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多工位内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517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绕线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多工位内绕机;本便于调节角度的多工位内绕机包括角度调节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位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右侧;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L”形板和第三“L”形板,所述第一“L”形板顶部设置有第二“L”形板,所述第二“L”形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右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三“L”形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三锥形齿轮右侧啮合有第四锥形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绕线杆在进行使用时可完成多角度的调节,从而能够快速完成绕线工作,更加方便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多工位内绕机


[0001]本技术属于绕线机
,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多工位内绕机。

技术介绍

[0002]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铜线缠绕。
[0003]现有的绕线机的绕线杆在实现角度调节时一般通过气缸进行控制,此种角度调节方式使得绕线杆在角度调节时无法进行多角度的调节,从而为使用者带来了不便;因此,针对目前的状况,现需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多工位内绕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绕线机的绕线杆在实现角度调节时一般通过气缸进行控制,此种角度调节方式使得绕线杆在角度调节时无法进行多角度的调节,从而为使用者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多工位内绕机,包括角度调节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位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右侧;
[0006]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L”形板和第三“L”形板,所述第一“L”形板顶部设置有第二“L”形板,所述第二“L”形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右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三“L”形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三锥形齿轮右侧啮合有第四锥形齿轮,且所述第三锥形齿轮和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相对侧通过连接柱相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L”形板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右侧设置有齿轮杆,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底部设置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和所述齿轮杆相啮合。
[0008]优选的,所述齿轮盘底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和所述第三“L”形板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齿轮盘和所述连接杆顶部开设有贯穿的配合孔,所述连接柱位于所述配合孔的内腔。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右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挤压片,且所述安装套筒外壁设置有固定套筒,所述挤压片右端外壁和所述安装套筒内腔的右端均设置有斜角。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套筒和所述第四锥形齿轮相连接,所述安装套筒内腔设置有绕线杆。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从而实现联动带动第二锥形齿轮、第三锥形齿轮以及第四锥形齿轮进行转动,在第四锥形齿轮转动的同时,可完成对绕线杆的纵向角度的调节,第二电机带动齿轮杆转动,从而带动连接的齿轮盘随之进行转动,以此带动第三“L”形板转动,从而完成对
绕线杆的横向角度的调节,使得绕线杆在进行使用时可完成多角度的调节,从而能够快速完成绕线工作,更加方便使用;
[0013]2、本技术,在对绕线杆进行安装时,不需采用螺栓等辅助工具进行,整个安装拆卸过程更加快速便捷,为后续的检修以及保养工作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固定机构的剖视图;
[0019]图中:100、角度调节机构;101、第一“L”形板;102、第二“L”形板;103、第三“L”形板;104、第一电机;105、第一锥形齿轮;106、第二锥形齿轮;107、齿轮盘;108、第二电机;109、齿轮杆;110、第三锥形齿轮;111、第四锥形齿轮;112、连接杆;200、固定机构;201、安装套筒;202、固定套筒;203、绕线杆;204、挤压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多工位内绕机,包括角度调节机构100和固定机构200。
[0022]请参阅图1,固定机构200位于角度调节机构100的右侧。
[0023]请参阅图1,角度调节机构100包括第一“L”形板101和第三“L”形板103,第一“L”形板10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板102,第一“L”形板101用于固定整个装置,第二“L”形板1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04,第一电机1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05,第一锥形齿轮105右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106,可通过第一电机104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05进行转动,再通过第一锥形齿轮105转动带动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106进行同步转动,第三“L”形板103的底部设置有第三锥形齿轮110,第三锥形齿轮110右侧啮合有第四锥形齿轮111,且第三锥形齿轮110和第二锥形齿轮106相对侧通过连接柱相连接,连接柱在第二锥形齿轮106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三锥形齿轮110转动,而第三锥形齿轮110则带动啮合的第四锥形齿轮111转动;第一“L”形板10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08,第二电机108右侧固定连接有齿轮杆109,第二锥形齿轮106底部设置有齿轮盘107,齿轮盘107和齿轮杆109相啮合,通过第二电机108带动齿轮杆109进行转动,而齿轮杆109则可带动啮合的齿轮盘107随之进行转动;齿轮盘107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2,连接杆112底部和第三“L”形板103固定连接;齿轮盘107和连接杆112顶部开设有贯穿的配合孔,连接柱位于配合孔的内腔,在齿轮盘107转动的同时可通过连接杆112带动第三“L”形板103进行转动;使用时,可通过第一电机104
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05进行转动,再通过第一锥形齿轮105转动带动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106进行同步转动,在第二锥形齿轮106转动的同时,则带动通过连接柱连接的第三锥形齿轮110随之进行转动,而在第三锥形齿轮110转动的同时,则带动啮合的第四锥形齿轮111随之进行转动,从而完成对绕线杆203纵向角度的调节,通过第二电机108带动齿轮杆109进行转动,而齿轮杆109则可带动啮合的齿轮盘107随之进行转动,齿轮盘107转动的同时可通过连接杆112带动第三“L”形板103进行转动,在第三“L”形板103转动的同时,与其连接的第三锥形齿轮110和第四锥形齿轮111也同步转动,从而完成对绕线杆203横向角度的调节,更加便于使用。
[0024]请参阅图2、3,固定机构200包括安装套筒201,安装套筒201右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挤压片204,且安装套筒201外壁套设有固定套筒202,挤压片204右端外壁和安装套筒201内腔的右端均设置有斜角;安装套筒201和第四锥形齿轮111固定连接,安装套筒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多工位内绕机,包括角度调节机构(100)和固定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00)位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00)的右侧;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00)包括第一“L”形板(101)和第三“L”形板(103),所述第一“L”形板(101)顶部设置有第二“L”形板(102),所述第二“L”形板(10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104),所述第一电机(104)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105),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05)右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106),所述第三“L”形板(103)的底部设置有第三锥形齿轮(110),所述第三锥形齿轮(110)右侧啮合有第四锥形齿轮(111),且所述第三锥形齿轮(110)和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06)相对侧通过连接柱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多工位内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形板(101)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08),所述第二电机(108)右侧设置有齿轮杆(109),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06)底部设置有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兴飞良电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