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通风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762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通风监控装置,包括底箱,底箱的内部中央设有电机一,底箱的两端固定设有蓄电池,电机一的旋转端连接设有旋转板一,旋转板一位于底箱的顶端,储存支架的内部固定连接设有电机二,电机二的旋转端连接设有旋转杆一,旋转杆一的底端连接设有涡轮一,涡轮一的底端啮合设有涡轮二,涡轮二固定设有旋转杆二,旋转杆二的另一端连接设有旋转板二,旋转板二的端部连接设有毛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方便调整角度、能够方便移动进行多处通风检测、可以清理过滤网上面的灰尘和能够防止过滤网堵塞。灰尘和能够防止过滤网堵塞。灰尘和能够防止过滤网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通风监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通风监控领域,具体是一种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通风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等。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在世界上各地质时期中,以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中产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时代。煤的含碳量一般为46~97%,呈褐色至黑色,具有暗淡至金属光泽。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0003]常用的煤矿工作面通风安全监测监控装置在结构固定,当需要对其角度进行调节时十分麻烦,而且现有技术中的通风检测装置是固定在一个地点,只能对同一位置进行通风和检测,无法提高使用效率,而且在进行通风的时候,因为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灰尘,会堵住通风道上面的滤网,需要人工进行清理才能使用,会浪费大量的人工,因此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通风监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方便调整角度、能够方便移动进行多处通风检测、可以清理过滤网上面的灰尘和能够防止过滤网堵塞的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通风监控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通风监控装置,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内部中央设有电机一,所述底箱的两端固定设有蓄电池,所述电机一的旋转端连接设有旋转板一,所述旋转板一位于底箱的顶端,所述旋转板一的顶端中央连接设有换气箱,所述换气箱的正端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固定设有过滤网,所述旋转板一的顶端两端固定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顶端设有气体检测箱,所述气体检测箱的顶端连接设有警示灯,所述换气箱的顶端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顶端连接气体检测箱,所述固定支架的底端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设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设有储存支架,所述储存支架的内部固定连接设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旋转端连接设有旋转杆一,所述旋转杆一的底端连接设有涡轮一,所述涡轮一的底端啮合设有涡轮二,所述涡轮二固定设有旋转杆二,所述旋转杆二的另一端连接设有旋转板二,所述旋转板二的端部连接设有毛刷。
[0006]进一步,所述底箱的底端固定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连接设有锁扣。
[0007]进一步,所述旋转板一的底端设有圆形滑槽,所述底箱的顶端固定连接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端位于圆形滑槽的内部。
[0008]进一步,所述过滤网和进气口的连接处设有挂钩。
[0009]进一步,所述电机二的外部设有保护支架,所述保护支架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储存支架的顶端。
[0010]进一步,所述旋转板二通过螺纹连接毛刷。
[0011]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可以通过万向轮移动到需要使用的地点,在不需要移动的时候可以锁上锁扣,能够方便移动,可以进行多处通风和检测,可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本技术能够打开电机,能够电机在旋转的时候可以稍微调整旋转板一的角度,能够方便进行使用,本技术在进行通风以后,过滤网上面会附有大量的灰尘,可以打开电机二,能够旋转旋转杆一进行旋转,进而带动涡轮一进行旋转,涡轮一啮合涡轮二进行旋转,因此带动毛刷进行旋转,毛刷位于过滤网的正前端,可以对过滤网上面的灰尘进行清理,能够不需要人工进行清理,可以保证通风的正常,本技术可以方便调整角度、能够方便移动进行多处通风检测、可以清理过滤网上面的灰尘和能够防止过滤网堵塞。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A处结构图。
[0014]如图所示:1、底箱;2、电机一;3、蓄电池;4、旋转板一;5、换气箱;6、进气口;7、过滤网;8、导气管;9、气体检测箱;10、警示灯;11、固定支架;12、连接块;13、电推杆;14、储存支架;15、电机二;16、旋转杆一;17、涡轮一;18、涡轮二;19、旋转杆二;20、旋转板二;21、毛刷;22、万向轮;23、锁扣;24、圆形滑槽;25、滑杆;26、挂钩;27、保护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16]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8]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通风监控装置,包括底箱1,所述底箱1的内部中央设有电机一2,所述底箱1的两端固定设有蓄电池3,所述电机一2的旋转端连接设有旋转板一4,所述旋转板一4位于底箱1的顶端,所述旋转板一4的顶端中央连接设有换气箱5,所述换气箱5的正端设有进气口6,所述进气口6上固定设有过滤网7,所述旋转板一4的顶端两端固定设有固定支架11,所述固定支架11的顶端设有气体检测箱9,所述气体检测箱9的顶端连接设有警示灯10,所述换气箱5的顶端设有导气管8,所述导气管8的顶端连接气体检测箱9,所述固定支架11的底端固定设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的底端固定连接设有电推杆13,所述电推杆13的底端固定连接设有储存支架14,所述储存支架14的内
部固定连接设有电机二15,所述电机二15的旋转端连接设有旋转杆一16,所述旋转杆一16的底端连接设有涡轮一17,所述涡轮一17的底端啮合设有涡轮二18,所述涡轮二18固定设有旋转杆二19,所述旋转杆二19的另一端连接设有旋转板二20,所述旋转板二20的端部连接设有毛刷21。
[0019]所述底箱1的底端固定设有万向轮22,所述万向轮22上连接设有锁扣23,能够方便进行移动,可以通过万向轮22移动到需要使用的地点,在不需要移动的时候可以锁上锁扣23,能够方便移动,可以进行多处通风和检测,可以保证检测的准确。
[0020]所述旋转板一4的底端设有圆形滑槽24,所述底箱1的顶端固定连接设有滑杆25,所述滑杆25的顶端位于圆形滑槽24的内部,能够保证旋转板一一4在旋转的时候不会发生倾斜,能够保证调整角度的稳定性。
[0021]所述过滤网7和进气口6的连接处设有挂钩26,在过滤网7无法尽心自动清洗的时候,可以从过滤网7上面卸下,能够进行手工清理或者更换。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通风监控装置,包括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的内部中央设有电机一(2),所述底箱(1)的两端固定设有蓄电池(3),所述电机一(2)的旋转端连接设有旋转板一(4),所述旋转板一(4)位于底箱(1)的顶端,所述旋转板一(4)的顶端中央连接设有换气箱(5),所述换气箱(5)的正端设有进气口(6),所述进气口(6)上固定设有过滤网(7),所述旋转板一(4)的顶端两端固定设有固定支架(11),所述固定支架(11)的顶端设有气体检测箱(9),所述气体检测箱(9)的顶端连接设有警示灯(10),所述换气箱(5)的顶端设有导气管(8),所述导气管(8)的顶端连接气体检测箱(9),所述固定支架(11)的底端固定设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的底端固定连接设有电推杆(13),所述电推杆(13)的底端固定连接设有储存支架(14),所述储存支架(14)的内部固定连接设有电机二(15),所述电机二(15)的旋转端连接设有旋转杆一(16),所述旋转杆一(16)的底端连接设有涡轮一(17),所述涡轮一(17)的底端啮合设有涡轮二(1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锋赵新轩李洁李龙涛
申请(专利权)人:义煤集团新义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