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式电动床框架及电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649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式电动床框架及电动床,它包括背部框架和腿部框架,腿部框架间隙配合在容纳空间内,且腿部框架可相对于背部框架移动,以使腿部框架处于展开状态或缩回状态,展开状态时,腿部框架向外滑出容纳空间,缩回状态时,腿部框架向内缩回容纳空间;两个连杆,分别设置在腿部框架第一端的两侧,且两个连杆的第一端分别与腿部框架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两个连杆的第二端分别与两根背部支撑杆的滑槽内的滑轮连接。该可折叠式电动床框架及电动床使靠背框架和腿部框架展开或折叠时,操作简单、省力。省力。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式电动床框架及电动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具设备
,具体讲的是一种可折叠式电动床框架及电动床。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动床得到广泛应用。现有技术的电动床其结构包括床框架、床腿及连接在床框架上的靠背支架和腿部支架,靠背支架的一端与腿部支架铰接,且靠背支架与床框架之间连接有可驱动靠背支架转动的驱动电机;该电动床可调节用户的睡姿、躺、坐等姿势,缓解疲劳,因此深受用户的喜爱。现有技术的电动床为了便于与用户家中普通床进行配合使用,其电动床框架一般是独立配置的,也即用户只需要购买电动床框架,然后将电动床框架放置在普通床的床架上即可使普通床变成电动床使用。
[0003]为了缩小电动床框架的包装体积、节约包装成本,现有技术的电动床框架一般设置成折叠式的、分体式或抽拉式的。折叠式的床框架一般是对折设置,也即使床框架的靠背框架和腿部框架以转动的方式连接,在出厂包装时将二者折叠起来,使用时再将二者转动打开,如公开号为CN110123069A、名称为一种机械翻转折叠式陪护床的专利申请,其公开的结构中左侧板和右侧板均通过连杆与中幅板可转动连接;其虽然能节约包装体积、用户购买后使用时无需组装,但是用户在翻转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左侧板和右侧板均需要翻转180度,由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一般是钢制,重量较重,因此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气,而对于老年人或力气小的女士则就很难完成折叠或展开的操作。而分体式的电动床框架的靠背框架和腿部框架在使用时通过工具和连接件进行组装拼合,其需要连接的螺丝较多导致组装比较麻烦,用户体验感较差。而抽拉式的床框架,如公开号为CN112914296A、名称为一种可折叠床的专利申请,其第二活动框架插入到第一框中,可相对第一框做长度方向的伸缩运动,该折叠床的床框架在使用时可将第二活动框架拉出以延长床框架的长度,但该第二活动框架与第一框内孔的配合比较严密,二者之间摩擦力较大,第二活动框架的拉出或缩回也比较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使靠背框架和腿部框架展开或折叠时,操作简单、省力的可折叠式电动床框架。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可折叠式电动床框架:它包括
[0006]背部框架,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背部支撑杆,且两根背部支撑杆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两根背部支撑杆的内侧壁上均设有沿背部支撑杆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的滑槽内间隙配合有可沿滑槽长度方向滑动的滑轮;
[0007]腿部框架,间隙配合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腿部框架可相对于背部框架移动,以使腿部框架处于展开状态或缩回状态,展开状态时,所述腿部框架向外滑出所述容纳空间,缩回状态时,所述腿部框架向内缩回所述容纳空间;
[0008]两个连杆,分别设置在腿部框架第一端的两侧,且两个连杆的第一端分别与腿部框架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两个连杆的第二端分别与两根背部支撑杆的滑槽内的滑轮连接;
[0009]在腿部框架展开时,向上抬起腿部框架的第一端且使腿部框架的第二端着地,向外驱动腿部框架滑出所述容纳空间,使腿部框架处于展开状态;在腿部框架缩回时,再次向上抬起腿部框架的第一端且使腿部框架的第二端着地,向内驱动腿部框架缩回所述容纳空间,使腿部框架处于缩回状态。
[0010]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一种可折叠式电动床框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可折叠式电动床框架在腿部框架展开时,向上抬起腿部框架的第一端且使腿部框架的第二端着地,向外推动腿部框架,使腿部框架滑出所述容纳空间,此时腿部框架处于展开状态;在腿部框架缩回时,再次向上抬起腿部框架的第一端且使腿部框架的第二端着地,向内驱动腿部框架缩回所述容纳空间,使腿部框架处于缩回状态。腿部框架的第一端通过两个连杆与背部支撑杆滑槽内的滑轮连接,再加上腿部框架相对于背部框架展开或缩回的滑动时,只有腿部框架的第二端着地,因此腿部框架移动的摩擦力较小,使腿部框架的展开或缩回比较省力;另外,腿部框架第一端两个连杆的设置,在向上抬起腿部框架的第一端时,对腿部框架第一端抬起的高度起到限制作用,方便用户的抬起操作,而且两个连杆的设置使腿部框架和背部框架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再者,腿部框架处于缩回状态时位于背部框架的两根背部支撑杆之间形成的容纳空间内,这样使电动床框架的整体厚度更小,从而节约包装体积,节省包装成本。
[0011]作为优选,所述腿部框架的第二端连接有滚轮,在腿部框架展开或缩回且向上抬起腿部框架的第一端时,可使所述滚轮着地。这样设置,在腿部框架的展开或缩回的滑动时,腿部框架第二端的滚轮的设置,进一步减小腿部框架第二端与地面或床架接触的摩擦力,从而使腿部框架的滑动更加省力、流畅,对于老年人或力气小的女士则很轻易完成腿部框架的折叠或展开的操作。
[0012]作为优选,所述滑槽内且靠近滑槽第一端处设有向滑槽内凸出的第一限位凸起,且第一限位凸起与滑槽第一端端面之间形成供滑轮容置的第一限位部;所述滑槽内且靠近滑槽第二端处设有向滑槽内凸出的第二限位凸起,且第二限位凸起与滑槽第二端端面之间形成供滑轮容置的第二限位部;当腿部框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的滑轮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内,且当腿部框架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的滑轮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内。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的设置,使腿部框架处于展开状态或缩回状态时,均可对滑轮的运动起到限制作用,避免意外用力使腿部框架移动,从而使电动床框架的结构稳定性好。
[0013]作为优选,所述腿部框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腿部支撑杆,所述两个连杆分别位于两根腿部支撑杆的外侧,且两个连杆的第一端分别与两根腿部支撑杆的第一端外侧壁铰接;所述两根腿部支撑杆的第一端底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两根腿部支撑杆的第二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的滚轮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均向外伸出腿部支撑杆的外侧壁并形成抵靠部,在腿部框架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的抵靠部与背部支撑杆的第二端端面相抵。该第二连接杆两端伸出腿部支撑杆外侧的部分形成的抵靠部在腿部框架处于缩回状态时,可与背部支撑杆的第二端端面相抵,这样在腿部框架缩回时避免用力过大而损坏滑轮。
[0014]作为优选,所述两根背部支撑杆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三连接杆,两根背部支撑杆第二端的底部连接有第四连接杆,第四连接杆至少有一部分沿背部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向外伸出背部支撑杆第二端端面且使第四连接杆顶部与背部支撑杆第二端端面之间形成供第二连接杆容置的容置台阶,在腿部框架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的第二连接杆容置在所述容置台阶上且两根腿部支撑杆的顶部与背部支撑杆的顶部相平齐。第四连接杆的伸出部分与背部支撑杆第二端端面之间形成的容置台阶,可在腿部框架处于缩回状态时容纳腿部框架的第二连接杆,从而使电动床框架在缩回或折叠状态时,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
[0015]作为优选,在腿部框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两根腿部支撑杆第一端的第一连接杆位于两根背部支撑杆第二端的第四连接杆的外侧,且第一连接杆靠近背部框架的一侧与第四连接杆远离背部框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式电动床框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背部框架,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背部支撑杆,且两根背部支撑杆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两根背部支撑杆的内侧壁上均设有沿背部支撑杆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的滑槽内间隙配合有可沿滑槽长度方向滑动的滑轮;腿部框架,间隙配合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腿部框架可相对于背部框架移动,以使腿部框架处于展开状态或缩回状态,展开状态时,所述腿部框架向外滑出所述容纳空间,缩回状态时,所述腿部框架向内缩回所述容纳空间;两个连杆,分别设置在腿部框架第一端的两侧,且两个连杆的第一端分别与腿部框架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两个连杆的第二端分别与两根背部支撑杆的滑槽内的滑轮连接;在腿部框架展开时,向上抬起腿部框架的第一端且使腿部框架的第二端着地,向外驱动腿部框架滑出所述容纳空间,使腿部框架处于展开状态;在腿部框架缩回时,再次向上抬起腿部框架的第一端且使腿部框架的第二端着地,向内驱动腿部框架缩回所述容纳空间,使腿部框架处于缩回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电动床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框架的第二端连接有滚轮,在腿部框架展开或缩回且向上抬起腿部框架的第一端时,可使所述滚轮着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电动床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内且靠近滑槽第一端处设有向滑槽内凸出的第一限位凸起,且第一限位凸起与滑槽第一端端面之间形成供滑轮容置的第一限位部;所述滑槽内且靠近滑槽第二端处设有向滑槽内凸出的第二限位凸起,且第二限位凸起与滑槽第二端端面之间形成供滑轮容置的第二限位部;当腿部框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的滑轮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内,且当腿部框架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的滑轮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电动床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框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腿部支撑杆,所述两个连杆分别位于两根腿部支撑杆的外侧,且两个连杆的第一端分别与两根腿部支撑杆的第一端外侧壁铰接;所述两根腿部支撑杆的第一端底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两根腿部支撑杆的第二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的滚轮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均向外伸出腿部支撑杆的外侧壁并形成抵靠部,在腿部框架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的抵靠部与背部支撑杆的第二端端面相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电动床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背部支撑杆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三连接杆,两根背部支撑杆第二端的底部连接有第四连接杆,第四连接杆至少有一部分沿背部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向外伸出背部支撑杆第二端端面且使第四连接杆顶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乐宏胡蒙旭寇敏宇
申请(专利权)人: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