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切开试堵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678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管切开试堵管装置,其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周侧设有呈倒圆台状的密封防滑层,所述管体顶部设有可调节的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包括连接套、第一塞体和第二塞体,所述连接套呈筒状,与管体顶部适配,所述第一塞体通过第一连接带与连接套连接,所述第一塞体一侧设置有与连接套适配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呈环形,所述第一塞体上与第一凸起对应位置开设有通道,所述第二塞体通过第二连接带与第一塞体连接,第二塞体一侧设置有与通道适配的第二凸起,所述密封防滑层、连接套、第一连接带、第一塞体、第一凸起、第二连接带、第二凸起、第二塞体均采用硅胶材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统一标准制作,固定效果好,使用灵活。使用灵活。使用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切开试堵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气管切开试堵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和硅胶套管,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常见手术。
[0003]在治疗恢复过程中,会对套管进行试堵管,传统的堵管方式是直接在管口处放入塞子,该方式会因为患者咳嗽等原因,发生脱落,并且只能进行全堵,不利于病人逐步恢复,在临床使用中包括多种型号的套管,该方式也不能统一标准,使用起来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避能够避免脱落,密封效果好,且便于调节堵管大小,能够统一标准,适用于不同型号套管的气管切开试堵管装置,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传统的堵管方式是直接在管口处放入塞子,该方式会因为患者咳嗽等原因,发生脱落,并且只能进行全堵,不利于病人逐步恢复,在临床使用中包括多种型号的套管,该方式也不能统一标准,使用起来较为不便。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管切开试堵管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周侧设有呈倒圆台状的密封防滑层,所述管体顶部设有可调节的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包括连接套、第一塞体和第二塞体,所述连接套呈筒状,与管体顶部适配,所述第一塞体通过第一连接带与连接套连接,所述第一塞体一侧设置有与连接套适配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呈环形,所述第一塞体上与第一凸起对应位置开设有通道,所述第二塞体通过第二连接带与第一塞体连接,第二塞体一侧设置有与通道适配的第二凸起,所述密封防滑层、连接套、第一连接带、第一塞体、第一凸起、第二连接带、第二凸起、第二塞体均采用硅胶材质。
[0006]优选的,所述管体底部延伸出密封防滑层并设置有密封圈,顶部延伸出密封防滑层并设置密封圈。
[0007]优选的,所述管体采用金属材质。
[0008]优选的,所述管体内径为3mm。
[0009]优选的,所述密封防滑层顶部直径为12mm。
[0010]优选的,所述通道内径为管体内径的一半。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在使用时,可直接通过密封防滑层将管体插放到不同型号套管的管口,将管体周侧与管口密封,且密封防滑层受到一定压力,不易滑出脱落,在全堵时将第一塞体塞入到管体的管口,将第二塞体塞入到通道内即可,在进行半堵时将只第一塞体塞入到管体的管口即可;本技术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套管,便于统一标准制作,且固定效果好,能够灵活调节堵管大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密封防滑层、2.管体、3.连接套、4.第一连接带、5.第一塞体、6.通道、7.第一凸起、8.第二连接带、9.第二凸起、10.第二塞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所示,一种气管切开试堵管装置,包括管体2,所述管体2周侧密封设有呈倒圆台状的密封防滑层1,所述管体2顶部设有可调节的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包括连接套3、第一塞体5和第二塞体10,所述连接套3呈筒状,与管体2顶部适配,并密封套在管体2顶部,所述第一塞体5通过第一连接带4与连接套3连接,所述第一塞体5一侧设置有与连接套3适配的第一凸起7,所述第一凸起7呈环形,所述第一塞体5上与第一凸起7对应位置开设有通道6,所述第二塞体10通过第二连接带8与第一塞体5连接,第二塞体10一侧设置有与通道6适配的第二凸起9,所述密封防滑层1、连接套3、第一连接带4、第一塞体5、第一凸起7、第二连接带8、第二凸起9、第二塞体10均采用硅胶材质。
[0015]具体使用时,将密封防滑层1塞入到套管的管口处,对于不同型号的套管,塞入的深度不同,塞入时密封防滑层1受到一定压力,与套管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实现管体2的位置固定,在进行全堵的时候,将第一塞体5通过第一凸起7塞入到连接套3内,由于材质都为硅胶,具有一定形变性,则塞入时第一凸起发生一定形变,摩擦力变大,保证塞入时,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不会脱落,同理将第二塞体10通过第二凸起9塞入到通道6内,最终实现管体2顶部的全堵,实现套管的全堵;在需要进行半堵的时候,仅将第一塞体5通过第一凸起7塞入到连接套3内即可,通过通道6进行通气。
[0016]本技术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套管,便于统一标准制作,且固定效果好,能够灵活调节堵管大小。
[0017]优选的,所述管体2底部延伸出密封防滑层1并设置有密封圈顶部延伸出密封防滑层1并设置密封圈,生产制作时在密封防滑层1上开孔放入管体2,并在两端通过密封圈密封即可,便于生产制作。
[0018]优选的,所述管体2采用金属材质,内壁光滑,便于清理。
[0019]优选的,所述管体2内径为3mm,所述密封防滑层1顶部直径为12mm,所述通道6内径为管体2内径的一半,规格适中,能够满足现有临床上的使用要求。
[0020]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切开试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2),所述管体(2)周侧设有呈倒圆台状的密封防滑层(1),所述管体(2)顶部设有可调节的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包括连接套(3)、第一塞体(5)和第二塞体(10),所述连接套(3)呈筒状,与管体(2)顶部适配,所述第一塞体(5)通过第一连接带(4)与连接套(3)连接,所述第一塞体(5)一侧设置有与连接套(3)适配的第一凸起(7),所述第一凸起(7)呈环形,所述第一塞体(5)上与第一凸起(7)对应位置开设有通道(6),所述第二塞体(10)通过第二连接带(8)与第一塞体(5)连接,第二塞体(10)一侧设置有与通道(6)适配的第二凸起(9),所述密封防滑层(1)、连接套(3)、第一连接带(4)、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玮秦
申请(专利权)人: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