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终端钢管杆的四回路电缆下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032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终端钢管杆的四回路电缆下线结构,包括:终端钢管杆,终端钢管杆的表面设置有横担,横担的表面设置有压紧板,压紧板的表面开设有卡槽;移动槽,开设于横担的表面,移动槽内设置有配合块,配合块表面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位于压合板的表面,压合板设于压紧板的表面;电缆线桩,设于横担的表面,电缆线桩的表面设置有电缆线,电缆线的一端位于卡槽内;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终端钢管杆的四回路电缆下线结构,通过配合块和压合板配合,对压紧板进行限位,并且设置的阻尼条可以加强对压紧板的固定,同时,通过拉杆对压合板和限位块进行限位,有效防止电缆线出现掉落的现象,并且整体使用方便。整体使用方便。整体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终端钢管杆的四回路电缆下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为基于终端钢管杆的四回路电缆下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国内电力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城市架空输电线实行“上改下”工程,在线路改造的过程中,考虑到实施的可行性、必要性、投资、运行方式、政策处理等各种难题。架空线路有时只能部分耐张段或几基杆塔间线路改造为电缆线路,并且输电线路架空线与电缆对接处,多采用电缆终端钢管杆架接,电缆终端钢管杆上相导线横担、中相导线横担、下相导线横担的远离杆身的一端需要牵拉高压电缆至平台支撑横担和电缆支撑横担,并牵拉到地表。
[0003]四回路电缆下线结构通常都是采用四回路电缆塔,由于四回路电缆塔线间距离小,无干扰电波,送电可靠性高,因此得到比较广泛的使用。
[0004]而四回路电线塔上的电缆线固定之后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打,电缆线会出现松动、掉落的现象,并且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维修,需要对整个固定电缆箱的电缆线桩进行拆卸维修,整体拆卸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终端钢管杆的四回路电缆下线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电缆线固定之后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打,电缆线会出现松动、掉落的现象,并且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维修,需要对整个固定电缆箱的电缆线桩进行拆卸维修,整体拆卸麻烦,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终端钢管杆的四回路电缆下线结构,所述用于基于终端钢管杆的四回路电缆下线结构包括:
[0007]终端钢管杆,终端钢管杆的表面设置有横担,横担的表面设置有压紧板,压紧板的表面开设有卡槽;
[0008]移动槽,开设于横担的表面,移动槽内设置有配合块,配合块表面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位于压合板的表面,压合板设于压紧板的表面;
[0009]电缆线桩,设于横担的表面,电缆线桩的表面设置有电缆线,电缆线的一端位于卡槽内。
[0010]优选的,所述横担的表面设置有固定轴,压紧板套设在固定轴的表面,横担设置有两组,两组横担关于终端钢管杆的中心对称分布。
[0011]优选的,所述压紧板呈方形板状结构,压紧板的表面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设置有两组,两组固定块关于压紧板的中心对称分布。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表面设置有卡槽,卡槽呈弧形槽体结构,卡槽的表面设置有阻尼条,阻尼条设置有多组,多组阻尼条呈等大小等距离分布。
[0013]优选的,所述配合块呈方形板状结构,限位块设置有两组,压合板呈“T”字形板状
结构。
[0014]优选的,所述配合块的表面开设有卡块,卡块开设有两组,两组卡块关于配合块的中心对称分布,且卡块位于移动槽内。
[0015]优选的,所述压紧板的表面开设有拉杆孔,拉杆孔内设置有拉杆,拉杆呈“T”字形柱体结构,且拉杆的一端穿过通孔及压合板的表面,拉杆与压紧板的表面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
[0016]优选的,所述电缆线桩设置有两组,两组电缆线桩关于横担的中心对称分布。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提出的基于终端钢管杆的四回路电缆下线结构,通过配合块和压合板配合,对压紧板进行限位,并且设置的阻尼条可以加强对压紧板的固定,同时,通过拉杆对压合板和限位块进行限位,有效防止电缆线出现掉落的现象,并且整体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压紧板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配合块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终端钢管杆1、横担2、压紧板3、固定轴4、固定块5、卡槽6、阻尼条7、压合板8、拉杆孔9、电缆线10、移动槽11、配合块12、限位块13、卡块14、通孔15、拉杆16、支撑弹簧17、电缆线桩18。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基于终端钢管杆的四回路电缆下线结构,所述用于基于终端钢管杆的四回路电缆下线结构包括:终端钢管杆1,终端钢管杆1的表面设置有横担2,横担2的表面设置有压紧板3,压紧板3的表面开设有卡槽6,横担2的表面设置有固定轴4,压紧板3套设在固定轴4的表面,横担2设置有两组,两组横担2关于终端钢管杆1的中心对称分布,压紧板3呈方形板状结构,压紧板3的表面设置有固定块5,且固定块5设置有两组,两组固定块5关于压紧板3的中心对称分布,固定块5的表面设置有卡槽6,卡槽6呈弧形槽体结构,卡槽6的表面设置有阻尼条7,阻尼条7设置有多组,多组阻尼条7呈等大小等距离分布,压紧板3的表面开设有拉杆孔9,拉杆孔9内设置有拉杆16,拉杆16呈“T”字形柱体结构,且拉杆16的一端穿过通孔15及压合板8的表面,拉杆16与压紧板3的表面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17;
[0026]移动槽11,开设于横担2的表面,移动槽11内设置有配合块12,配合块12表面设置有限位块13,且限位块13位于压合板8的表面,压合板8设于压紧板3的表面,配合块12呈方形板状结构,限位块13设置有两组,压合板8呈“T”字形板状结构,配合块12的表面开设有卡
块14,卡块14开设有两组,两组卡块14关于配合块12的中心对称分布,且卡块14位于移动槽11内;
[0027]电缆线桩18,设于横担2的表面,电缆线桩18的表面设置有电缆线10,电缆线10的一端位于卡槽6内,电缆线桩18设置有两组,两组电缆线桩18关于横担2的中心对称分布,当电缆线10放置在电缆线桩18的表面时,将压紧板3转动至其表面的卡槽6位于电缆线10的表面,此时,将配合块12向电缆线桩18方向移动,配合块12沿着移动槽11移动,直到限位块13位于压合板8的表面时即可,配合块12对压紧板3起到限位作用,并且,在限位块13快到压合板8处时,将压紧板3表面的拉杆16向远离压紧板3方向拉动直至限位块13移动至压合板8处时,将拉杆16松开即可,在支撑弹簧17的作用下,拉杆16穿过通孔15,即完成限位,并且在卡槽6表面设置的阻尼条7可以有效加强对电缆线10的固定。
[0028]工作原理:实际使用时,参照图1至图4所示,当电缆线10放置在电缆线桩18的表面时,将压紧板3转动至其表面的卡槽6位于电缆线10的表面,此时,将配合块12向电缆线桩18方向移动,配合块12沿着移动槽11移动,直到限位块13位于压合板8的表面时即可,配合块12对压紧板3起到限位作用,并且,在限位块13快到压合板8处时,将压紧板3表面的拉杆16向远离压紧板3方向拉动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终端钢管杆的四回路电缆下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终端钢管杆的四回路电缆下线结构包括:终端钢管杆(1),终端钢管杆(1)的表面设置有横担(2),横担(2)的表面设置有压紧板(3),压紧板(3)的表面开设有卡槽(6);移动槽(11),开设于横担(2)的表面,移动槽(11)内设置有配合块(12),配合块(12)表面设置有限位块(13),且限位块(13)位于压合板(8)的表面,压合板(8)设于压紧板(3)的表面;电缆线桩(18),设于横担(2)的表面,电缆线桩(18)的表面设置有电缆线(10),电缆线(10)的一端位于卡槽(6)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终端钢管杆的四回路电缆下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2)的表面设置有固定轴(4),压紧板(3)套设在固定轴(4)的表面,横担(2)设置有两组,两组横担(2)关于终端钢管杆(1)的中心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终端钢管杆的四回路电缆下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3)呈方形板状结构,压紧板(3)的表面设置有固定块(5),且固定块(5)设置有两组,两组固定块(5)关于压紧板(3)的中心对称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终端钢管杆的四回路电缆下线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梓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联能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