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iNiAlV四元合金细丝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693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TiNiAlV四元合金细丝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按照设计获得的四元合金元素原子百分比含量,加入各合金元素所对应的合金原料进行熔炼并获得铸锭;对所述铸锭进行锻造、轧制、扒皮处理,获得轧条坯料;对所述轧条坯料进行可控变形量的拉拔处理,获得合金细丝;对所述合金细丝进行低温在线去应力退火热处理,获得四元合金成品丝材。通过元素成分的合理配比,采用合金元素特殊的加入方式和丝材制备的特殊处理,达到了上下屈服平台值显著提高,柔韧度更好,残余应变减小的目的,进而实现了佩戴舒适度更好,产品稳定且使用寿命长的技术效果。的技术效果。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iNiAlV四元合金细丝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钛合金丝材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TiNiAlV四元合金细丝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运动体育穿戴产品的需求也逐渐提升,骨传导耳机便应用而生。钛镍形状记忆合金材料作为骨传导耳机主要的功能承载材料,其所具备的高弹性和抗低周疲劳寿命等参数显得尤为重要。
[0003]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4]现有的两元或三元钛镍合金,由于其常规的合金成分配比和制备工艺,获得的丝材在外力加载下上屈服平台值较低,材料的弹性性能较差;在相同应变条件下卸载后,材料的下屈服平台值较低,表现为材料柔韧度不够,另外卸载后的残余应变较大,从而导致产品不稳定、使用寿命短且佩戴舒适感差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iNiAlV四元合金细丝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两元或三元钛镍合金,由于其常规的合金成分配比和制备工艺,获得的丝材在外力加载下上屈服平台值较低,材料的弹性性能较差;在相同应变条件下卸载后,材料的下屈服平台值较低,表现为材料柔韧度不够,另外卸载后的残余应变较大,从而导致产品不稳定、使用寿命短且佩戴舒适感差等技术问题。通过元素成分的合理配比,采用合金元素特殊的加入方式和丝材制备的特殊处理,达到了上下屈服平台值显著提高,柔韧度更好,残余应变减小的目的,进而实现了佩戴舒适度更好,产品稳定且使用寿命长的技术效果。
[0006]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TiNiAlV四元合金细丝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为:按照设计获得的四元合金元素原子百分比含量,加入各合金元素所对应的合金原料进行熔炼并获得铸锭;对所述铸锭进行锻造、轧制、扒皮处理,获得轧条坯料;对所述轧条坯料进行可控变形量的拉拔处理,获得合金细丝;对所述合金细丝进行低温在线去应力退火热处理,获得四元合金成品丝材。
[0007]优选的,所述四元合金的元素原子百分比含量为Ti:48.5~51%、Ni:48~50%、Al:0.3

1%、V:0.3~0.5%。
[0008]优选的,Al元素加入方式为粒径范围在3~6mm的高纯3N铝豆。
[0009]优选的,V元素加入方式为粒径范围在1~6mm的铝钒85合金。
[0010]优选的,熔炼时加入的所述铝豆及铝钒85合金均采用纯钛薄膜形成合金包包裹。
[0011]优选的,将所述合金包采用机械手于第一次大功率加热块体融化5~10s后,加入坩埚,静置3~5s,然后再进行第二次加热搅拌,其中,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加热温度为1800~2000℃。
[0012]优选的,所述冷拉拨的温度为常温,具体范围为20~35℃。
[0013]优选的,所述冷拉拨设定为可控变形量的拉拔,其中,所述可控变形量范围为所述四元合金丝材成品前加工变形量的20~36%。
[0014]优选的,所述低温在线去应力退火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为400
±
20℃,成品丝材的行进速度为4~6m/min。
[0015]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iNiAlV四元合金细丝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按照设计获得的四元合金元素原子百分比含量,加入各合金元素所对应的合金原料进行熔炼并获得铸锭;对所述铸锭进行锻造、轧制、扒皮处理,获得轧条坯料;对所述轧条坯料进行可控变形量的拉拔处理,获得合金细丝;对所述合金细丝进行低温在线去应力退火热处理,获得四元合金成品丝材。用以解决现有的两元或三元钛镍合金,由于其常规的合金成分配比和制备工艺,获得的丝材在外力加载下上屈服平台值较低,材料的弹性性能较差;在相同应变条件下卸载后,材料的下屈服平台值较低,表现为材料柔韧度不够,另外卸载后的残余应变较大,从而导致产品不稳定、使用寿命短且佩戴舒适感差等技术问题。通过元素成分的合理配比,采用合金元素特殊的加入方式和丝材制备的特殊处理,达到了上下屈服平台值显著提高,柔韧度更好,残余应变减小的目的,进而实现了佩戴舒适度更好,产品稳定且使用寿命长的技术效果。
[0017]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TiNiAlV四元合金细丝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四元和二元合金在加载到同一应变后卸载获得的应力应变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iNiAlV四元合金细丝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两元或三元钛镍合金,由于其常规的合金成分配比和制备工艺,获得的丝材在外力加载下上屈服平台值较低,材料的弹性性能较差;在相同应变条件下卸载后,材料的下屈服平台值较低,表现为材料柔韧度不够,另外卸载后的残余应变较大,从而导致产品不稳定、使用寿命短且佩戴舒适感差等技术问题。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按照设计获得的四元合金元素原子百分比含量,加入各合金元素所对应的合金原料进行熔炼并获得铸锭;对所述铸锭进行锻造、轧制、扒皮处理,获得轧条坯料;对所述轧条坯料进行可控变形量的拉拔处理,获得合金细丝;对所述合金细丝进行低温在线去应力退火热处理,获得四元合金成品丝材。通过元素成分的合理配比,采用合金元素特殊的加入方式和丝材制备的特殊处理,达到了上下屈服平台
值显著提高,柔韧度更好,残余应变减小的目的,进而实现了佩戴舒适度更好,产品稳定且使用寿命长的技术效果。
[0022]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24]实施例一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TiNiAlV四元合金细丝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TiNiAlV四元合金细丝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26]步骤S110:获得四元合金的元素原子百分比含量;
[0027]进一步的,所述四元合金的元素原子百分比含量为Ti:48.5~51%、Ni:48~50%、Al:0.3

1%、V:0.3~0.5%。
[0028]步骤S120:根据所述四元合金的元素原子百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iNiAlV四元合金细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得四元合金的元素原子百分比含量;根据所述四元合金的元素原子百分比含量,获得合金原料;对所述合金原料进行熔炼之后倒入铸模中,获得铸锭;对所述铸锭进行锻造、轧制、扒皮处理,获得轧条坯料;对所述轧条坯料进行热拉拔和冷拉拔处理,获得合金细丝;对所述合金细丝进行低温在线去应力退火热处理,获得四元合金成品丝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元合金的元素原子百分比含量为Ti:48.5~51%、Ni:48~50%、Al:0.3

1%、V:0.3~0.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l元素加入方式为粒径范围在3~6mm的高纯3N铝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V元素加入方式为粒径范围在1~6mm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劭华李雷杜广来杜林于银旭符欣王剑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斯塔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