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球墨铸管壁厚检测的三轮自适应小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检测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球墨铸管壁厚检测的三轮自适应小车。
技术介绍
[0002]球墨铸管因其优越的抗腐蚀性、强度和韧性,可承受较高的输水压力、土壤压力和地面载荷,使用安全可靠,广泛应用于输水、输油、输气管道中。球墨铸管在运输和地下敷设时,往往要承受冲击碰撞,埋土后又受到土壤压力,另外,用于排除污水的管道,还经常受到含酸废水的腐蚀。因此,球墨铸管的关键技术参数的检测非常重要。
[0003]关键技术参数中壁厚的检测尤为重要,壁厚不均匀或局部过薄极易引起局部的承载能力下降,很容易出现管道爆裂事故。另外,由于球墨铸管在生产过程中不能保证它的形状是规则的圆柱面,实际上是无规则变化的复杂空间曲面,工艺要求产生的凸凹不平整的管道表面使得检测仪在检测过程中出现剧烈振动,测量信号受到干扰和损失,因此,行走测量机构如何保证在线实时检测时,能够实时的适应被检测管道复杂的空间曲面,确保检测仪与检测管道表面保持垂直且距离恒定是实现精确检测的关键。
专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用于球墨铸管壁厚检测的三轮自适应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耐磨滚轮对称开合机构(2)、测厚仪(3)、阻尼簧片(4)、四连杆调整机构(5)、前轮(6)、底盘连接轴(7)、耦合剂开合机构(8)、第一滚轮(9)、第二滚轮(10)、光电定位机构(11)、机械限位机构(12)、测量机架,所述底盘(1)上设有呈对称开合的第一滚轮(9)和第二滚轮(10),所述第一滚轮(9)、第二滚轮(10)均与耐磨滚轮对称开合机构(2)连接;所述前轮(6)通过底盘连接轴(7)与底盘(1)连接,所述测厚仪(3)固定于底盘(1)上,所述耦合剂开合机构(8)通过四连杆调整机构(5)设置于底盘(1)上,所述四连杆调整机构(5)与测量机架连接,所述阻尼簧片(4)设置于底盘(1)和四连杆调整机构(5)之间,并与四连杆调整机构(5)固定连接;所述机械限位机构(12)分别与四连杆调整机构(5)、前轮(6)固定连接,所述光电定位机构(11)设置于四连杆调整机构(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球墨铸管壁厚检测的三轮自适应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滚轮对称开合机构(2)包括:气缸(2
‑
1)、气缸伸缩杆(2
‑
2)、气缸安装座(2
‑
3)、销轴(2
‑
4)、右轮伸缩轴(2
‑
5)、右轮伸缩套(2
‑
6)、左轮滚轴(2
‑
7)、右轮滚轴(2
‑
8)、左轮伸缩套(2
‑
9)、左轮伸缩轴(2
‑
10)、升降杆(2
‑
11)、锁紧螺母(2
‑
12),所述气缸安装座(2
‑
3)固定安装于底盘(1)上,所述气缸(2
‑
1)设置于气缸安装座(2
‑
3)上,所述气缸伸缩杆(2
‑
2)与气缸(2
‑
1)配合,所述气缸伸缩杆(2
‑
2)与升降杆(2
‑
11)连接,且所述气缸伸缩杆(2
‑
2)与升降杆(2
‑
11)通过锁紧螺母(2
‑
12)锁紧固定;所述左轮伸缩轴(2
‑
10)的一端、右轮伸缩轴(2
‑
5)一端上均设有销孔,销孔通过销轴(2
‑
4)与升降杆(2
‑
11)铰链;所述左轮伸缩轴(2
‑
10)的另一端的外圆柱面与左轮伸缩套(2
‑
9)的内圆柱面配合,所述左轮伸缩套(2
‑
9)与左轮滚轴(2
‑
8)通过螺栓和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左轮滚轴(2
‑
8)与第一滚轮(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右轮伸缩轴(2
‑
5)的另一端的外圆柱面与右轮伸缩套(2
‑
6)的内圆柱面配合,所述右轮伸缩套(2
‑
6)与右轮滚轴(2
‑
7)通过螺栓和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右滚轮轴(2
‑
7)与第二滚轮(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球墨铸管壁厚检测的三轮自适应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连接轴(7)包括:旋转螺栓转轴(7
‑
1)、连接轴(7
‑
2)、第二轴承(7
‑
3)、第五轴承挡圈(7
‑
4)、第三轴承压板(7
‑
5),所述连接轴(7
‑
2)的一端上设有转轴孔,转轴孔通过旋转螺栓转轴(7
‑
1)与底盘(1)连接,所述连接轴(7
‑
2)的另一端设有轴承安装圆柱面,轴承安装圆柱面与第二轴承(7
‑
3)的内圈连接,所述第三轴承压板(7
‑
5)设置于轴承安装圆柱面的端面上,并通过第三轴承压板固定螺栓(7
‑
6)紧固连接;所述第二轴承(7
‑
3)的外圈设置于前轮支撑横梁(6
‑
3)的轴承安装孔内,所述第五轴承挡圈(7
‑
4)设置于前轮支撑横梁(6
‑
3)的轴承挡圈安装槽内,所述连接轴(7
‑
2)上设有弧形摆动限位结构,与前轮支撑横梁(6
‑
3)上的弧形限位槽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球墨铸管壁厚检测的三轮自适应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簧片(4)包括:弹性簧片(4
‑
1)、柔性连接板(4
‑
3),所述弹性簧片(4
‑
1)的一端与柔性连接板(4
‑
3)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栓(4
‑
2)连接,所述弹性簧片(4
‑
1)的另一端设置于底盘(1)上平面上的限位槽接触,所述柔性连接板(4
‑
3)通过第一固定螺栓(4
‑
4)与四连杆调整机构(5)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球墨铸管壁厚检测的三轮自适应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连杆调整机构(5)包括:四连杆固定座(5
‑
1)、左上连杆(5
‑
2)、四连杆(5
‑
3)、旋转轴压板固
定螺栓(5
‑
4)、旋转轴压板(5
‑
5)、右上连杆(5
‑
6)、旋转轴(5
‑
7)、第一轴承(5
‑
8),所述四连杆固定座(5
‑
1)与测量机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左上连杆(5
‑
2)通过第一转轴一端与四连杆固定座(5
‑
1)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前轮左支撑架(6
‑
4)连接;所述右上连杆(5
‑
6)通过第二转轴一端与四连杆固定座(5
‑
1)连接,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前轮右支撑架(6
‑
1)连接;所述四连杆(5
‑
3)通过第三转轴一端与四连杆固定座(5
‑
1)连接,第三转轴的另一端与前轮左支撑架(6
‑
4)连接;所述四连杆固定座(5
‑
1)上设有轴承安装孔,所述第一轴承(5
‑
8)的外圈与轴承安装孔配合,所述第一轴承(5
‑
8)的内圈与旋转轴(5
‑
7)连接,所述旋转轴(5
‑
7)与右上连杆(5
‑
6)上的转轴安装孔配合,通过旋转轴压板(5
‑
5)和旋转轴压板固定螺栓(5
‑
4)紧固锁死;所述四连杆(5
‑
3)与柔性连接板(4
‑
3)通过第一固定螺栓(4
‑
4)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球墨铸管壁厚检测的三轮自适应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6)包括:前轮右支撑架(6
‑
1)、支撑架固定横梁(6
‑
3)、前轮左支撑架(6
‑
4)、前滚轮(6
‑
5)、编码器(6
‑
6)、前轮滚轮右安装板(6
‑
7)、右连接板(6
‑
8)、左连接板(6
‑
9)、左连接板固定螺栓(6
‑
10)、右连接板固定螺栓(6
‑
11)、前滚轮左安装板(6
‑
12),所述前轮右支撑架(6
‑
1)固定连接于支撑架固定横梁(6
‑
3)的右端面,所述前轮右支撑架(6
‑
1)通过右连接板(6
‑
8)与前滚轮右安装板(6
‑
7)连接,并通过右连接板固定螺栓(6
‑
11)固定;所述前轮左支撑架(6
‑
4)固定连接于支撑架固定横梁(6
‑
3)的左端面,所述前轮左支撑架(6
‑
4)通过左连接板(6
‑
9)与前轮滚轮左安装板(6
‑
12)连接,并通过左连接板固定螺栓(6
‑
10)固定,所述前滚轮(6
‑
5)设置于前滚轮右安装板(6
‑
7)和前滚轮左安装板(6
‑
技术研发人员:任长志,雷毅,王尘凡,吴宇杰,柯健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