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效果优异的后路脊柱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脊柱固定
,尤其涉及一种固定效果优异的后路脊柱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存在如椎间狭窄引起的椎管狭窄症、椎骨间的排列脱位的椎体前移、或椎体后移等椎骨的结构学上的退行性变形、先天性变形或创伤性变形等各种脊椎病,症状严重时,需要手术治疗,通过一个贯穿的铁丝将多个固定钉连接,使得铁丝拉直带动固定钉移动,将弯曲的脊椎恢复到原先的位置固定。
[0003]传统的固定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在使用时,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安装和调整,使得医生操作较为麻烦,并且其铁条的直径是固定,需要根据其直径来更换不同的铁钉安装,不能够调整适应不同的型号,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固定效果优异的后路脊柱固定装置,解决了传统装置结构较为简单,不能够根据需要来调整固定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固定效果优异的后路脊柱固定装置,包括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的顶部设置有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效果优异的后路脊柱固定装置,包括安装螺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螺栓(1)的顶部设置有旋钮(101),旋钮(101)顶部设置有转动柱(2),转动柱(2)通过底部的转轴(15)与安装螺栓(1)相互转动连接,转动柱(2)的外壁呈环绕安装有转动组件(3),转动组件(3)的外壁均设置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转动柱(2)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条(6),且连接条(6)靠近转动柱(2)顶部的位置紧密贴合有挤压柱(7),连接条(6)的外壁环绕套接有连接框(8),连接框(8)的一侧设置有移动片(9),移动片(9)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固定框(11),且移动片(9)远离连接框(8)的一端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卡齿(12),连接板(5)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孔(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效果优异的后路脊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3)包括转动滑槽(301)、滑块(302)和固定螺杆(303),转动滑槽(301)与滑块(302)相互滑动连接,且滑块(302)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固定螺杆(303),滑块(302)与固定板(4)的底部侧壁相互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定效果优异的后路脊柱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滑槽(301)开设于转动柱(2)的侧壁处,且转动柱(2)的侧壁中心处呈环绕设置有多个与固定螺杆(303)相互对应的螺纹槽(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春,薛兵,王耀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鹿集团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