包括若干调节管,支撑架和其中一根调节管连接,套管用于连接支撑柱和若干调节管。
[0006]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若干调节管位于支撑柱上,套管用于连接支撑柱和若干调节管,即套管套设在支撑柱和若干调节管外,用于固定若干调节管,套管与底板接触,意味着就会与底板上的限位件接触,因此在套管位于底板上时,会被限位件限位,增大了支撑机构和调节机构的稳定性,避免在支撑过程中套管和若干调节管的倾斜,影响施工效率。另外,由于套管和若干调节管是套设于底板上,因此在安装过程中方便安装与拆卸,如果山地是不同高度时,可以安装不同的调节管,实现高度的调节。本技术中的支撑强度较好,从而减少了材料的损耗,适用于不同类型场地的履带吊安装。
[0007]进一步的,限位件呈圆台型,限位件固定在支撑柱的底部。
[0008]套管套在支撑柱外,即套管与支撑柱间隙配合,但是圆台型的限位件固定在支撑柱上,以达到套管与支撑柱的过盈配合,套管可以更稳定,方便拆卸与安装的同时也提高了支撑强度。
[0009]进一步的,支撑机构还包括支撑管,支撑管套入套管内并位于其中一个调节管上,支撑架固定在支撑管上,调节管与支撑架通过支撑管连接。
[0010]通过设置支撑管,可以更快地调节支撑机构的高度,在需要不同高度时,需要放置
不同高度的调节管,以达到高度的平衡,但是支撑管也可以增加本技术的高度,从而减少了调节管的数量,不需要很多调节管才能实现高度的调整。
[0011]进一步的,每个调节管的上端均固定设有封板,封板上固定设有把手。
[0012]在调节管的上端固定封板,将调节管的上端密封,增大每个调节管的受力,可以更好地对履带吊进行支撑。设置把手是为了在安装支撑机构时,方便移动调节管。其次,支撑管放置在其中一个调节管上时,把手位于调节管内,可以对支撑管限位,如果支撑管倾斜,可能会与套管接触,套管则会倾斜,从而就会导致支撑机构的不稳定性。
[0013]进一步的,支撑架的两端均固定设有限位挡板。
[0014]采用以上设置是为了对履带吊限位,防止支撑架上的履带吊在安装过程中发生晃动而脱离支撑架。
[0015]进一步的,底板的两端均固定设有扶手。
[0016]设置扶手,是为了在安装支撑机构时方便移动底板。
[0017]进一步的,支撑架与支撑管之间固定设有若干加强筋。
[0018]采用以上设置是为了更好地支撑履带吊,提高本技术的刚性,从而可以支撑更多的履带吊。
[0019]进一步的,每个调节管的内壁上均固定设置有把手。
[0020]采用以上设置,不再设置封板,把手也可以对支撑管限位,相比于在调节管的封板上固定把手,节约材料并且减轻重量,有利于人工搬运。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山地风电履带吊组合安装的支撑工具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中的支撑柱和限位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板1、支撑柱2、第一调节管3、第二调节管4、套管5、支撑管6、限位挡板7、支撑架8、限位件9。
[0025]实施例一:
[0026]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山地风电履带吊组合安装的支撑工具,包括套管5和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底板1、支撑柱2、支撑管6、支撑架8以及调节单元。底板1为钢板,底板1的两端均焊接有扶手,支撑柱2焊接在底板1上。如图2所示,支撑柱2上设有呈圆台型的限位件9,限位件9内开有通孔,支撑柱2套在限位件9上并与限位件9焊接,限位件9的上端面位于支撑柱2的中部,限位件9的下端与底板1接触,限位件9下端的外径大于支撑柱2中部的外径。
[0027]调节单元包括包括第一调节管3和第二调节管4,第一调节管3的高度比第二调节管4的高度低。第一调节管3和第二调节管4依次放置在支撑柱2上,支撑管6放置在第二调节管4上,套管5套设于支撑管6、第二调节管4、第一调节管3以及支撑柱2上并与底板1接触,套管5用于固定支撑管6、第二调节管4、第一调节管3。第一调节管3和第二调节管4的上端面均焊接有封板,每个封板上均焊接有把手。第一调节管3和第二调节管4上的把手不会干涉支
撑管6的放置。支撑柱2、第一调节管3、第二调节管4以及支撑管6的外径均相同,第一调节管3和第二调节管4均为无缝钢管。支撑柱2、套管5以及支撑管6均为无缝钢管,套管5的外径大于支撑管6的外径。套管5有多种尺寸,因此根据本技术的高度更换套管5。
[0028]支撑架8焊接在支撑管6的顶端,支撑架8的两端焊接有限位挡板7,支撑架8与两块限位挡板7均采用钢板,支撑架8与支撑管6的连接处焊接有多个对称的加强筋,支撑架8上靠近限位挡板7的位置放置少量枕木,用于对履带吊辅助支撑,枕木起到对履带吊的防滑作用。
[0029]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30]将地面整理平整,并在履带吊臂杆的正下方放置底板1,根据实际需要放置第一调节管3或者第二调节管4,例如,山地的一边处于高处,则这边可以不放置调节管,山地的另一边处于低处,则可以放置第二调节管4在底板1上的支撑柱2上,以达到高度的平衡。放置好调节管后,则将支撑管5套在第二调节管4和支撑柱2外并与底板1接触。当套管5与支撑柱2上的限位件9接触时,套管5与安装有限位件9的支撑柱2过盈配合,套管5会被限位件9限位和导向,防止在支撑过程中套管5和放置的第二调节管4会产生偏移,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放置好套管5后,则将支撑管6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山地风电履带吊组合安装的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和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底板、支撑柱、支撑架以及调节单元,支撑柱固定在底板上,支撑柱上设有限位件,调节单元包括若干调节管,支撑架和其中一根调节管连接,套管用于连接支撑柱和若干调节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地风电履带吊组合安装的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限位件呈圆台型,限位件固定在支撑柱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山地风电履带吊组合安装的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支撑机构还包括支撑管,支撑管套入套管内并位于其中一个调节管上,支撑架固定在支撑管上,调节管与支撑架通过支撑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薛亮,陈益坚,刘海棠,何建宏,谢树琛,陶光明,韦廷辉,尚玉龙,朱永刚,匡奕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