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边框架重力自锁升降平台,包括绝缘平台,绝缘平台一侧设置有数个侧边框架,侧边框架上设置有沿着电线杆保持直线爬升运动的夹持机构和爬升滚轴机构;夹持机构设置于侧边框架之间,包括数个涨紧轮;爬升滚轴机构包括数个驱动滚轮、伺服电机和驱动齿轮组,伺服电机安装于侧边框架内侧,驱动齿轮组安装于侧边框架外侧,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穿过侧边框架驱动驱动齿轮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锁定时不使用独立的自锁设备,利用人体重量结合多组驱动滚轮固有的自锁特性实现锁定,升降平台通过对伺服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实现爬升和下降功能。功能。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边框架重力自锁升降平台
[0001]本技术属于电网施工辅助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单边框架重力自锁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网不停电检修技术是在保证用电客户正常用电情况下实现对设备维护、故障检修,作业灵活具有效率高、避免繁琐危险的开关操作、验电接地等辅助配合作业流程,有效降低人员危险率和工作量,最大程度保证用电客户的用电连续性和可靠性,对一些新建工程的带电接入其经济效益更加显著,从根本上改变停电检修模式的弊端,不停电施工替代传统的停电检修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
[0003]不停电作业施工一般采用中间电位作业法和绝缘杆距离作业法,所有作业形式都必须通过绝缘工具和绝缘装备将作业人员输送到带电设备环境中去实现带电操作。而输送装备根据地理环境和实际应用需求,一般有绝缘斗臂车、绝缘平台、绝缘抱杆、蹬杆脚扣等几种方式。其中绝缘斗臂车具有高绝缘、应用灵活效率高的优势,通过绝缘臂可以良好实现不通电压等级的主绝缘保护,各种伸缩、回转、升降功能是高效率的根本,不足之处对实用环境、交通道路要求比较高,广大农村和交通困难地区及特殊环境下无法满足实用要求;特殊地形下的不停电作业需求,采用传统的地电位蹬杆、绝缘平台、绝缘抱杆作业也是一种有效的作业手段,可以解决绝缘斗臂车无法应用时实现中间电位作业人人员对带电体实施近距离操作,因为各自的特点也存在诸多不足:地电位绝缘杆作业法实施过程中,作业人员采用脚扣蹬杆作业,电线杆上选择合适站位,借助绝缘杆实施绝缘防护和安装操作,存在人员施工强度大,施工不灵活,作业舒适性差,主绝缘主要依赖于绝缘杆,施工人员与带电体的保护主要依赖于空气距离的保证,安全防护不如绝缘车作业法高效。传统绝缘平台体积庞大且笨重,需要人员徒手高空安装。应用过程中升降、回转调节难度大,作业实施中稳定性不好,这些都是传统平台的短板。综上而述,不停电作业效率高低、安全程度主要依赖于绝缘装备和严格的标准化作业和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边框架重力自锁升降平台,多组交叉式的摩擦滚轮结构利用施工人员自重和重物重量提供足够大的压力,并采用涨紧弹簧和左、右涨紧轮固定装置保证驱动稳定性和足够驱动摩擦接触面,V型驱动滚轮实现与电线杆接触表面积的最大化,为载人平台提供良好的驱动摩擦力。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边框架重力自锁升降平台,包括绝缘平台,绝缘平台一侧设置有数个侧边框架,侧边框架上设置有横向自由伸缩的夹持机构和爬升滚轴机构;夹持机构设置于侧边框架之间,包括数个横向自由伸缩的涨紧轮;爬升滚轴机构包括数个驱动滚轮、伺服电机和驱动齿轮组,驱动滚轮设置于侧边框架之间,伺服电机安装于侧边框架内侧,驱动齿轮组安装于侧边框架外侧,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穿
过侧边框架驱动驱动齿轮组。
[0006]进一步地,驱动滚轮采用V型结构,增大与电线杆的接触面积。
[0007]进一步地,侧边框架之间穿设有数根横轴,每根横轴中间位置外侧套设有驱动滚轮;驱动滚轮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套设于横轴可移动的涨紧轮,涨紧轮内部设置有涨紧弹簧。涨紧轮在弹簧作用下产生径向运动,实现涨紧轮表面与电线杆表面良好接触,最终在四组涨紧轮和驱动滚轮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平台沿着电线杆直线方向垂直爬升和下降。
[0008]进一步地,驱动齿轮组包括第一输出齿轮、第二输出齿轮、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同轴设置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分别固定安装于两根横轴靠近伺服电机一侧的端部;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一驱动齿轮啮合,第二输出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通过主传动链连接。
[0009]进一步地,数个横轴在远离伺服电机的另一端设置有数个副驱动齿轮,副驱动齿轮之间通过副传动链连接。
[0010]进一步地,绝缘平台四周设置有护栏。
[0011]进一步地,位于同一侧的侧边框架之间通过加强筋固定。
[0012]进一步地,侧边框架内侧设置有遥控接收器,遥控接收器与伺服电机电性连接。
[0013]进一步地,侧边框架内侧设置有电源,电源与伺服电机电性连接。
[0014]进一步地,侧边框架开设有缺口,缺口处连接设置有侧面轴杆。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设备锁定时不使用独立的自锁设备,降低安装工艺,减少设备重量;2)本设备在爬升变径电线杆时稳定上升,整个过程不产生偏移现象;3)本减少爬升设备的体积,便于安设。
[0016]为更清楚说明本技术的功能特性以及结构参数,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附图标记为:绝缘平台1,侧边框架2,驱动滚轮3,涨紧轮4,伺服电机5,第一输出齿轮6,第二输出齿轮7,第一驱动齿轮8,第二驱动齿轮9,主传动链10,副传动链11,护栏12,加强筋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
‑
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平台1一侧设置有四个侧边框架2,侧边框架2上设置有横向自由伸缩的夹持机构和爬升滚轴机构;夹持机构设置于侧边框架2之间,包括八个涨紧轮4;爬升滚轴机构包括四个驱动滚轮3、一个伺服电机5和驱动齿轮组,伺服电机5安装于侧边框架2内侧,驱动齿轮组安装于侧边框架2外侧,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穿过侧边框架2驱动驱动齿轮组。绝缘平台1四周设置有护栏12,位于同一侧的侧边框架2之间通过加强筋13固定。
[0025]侧边框架2之间穿设有四根横轴,每根横轴中间位置外侧套设有一个驱动滚轮3;驱动滚轮3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套设于横轴的涨紧轮4,涨紧轮4内部设置有涨紧弹簧。驱动齿轮组包括第一输出齿轮6、第二输出齿轮7、第一驱动齿轮8和第二驱动齿轮9;第一输出齿轮6和第二输出齿轮7同轴设置于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第一驱动齿轮8和第二驱动齿轮9分别连接于两根横轴靠近伺服电机5一侧的端部;第一输出齿轮6和第一驱动齿轮8啮合,第二输出齿轮7和第二驱动齿轮9通过主传动链10连接。四个横轴在远离伺服电机5的另一端设置有四个副驱动齿轮,副驱动齿轮之间通过副传动链11连接,通过副驱动齿轮和副传动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边框架重力自锁升降平台,包括绝缘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平台(1)一侧设置有数个侧边框架(2),所述侧边框架(2)上设置有横向自由伸缩的夹持机构和爬升滚轴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侧边框架(2)之间,包括数个横向自由伸缩的涨紧轮(4);所述爬升滚轴机构包括数个驱动滚轮(3)、伺服电机(5)和驱动齿轮组,所述驱动滚轮(3)设置于侧边框架(2)之间,所述伺服电机(5)安装于侧边框架(2)内侧,所述驱动齿轮组安装于侧边框架(2)外侧,所述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穿过侧边框架(2)驱动所述驱动齿轮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边框架重力自锁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滚轮(3)采用V型结构,增大与电线杆的接触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单边框架重力自锁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框架(2)之间穿设有数根横轴,每根横轴中间位置外侧套设有驱动滚轮(3);所述驱动滚轮(3)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套设于横轴可移动的涨紧轮(4),所述涨紧轮(4)内部设置有涨紧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边框架重力自锁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组包括第一输出齿轮(6)、第二输出齿轮(7)、第一驱动齿轮(8)和第二驱动齿轮(9);所述第一输出齿轮(6)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祥,韩遇春,王学松,骆骁,刘宇飞,陈冉,顾炎,朱燕飞,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