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控制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控制方法、栅极驱动电路、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高分辨率、窄边框的显示面板成为发展的趋势,为此,出现了设置在阵列基板上的栅极驱动电路(Gate Driver on Array,GOA)技术。GOA技术代替外接驱动芯片,具有成本低、工序少、产能高等优点。
[0003]在GOA中的每个移位寄存器单元中,最基本的构成为输入模块、上拉模块和复位模块,复位模块用于复位输入模块与上拉模块之间的上拉节点的电位。目前,复位模块中的晶体管直接连接至低电平电源信号端,导致该晶体管在上拉模块的作用下源漏电压远高于移位寄存器中的其他晶体管电压,容易被烧毁而导致显示横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本申请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包括:
[0005]输入模块,与输入端和上拉节点电连接,被配置为在输入端的输入信号控制下将输入信号传输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与输入端和上拉节点电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输入端的输入信号控制下将所述输入信号传输至所述上拉节点;上拉模块,与所述上拉节点、时钟信号端和输出端电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上拉节点的电位的控制下将所述时钟信号端的时钟信号输出至输出端;以及第一复位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拉节点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输出端电连接,控制端与第一复位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一电源信号端电连接,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复位模块,所述第二复位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拉节点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输出端电连接,控制端与第二复位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电连接,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下拉控制模块,与第二电源信号端和第一下拉节点电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电源信号端的第二电源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二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下拉节点;以及第一下拉模块,与所述第一下拉节点、所述上拉节点和第一电源信号端电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上拉节点的电位的控制下通过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的第一电源信号下拉所述第一下拉节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降噪单元,包括第五晶体管和第六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拉节点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输出端电连接,控制端与第一下拉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电连接,控制端与所述第一下拉节点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下拉控制模块,与第三电源信号端和第二下拉节点电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三电源信号端的第三电源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三电源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下拉节点;第二下拉模块,与所述第二下拉节点、所述上拉节点和第一电源信号端电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上拉节点的电位的控制下通过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的第一电源信号下拉所述第二下拉节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降噪单元,包括第七晶体管和第八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拉节点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输出端电连接,控制端与第二下拉节点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建,徐波,沙金,冉博,蔡洪明,陈杰,陈锐,陈洋,杜杰,江攀宇,骆滔,孙昊,覃添,兀赛,颜杰,余强,陈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