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发光器件层和驱动电路层,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且位于衬底上。驱动电路层位于衬底和发光器件层之间,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初始化电路和多个分别用于驱动多个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至少两个驱动发光颜色相同的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在简化了布线设计的同时,还改善了发光器件共用初始化电路出现的显色混乱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和具有该显示基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全面屏技术中,全面屏除了包括能够实现显示功能的显示区域外,还包括根据功能需求被划分出的功能区域,该功能区域在满足正常显示功能的同时,还能实现其他功能,例如屏下摄像或屏下指纹识别等功能,这就对功能区域的透过率有一定要求。但是,受限工艺能力以及驱动方案的差异,在尽可能满足功能区域透过率的要求时,降低对功能区域的显示像素密度(Pixels Per Inch,简称为PPI),这就会使功能区域的显示效果与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有差异,从而影响用户的视觉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在简化了布线设计的同时,还改善了发光器件共用初始化电路出现的显色混乱的问题。
[0004]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基板。该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发光器件层和驱动电路层,发光器件层位于衬底上,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驱动电路层位于衬底和发光器件层之间,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初始化电路和多个分别用于驱动多个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至少两个驱动发光颜色相同的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
[0005]在上述方案中,出射光颜色相同的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在简化了布线设计的同时,还改善了由于发光器件之间共用初始化电路会出现显色混乱的问题。
[000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光器件包括至少两种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器件,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像素驱动电路所驱动的发光器件位于相邻的像素单元中。
[0007]在上述方案中,共用了同一初始化电路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器件所在的像素单元相邻设置,更进一步简化了布线设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进而提高了用户的视觉体验。
[0008]可选地,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像素驱动电路所驱动的发光器件之间设置有与其颜色不同的发光器件。
[0009]可选地,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像素驱动电路相邻设置。
[0010]在上述方案中,通过使不相邻的共用一个初始化电路的发光器件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相邻,可以简化共用的初始化电路与像素驱动电路之间的布线设计。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基板还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小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共用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像素驱动电路位于第二显示区,或者,共用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像素驱动电路位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
示区。
[0012]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共用像素驱动电路中的初始化电路的设计,简化了第二显示区在驱动电路层中的电路结构所占据的面积,提高了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从而提高了第二显示区的显示效果,进而提高了用户的视觉体验。
[00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共用的初始化电路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内和/或第二显示区内。
[0014]在上述方案中,灵活设置共用的初始化电路,不仅便于显示基板的制备,还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尤其是将共用的初始化电路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内时,能够更大程度的提高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
[001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器件包括在驱动电路层上叠置的阳极、发光层和阴极,并且在第二显示区中,共用的初始化电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阳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
[0016]在上述方案中,将初始化电路配置为被任意一个发光器件的阳极部分地或者完全地遮挡,这进一步减少了第二显示区中的非透明区域的面积,进而增加了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有效地减少第二显示区对用户视觉体验的影响。
[001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显示区中,像素驱动电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阳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
[0018]在上述方案中,像素驱动电路被配置为被阳极遮挡,减少了非透明结构在驱动电路层中的所占的面积大小,进而增加了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001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像素驱动电路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不同发光颜色且位置相邻的发光器件的阳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
[0020]可选地,共用同一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像素驱动电路中的至少一个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其所驱动的发光器件的阳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
[002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初始化电路用于对发光器件进行初始化。和/或,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驱动晶体管用于产生驱动电流驱动发光器件发光,初始化电路用于对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进行初始化。
[002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初始化电路包括第一复位晶体管和/或第二复位晶体管。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参考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参考电压信号线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电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线电连接。
[002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电路层还包括多条信号线,多条信号线与初始化电路和像素驱动电路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
[0024]至少一条信号线包括彼此相连的非透明走线和透明走线,非透明走线位于发光器件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内。
[0025]在上述方案中,可以通过将信号线的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器件之间的部分设置为透明的,以提高第二显示区中发光器件之间的光透过率。并且,透明走线和非透明走线的结合使用,可以在降低信号线的挡光的同时,降低信号线上的产生的阻抗。此外,通过提高信号
线在该区域的透明度,可以减轻或者消除因排布的非透明信号线而导致的光学衍射现象。
[002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透明走线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非透明走线直接接触。
[0027]在上述方案中,透明走线与非透明走线的连接方式,简化了布线设计工艺,节约生产成本。
[002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光器件呈多行和多列的阵列排布,每行发光器件中,至少部分发光器件的延伸方向与行方向形成夹角α,且5
°
≤α≤45
°
,每列发光器件中,至少部分发光器件的延伸方向与列方向形成夹角β,且5
°
≤β≤45
°
。发光器件在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发光器件在其他方向的长度。
[002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行发光器件中相邻发光器件成八字形,和/或,每列发光器件中相邻发光器件成八字形。
[0030]在上述方案中,夹角α和β的设计,改善了光的衍射效果,进一步提高第二显示区的视觉效果。
[003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光器件层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发光器件层,位于所述衬底上,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以及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衬底和所述发光器件层之间,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初始化电路和多个分别用于驱动多个所述发光器件的像素驱动电路;其中,至少两个驱动发光颜色相同的所述发光器件的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共用一个所述初始化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器件包括至少两种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器件,共用同一所述初始化电路的所述像素驱动电路所驱动的发光器件位于相邻的所述像素单元中;优选地,共用同一所述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所驱动的发光器件之间设置有与其颜色不同的发光器件;优选地,共用同一所述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相邻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共用所述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或者,共用所述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共用的所述初始化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内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在所述驱动电路层上叠置的阳极、发光层和阴极,在所述第二显示区中,共用的所述初始化电路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阳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优选地,在所述第二显示区中,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阳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优选地,共用同一所述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不同发光颜色且位置相邻的所述发光器件的所述阳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之内;优选地,共用同一所述初始化电路的至少两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中的至少一个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瑞,
申请(专利权)人: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