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表脉冲尾数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687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电表脉冲尾数处理方法,在掉电时将RAM中的A相、B相、C相电量脉冲尾数取出,先判断它的和是否超过一个脉冲了,如果没超过,那么总电量和分电量都没有电量的增加,那就不用补电量,同时不需要将A相、B相、C相电量脉冲尾数保存。如果超过一个脉冲了,就从EEPROM中取出之前脉冲尾数记录数,也就是脉冲尾数累计值进行累加后再做判断。判断是否需量补电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表各个相的脉冲尾数的累计值和总电量和分电量之间的差值实现补电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电能表频繁上下电导致电表电能丢失,计算更加准确。计算更加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表脉冲尾数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表系统中写脉冲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缓和电力供应矛盾,国家通过实施尖.峰、平、谷分时计费的政策来保证整个电网的平稳运行,以提高电网质量和整个社会的效益。在这种政策的背景下,智能电能表作为智能电网中电能计量的最基本工具,其计量准确度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智能电能表能够准确计量已成为智能电网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0003]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要求,智能电能表应对电表频繁的上下电的情况下对总电能量及分电能量分别进行累计、存储。电能表脉冲尾数在电表没有电池的情况下往往会丢失对总电能及分电能的脉冲尾数的存储,在重复许多次后往往会出现电表总的电量与分费率的电量出现差值。
[0004]电能表脉冲尾数的传统检测方法由人工完成,需反复进行参数设置、电能脉冲计数、电流通断、电量比对等工作,具有重复性操作多、耗时等特点,且具有测试准确度低等弊端。在目前的电表中对频繁的上下电时脉冲尾数的处理上,许多的表还都只是对完整一个脉冲计入到智能电表的EEPROM中,还是存在着电量丢失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电能表频繁上下电导致电表电能丢失的现象,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少电量丢失的电表尾数处理方法。
[0006]一种智能电表脉冲尾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掉电时取出RAM中电能表的A相、B相、C相电能的脉冲尾数并判断其是否走的正向,如果是正向,则脉冲尾数不变,如果走的是反向,则将该脉冲尾数
×


1),通过判断这三个数之和的绝对值是否大于1,如果小于1那么总电量和分电量都没有电量的增加,就不用补电量,如果大于1,则进入下一步;(2)在EEPROM中存储A相、B相、C相脉冲尾数记录数,判断这三个脉冲尾数之和是否为正数,如果三个数之和为正数,且大于1,则表示需要给电表电能补正向电量,如果三个数之和为负,且绝对值大于1,则表示需要给电表电能补反向电量;在EEPROM中存储2组A相、B相、C相脉冲尾数记录数,分别为三相尾数脉冲和为正的脉冲尾数记录数、三相尾数脉冲和为负的脉冲尾数记录数,从EEPROM中中取出相对应的一组记录数,将A相、B相、C相电量的脉冲尾数分别与其存储的脉冲尾数记录数进行累加,分别得出A相、B相、C相脉冲尾数记录数的累加值;(3)对着三个累加值分别取整,且计算这三个整数和,比较该整数和与电表总电能和分相电能之间的电能差值的整数部分的大小关系:如果整数和等于电能差值的整数部分,则分别对A相、B相、C相补电量,所补电量为
该相累加值的整数部分,并且将EEPROM中的脉冲尾数记录数置0;如果整数和大于电能差值的整数部分,则不能补电量且将当前累加值的整数部分清除,只保留小数部分,然后存储到EEPROM中成为新的脉冲尾数记录数,等下次继续累加;如果整数和小于电能差值的整数部分,则分别对A相、B相、C相补电量,所补电量为该相累加值的整数部分,且将累加值小数部分保留,然后存储到EEPROM中成为新的脉冲尾数记录数,等下次继续累加。
[0007]本专利技术在掉电时将RAM中的A相、B相、C相电量脉冲尾数取出,先判断它的和是否超过一个脉冲了,如果没超过,那么总电量和分电量都没有电量的增加,那就不用补电量,同时不需要将A相、B相、C相电量脉冲尾数保存。如果超过一个脉冲了,就从EEPROM中取出之前脉冲尾数记录数,也就是脉冲尾数累计值进行累加后再做判断。判断是否需量补电量。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电表各个相的脉冲尾数的累计值和总电量和分电量之间的差值实现补电量。
[0009]分析事件记录相关数据发现,使用此方法后总电量和分电量之间的差值一直保持在4个脉冲之内,同时改电量补的值也合理,不会对为上电的分相电量进行补电量,所采取的综合抗干扰措施能有效抑制EFT/B对多功能电能表的干扰,提升了电能表的抗干扰能力。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个相的脉冲尾数的累计值和总电量和分电量之间的差值来判断如何补电量,避免电能表频繁上下电导致电表电能丢失,计算更加准确。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一种智能电表脉冲尾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掉电时取出RAM中电能表的A相、B相、C相电能的脉冲尾数并判断其是否走的正向,如果是正向,则脉冲尾数不变,如果走的是反向,则将该脉冲尾数*(

1),通过判断这三个数之和的绝对值是否大于1,如果小于1,那么总电量和分电量都没有电量的增加,就不用补电量,无需任何操作,如果大于1,则进入下一步。
[0012](2)在EEPROM中存储A相、B相、C相脉冲尾数记录数,判断这三个脉冲尾数之和是否为正数,如果三个数之和为正数,且大于1,则表示需要给电表电能补正向电量,如果三个数之和为负,且绝对值大于1,则表示需要给电表电能补反向电量。在EEPROM中存储2组A相、B相、C相脉冲尾数记录数,分别为三相尾数脉冲和为正的脉冲尾数记录数、三相尾数脉冲和为负的脉冲尾数记录数,从EEPROM中中取出相对应的一组记录数,将A相、B相、C相电量的脉冲尾数分别与其存储的脉冲尾数记录数进行累加,分别得出A相、B相、C相脉冲尾数记录数的累加值。电表可能正向上下电或反向上下电,均需要补电量。
[0013](3)对着三个累加值分别取整,且计算这三个整数和,比较该整数和与电表总电能和分相电能之间的电能差值的整数部分的大小关系:如果整数和等于电能差值的整数部分,则分别对A相、B相、C相补电量,所补电量为该相累加值的整数部分,并且将所有关于脉冲尾数存储的值清理,即对EE中的脉冲尾数记录数置0。这一次补电量后,电表总电能与分相电能之和相等,所以将所有关于脉冲尾数存储的值直接清零。
[0014]如果整数和大于电能差值的整数部分,则不能补电量,且将当前累加值的整数部分清除,只保留小数部分,然后将小数部分存储于EE中成为新的脉冲尾数记录数等下次继
续累加。如果这一次补电量后,则电表总电能将小于分相电能之和,所以不能补电量,所以将当前累加值的整数部分清零。如果出现总电能小于分相电能的现象,就比较不合理。电表的有功脉冲数是按电表总电能走的,因此电表只补分相电能,不补总电能,防止出现电表总电能和电表有功脉冲数对不上的现象。
[0015]如果整数和小于电能差值的整数部分,则分别对A相、B相、C相补电量,所补电量为该相累加值的整数部分,且将累加值小数部分保留,然后将小数部分存储于EE中成为新的脉冲尾数记录数,等下次继续累加。整数和小于电能差值的整数部分,表示如果这一次补电量后,电表总电能将仍大于分相电能之和。所以需将小数部分保留,等下次进入继续累加直到电表总电能与分相电能之和之间相等。
[0016]本专利技术在掉电时将RAM中的A相、B相、C相电量脉冲尾数取出,先判断它的和是否超过一个脉冲了,如果没超过,那么总电量和分电量都没有电量的增加,那就不用补电量,同时不需要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表脉冲尾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掉电时取出RAM中电能表的A相、B相、C相电能的脉冲尾数并判断其是否走的正向,如果是正向,则脉冲尾数不变,如果走的是反向,则将该脉冲尾数
×


1),通过判断这三个数之和的绝对值是否大于1,如果小于1那么总电量和分电量都没有电量的增加,就不用补电量,如果大于1,则进入下一步;(2)判断这三个脉冲尾数之和是否为正数,如果三个数之和为正数,且大于1,则表示需要给电表电能补正向电量,如果三个数之和为负,且绝对值大于1,则表示需要给电表电能补反向电量;在EEPROM中存储2组A相、B相、C相脉冲尾数记录数,分别为三相尾数脉冲和为正的脉冲尾数记录数、三相尾数脉冲和为负的脉冲尾数记录数,从EEPROM中中取出相对应的一组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卫平章恩友姚晓峰金波刘灿金宇周斌李海江曹小松毛伟李家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迦南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