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通用从动型田间作业旋转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06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通用从动型田间作业旋转锄,包括耕机梁主体、前耕架、后耕架、钢制动轮和第一钢片,所述耕机梁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前耕架与后耕架,且耕机梁主体的下方连接有固定托板,所述固定托板的上方连接有加固块,且固定托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U形螺栓与第二U形螺栓。该新型通用从动型田间作业旋转锄,通过钢制动轮外侧环形分布的第一钢片与第二钢片,第一钢片与第二钢片个体之间呈“品”字形对称错位设置作用下,使得钢制动轮通过第一钢片与第二钢片进行中耕过程中,不会出现漏耕的情况,同时侧面呈锐角形状的第一钢片与第二钢片能够更加均匀对土壤与杂草进行破碎,从而使得该旋转锄的碎土和除草效果更好。从而使得该旋转锄的碎土和除草效果更好。从而使得该旋转锄的碎土和除草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通用从动型田间作业旋转锄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为一种新型通用从动型田间作业旋转锄。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的大田作物在出苗以后遭遇降雨或者其它原因常常造成田间板结,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人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会使用中耕机械对土壤进行处理,在中耕过程中,人们会使用旋转锄辅助中耕机械进行工作,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旋转锄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0003]1、现有的旋转锄,在进行中耕过程中,仅是破碎板结的土壤,中耕后的田间往往会留下一些大小不均匀的土块,在土质粘重的土地上土块更大,容易出现漏耕的情况,同时不能有效的对土壤进行细碎处理,不能有效的除去苗行间的低龄杂草,容易增加人工和农药的投入成本,不利于作物的早期生长;
[0004]2、常规的中耕机,在进行工作使用时,通常由于中耕部件使用位置单一,不能根据耕作需求调节中耕部件个体之间的间距,起不到理想的碎土、护苗和除草效果,从而影响中耕的整体效果。
[0005]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大田中耕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通用从动型田间作业旋转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普通大田中耕机械在进行中耕过程中,仅是破碎板结的土壤,中耕后的田间往往会留下一些大小不均匀的土块,在土质粘重的土地上土块更大,容易出现漏耕的情况,同时不能有效的对土壤进行细碎处理,不能有效的除去苗行间的低龄杂草,容易增加人工和农药的投入成本,不利于作物的早期生长,在进行工作使用时,通常中耕部件的使用位置单一,不能根据耕作需求调节中耕部件个体之间的间距,起不到理想的碎土、护苗和除草效果,从而影响中耕的整体效果。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通用从动型田间作业旋转锄,包括耕机梁主体、前耕架、后耕架、钢制动轮和第一钢片,所述耕机梁主体的下方设置有前耕架与后耕架,且耕机梁主体的下方连接有固定托板,所述固定托板的上方连接有加固块,且固定托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U形螺栓与第二U形螺栓,所述后耕架、前耕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滚动轴承,且滚动轴承的外侧安装有钢制动轮。
[0008]优选的,所述耕机梁主体的侧面焊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上方卡合连接有配重架。
[0009]优选的,所述耕机梁主体的下方开设有滑槽,且后耕架的上方焊接有第一限位块,并且前耕架的上方焊接有第二限位块。
[0010]优选的,所述后耕架、前耕架与第一U形螺栓、第二U形螺栓构成卡合式滑动结构,
且后耕架、前耕架与耕机梁主体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钢制动轮的外侧焊接有第一钢片与第二钢片,且第一钢片与第二钢片侧面呈锐角形状,并且钢制动轮在后耕架与前耕架下方呈“品”字型分布。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钢片与第二钢片在钢制动轮外侧呈环形分布,第一钢片与第二钢片个体之间呈“品”字形对称错位设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通用从动型田间作业旋转锄,
[0014]1、通过钢制动轮外侧环形分布的第一钢片与第二钢片,第一钢片与第二钢片个体之间呈“品”字形对称错位设置作用下,使得钢制动轮通过第一钢片与第二钢片进行中耕过程中,不会出现漏耕的情况,同时侧面呈锐角形状的第一钢片与第二钢片能够更加均匀地对土壤与杂草进行破碎,从而使得该新型通用从动型田间作业旋转锄的碎土和除草效果更好;
[0015]2、通过后耕架、前耕架与第一U形螺栓、第二U形螺栓构成的卡合式滑动结构,使得后耕架与前耕架个体之间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位置调节,使得钢制动轮个体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钢制动轮个体之间配合工作,从而有利于提高该旋转锄的功能性,能够进一步提高该旋转锄的碎土、护苗和除草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前视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整体仰视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前耕架与后耕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钢制动轮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耕机梁主体;2、前耕架;3、后耕架;4、固定托板;5、加固块;6、第一U形螺栓;7、第一限位块;8、第二U形螺栓;9、第二限位块;10、滑槽;11、钢制动轮;12、滚动轴承;13、第一钢片;14、第二钢片;15、安装块;16、配重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通用从动型田间作业旋转锄,包括耕机梁主体1、前耕架2、后耕架3、钢制动轮11和第一钢片13。为了提高该旋转锄的功能性,耕机梁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前耕架2与后耕架3,且耕机梁主体1的下方连接有固定托板4,耕机梁主体1的侧面焊接有安装块15且安装块15的上方卡合连接有配重架16,通过设置的配重架16,当土壤较干燥,钢制动轮11外侧的第一钢片13与第二钢片14入土较浅时,可在配重架16中增加一些配重,以确保达到良好的碎土效果,固定托板4的上方连接有加固块5,且固定托板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U形螺栓6与第二U形螺栓8,后耕架3、前耕架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滚动轴承12,且滚动轴承12的外侧安装有钢制动轮11,后耕架3、前耕架2与第一U形螺栓6、第二U形螺栓8构成卡合式滑动结构,且后耕架3、前耕架2与耕机梁主体1的连
接方式为滑动连接,通过后耕架3、前耕架2与第一U形螺栓6、第二U形螺栓8构成的卡合式滑动结构,便于工作人员调节后耕架3与前耕架2在第一U形螺栓6、第二U形螺栓8外侧的位置,耕机梁主体1的下方开设有滑槽10,且后耕架3的上方焊接有第一限位块7,并且前耕架2的上方焊接有第二限位块9,通过后耕架3与前耕架2上方设置的第一限位块7与第二限位块9,能够对耕机梁主体1的下方滑动后耕架3与前耕架2进行限位,便于后耕架3与前耕架2调节钢制动轮11个体之间的间距,从而便于钢制动轮11个体之间配合工作,提高该旋转锄的功能性,能够进一步提高该旋转锄的碎土护苗和除草效果。
[0023]请参阅图1

4为了提高该旋转锄的碎土效果,钢制动轮11的外侧焊接有第一钢片13与第二钢片14,且第一钢片13与第二钢片14侧面呈锐角形状,并且钢制动轮11在后耕架3与前耕架2下方呈“品”字型分布,通过第一钢片13与第二钢片14侧面的锐角形状,便于第一钢片13与第二钢片14对土壤与杂草进行破碎,第一钢片13与第二钢片14在钢制动轮11外侧呈环形分布,第一钢片13与第二钢片14个体之间呈“品”字形对称错位设置,通过环形分布的第一钢片13与第二钢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通用从动型田间作业旋转锄,包括耕机梁主体(1)、前耕架(2)、后耕架(3)、钢制动轮(11)和第一钢片(13),其特征在于:所述耕机梁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前耕架(2)与后耕架(3),且耕机梁主体(1)的下方连接有固定托板(4),所述固定托板(4)的上方连接有加固块(5),且固定托板(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U形螺栓(6)与第二U形螺栓(8),所述后耕架(3)、前耕架(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滚动轴承(12),且滚动轴承(12)的外侧安装有钢制动轮(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通用从动型田间作业旋转锄,其特征在于:所述耕机梁主体(1)的侧面焊接有安装块(15),且安装块(15)的上方卡合连接有配重架(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通用从动型田间作业旋转锄,其特征在于:所述耕机梁主体(1)的下方开设有滑槽(10),且后耕架(3)的上方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蔚农崔瑜刘长兵袁团团丁兆斐邓庭和陈雷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