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单元的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311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单元的支撑结构,是适用于一散热单元内,该散热单元的两侧分别形成一冷凝侧及一蒸发侧是分别与该支撑结构的两端相抵接,该支撑结构包括一载体部及一棘状部所构成,该载体部具有一接触面及一承载面,该棘状部是由复数针柱呈阵列设置在该载体部的承载面,且该复数针柱彼此之间具有间隙形成一通道,借由具该棘状部的设置的支撑结构,可令散热单元内的汽液加速循环流动率进以大幅提升散热效能。升散热效能。升散热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单元的支撑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单元,尤其是指一种散热单元的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电子产品的功率与效能日益提升,连带地在操作时也产生更多的热量;倘若这些热量未能及时散逸出去而累积于该电子产品内部的电子组件(如处理器或图形处理器)上,将会导致该电子组件的温度过高而影响其效能,甚至严重者将导致该电子组件的故障损坏。所以,业界一直不断地研发各种散热装置以解决电子组件的问题,均温板就是一种很常见的散热装置。
[0003]一般现有均温板结构由一上板盖合在一下板并共同界定一腔室,该腔室内填充有一工作液体(如纯水),且该腔室内设有一毛细结构及复数支撑柱,该复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抵接该腔室内的上、下板内侧,并该上板与下板分别形成一冷凝区及一与发热组件相接触的蒸发区,通过该蒸发区内的工作液体受到该发热组件的热量而蒸发成蒸气(即气态工作流体)朝该冷凝区上流动,并该蒸气在该冷凝区上冷凝后转为液体(即液态工作流体)并经由该复数支撑柱及重力回流到该蒸发区上,一直重复不断汽液循环散热。
>[0004]然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单元的支撑结构,是适用于一散热单元内,其特征在于:该散热单元的两侧分别形成一冷凝侧及一蒸发侧,该冷凝侧及蒸发侧分别与该支撑结构的两端相抵接,该支撑结构包括一载体部及一棘状部,该载体部具有一接触面及一承载面,该棘状部是由复数针柱呈阵列设置在该载体部的该承载面,且该复数针柱彼此之间具有间隙而形成一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单元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复数针柱是一体或非一体地设在该载体部的该承载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单元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复数针柱是等距或非等距排列在该载体部的该承载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单元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复数针柱是呈间隔交错阵列或并排阵列地设在该载体部的该承载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单元的支撑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谦丞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