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跨度建筑的钢木结合水平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12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跨度建筑的钢木结合水平梁,包括龙骨支架、上翼缘和下翼缘,下翼缘和上翼缘分别设置在龙骨支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龙骨支架设置为工字型结构,且龙骨支架由两个C型龙骨构成,C型龙骨包括腹板和设置在腹板两侧的折弯板,折弯板的外表面与上翼缘及下翼缘相连接。折弯板与腹板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块。上翼缘包括上加强板和上连接板。下翼缘包括下加强板和下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用于大跨度建筑的钢木结合水平梁,有效的增加梁的惯性矩及整体稳定性,同时节省材料。施工快捷,能很好的解决轻型钢结构在大跨度下应用的特性,降低挠度提高整体受力性能。体受力性能。体受力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跨度建筑的钢木结合水平梁


[0001]本技术涉及水平梁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大跨度建筑的钢木结合水平梁。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的的装配式轻钢体系多为澳洲体系(89mm龙骨),水平构件多为桁架体系。在面对大跨度要求的建筑结构体系时,经常会采用多拼,双拼的办法减小受荷载面积,但会造成用钢量增多,梁高较高等问题,同时也并未解决其受力稳定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大跨度建筑的钢木结合水平梁,有效的增加梁的惯性矩及整体稳定性,同时节省材料。施工快捷,能很好的解决轻型钢结构在大跨度下应用的特性,降低挠度提高整体受力性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大跨度建筑的钢木结合水平梁,包括龙骨支架、上翼缘和下翼缘,所述下翼缘和所述上翼缘分别设置在所述龙骨支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0005]所述龙骨支架设置为工字型结构,且所述龙骨支架由两个C型龙骨构成,所述C型龙骨包括腹板和设置在所述腹板两侧的折弯板,所述折弯板的外表面与所述上翼缘及所述下翼缘相连接;
[0006]所述折弯板与所述腹板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块;
[0007]所述上翼缘包括上加强板和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加强板连接,所述上连接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折弯板连接;
[0008]所述下翼缘包括下加强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加强板连接,所述下连接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折弯板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上加强板、所述上连接板、所述折弯板和所述加强块之间、所述下加强板、所述下连接板、所述折弯板和所述加强块之间均通过螺杆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上加强板、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折弯板之间、所述下加强板、所述下连接板和所述折弯板之间均通过螺钉连接。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腹板之间通过自攻螺丝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加强块的长度小于所述折弯板的长度。
[0013]优选的,所述加强块、所述上加强板和所述下加强板的材质均为木质,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的材质为欧松板或胶合板。
[0014]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用于大跨度建筑的钢木结合水平梁,有效的增加梁的惯性矩及整体稳定性,同时节省材料。施工快捷,能很好的解决轻型钢结构在大跨度下应用的特性,降低挠度提高整体受力性能。
[0015]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大跨度建筑的钢木结合水平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如图:1、腹板;2、折弯板;3、加强块;4、上翼缘;41、上加强板;42、上连接板;5、下翼缘;51、下加强板;52、下连接板;6、螺钉;7、自攻螺丝;8、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9]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0]实施例
[002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大跨度建筑的钢木结合水平梁,包括龙骨支架、上翼缘4和下翼缘5,下翼缘5和上翼缘4分别设置在龙骨支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龙骨支架设置为工字型结构,且龙骨支架由两个C型龙骨构成,C型龙骨包括腹板1和设置在腹板1两侧的折弯板2,折弯板2的外表面与上翼缘4及下翼缘5相连接。折弯板2与腹板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块3。上翼缘4包括上加强板41和上连接板42,上连接板42的上表面与上加强板41连接,上连接板42的下表面与折弯板2连接。下翼缘5包括下加强板51和下连接板52,下连接板52的下表面与下加强板51连接,下连接板52的上表面与折弯板2连接。加强块3、上加强板41和下加强板51的材质均为木质,上连接板42和下连接板52的材质为欧松板或胶合板。通过将木结构与龙骨合理的组合,形成能适用于大跨度的水平梁,还不增加梁高。同时在原有体系薄弱部位,合理增加加强块3提供刚度,使得梁更具稳定性。以往很多做法通过在内部增加垂直向的钢构件,不好连接的同时会增加金属接口断面锈蚀的风险,通过用木质的上加强块3与折弯板2相连、用木质的上连接板42和木质的下连接板52与折弯板2相连,避免了本体系中产生金属接口,使得该体系连接更方便,还节省材料。欧松板的甲醛释放量几乎为零,是真正的绿色环保建材。而且欧松板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不易变形和破裂,防水防火耐高温,可以提高本设备的稳定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由两个龙骨组合连接成工字型轻钢梁,既可以使钢梁具有工字型钢抗弯能力强、侧向刚度大的优点,还可以增加钢梁的强度,使本设备更稳定。
[0022]上加强板41、上连接板42、折弯板2和加强块3之间、下加强板51、下连接板52、折弯板2和加强块3之间均通过螺杆8连接。上加强板41、上连接板42和折弯板2之间、下加强板51、下连接板52和折弯板2之间均通过螺钉6连接。两个腹板1之间通过自攻螺丝7连接。用螺钉6、自攻螺丝7和螺杆8连接不同部件,使施工简便灵活,可以很好的应用到工程中,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0023]加强块3的长度小于折弯板2的长度。加强块3设置在折弯板2的拐角处,因此只有
加强块3的长度比折弯板2的长度小才能保证加强块3能安装到折弯板2上,使施工过程更方便快捷。
[0024]组装时,首先将两个腹板1用自攻螺丝7相连接,然后用结构胶将折弯板2与上连接板42和下连接板52粘连起来,等结构胶干燥之后,再将上加强板41与折弯板2和上连接板42的连接体通过螺钉6连接起来,组成上翼缘4。将下加强板51与折弯板2和下连接板52的连接体通过螺钉6连接起来,组成下翼缘5。最后将加强块3分别与上翼缘4和下翼缘5通过螺杆8连接起来。加强块3、上加强板41和下加强板51为本设备提供了刚度,使其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同时节省了材料。设备组装完成后,使用人员可以按照需求将本设备与其它建筑材料组合使用,作为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用到大跨度的建筑物中。
[0025]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用于大跨度建筑的钢木结合水平梁,有效的增加梁的惯性矩及整体稳定性,同时节省材料。施工快捷,能很好的解决轻型钢结构在大跨度下应用的特性,降低挠度提高整体受力性能。
[00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跨度建筑的钢木结合水平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骨支架、上翼缘和下翼缘,所述下翼缘和所述上翼缘分别设置在所述龙骨支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龙骨支架设置为工字型结构,且所述龙骨支架由两个C型龙骨构成,所述C型龙骨包括腹板和设置在所述腹板两侧的折弯板,所述折弯板的外表面与所述上翼缘及所述下翼缘相连接;所述折弯板与所述腹板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块;所述上翼缘包括上加强板和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加强板连接,所述上连接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折弯板连接;所述下翼缘包括下加强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加强板连接,所述下连接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折弯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跨度建筑的钢木结合水平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强板、所述上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德杨雯雯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孚瑞美集成房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