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VOC、高渗透不饱和浸渍绝缘树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645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VOC、高渗透不饱和浸渍绝缘树脂,属于浸渍绝缘树脂技术领域。该浸渍绝缘树脂的制备原料组成:均苯四甲酸酐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VOC、高渗透不饱和浸渍绝缘树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浸渍绝缘树脂
,具体涉及一种低VOC、高渗透不饱和浸渍绝缘树脂。

技术介绍

[0002]浸渍绝缘树脂是电气产品绕组绝缘三大主要绝缘材料之一,通过浸渍工序绝缘树脂渗透,填充到线固、线槽或其他绝缘物的空隙和气孔中,经过固化将线圈导线粘结为绝缘整体,并在其表面形成连续的绝缘层,提高介电性能、力学性能、导热性能和防护性能。
[0003]目前,国内市场上高压电机绝缘结构主要采用非环氧酸酐的体系。应用比较成功的有两大系列产品:一种是环氧酯

苯乙烯系列;另一种是聚酯亚胺

苯乙烯系列。环氧酯

苯乙烯系利产品具有粘度低、渗透性好、储存稳定、电气性能优异等优点,但存在挥发分高、固化温度高、时间长、能耗大、效率低等缺点;聚酯亚胺

苯乙烯系列产品具有耐热性好、固化时间相对较短、储存稳定、机械性能好等优点,但也存在电气性能裕度少、耐水性稍差等缺点。
[0004]另外,世界性的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和法案大力鼓励发展环保新能源,并积极推广各种新型节能技术以实现降耗减排。
[0005]人们在大力推广这些新技术时,往往忽略了其设备的制造及安装建设过程中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非清洁问题,即产生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以电机制造为例,其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会使用绝缘浸渍漆进行电气绝缘处理,这些浸渍漆中一般都含有一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在真空浸渍和加热固化等反应过程中易使低分子有机物挥发脱出,造成了一定的生态环境污染,并损害操作工人及周边居民的健康。
[0006]在全世界倡导环保的大环境下,市面上使用的油性浸渍绝缘树脂含有大量(70

80%)的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不能满足环保要求,而国家大力倡导的水性绝缘浸渍树脂(含有(10

30%)酒精、EB等)是不能满足高性能电机的性能要求的,在以上前提下本专利技术开发了低VOC的不饱和浸渍绝缘树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VOC、高渗透不饱和浸渍绝缘树脂,其为超支化的树脂,在配以特定稀释剂后,可得到VOC小于40g/L的产品,在满足国家环保,VOC排放要求的前提下,同时满足高性能电机的性能要求。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低VOC、高渗透不饱和浸渍绝缘树脂,按重量百分比计,该浸渍绝缘树脂的制备原料组成如下:
[0010][0011]按重量百分比计,该浸渍绝缘树脂的制备原料组优选成如下:
[0012][0013]按重量百分比计,该浸渍绝缘树脂的制备原料组成更优选如下:
[0014][0015][0016]所述促进剂为稀土催干剂或环烷酸金属盐类,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或过氧化二苯甲酰BPO。
[0017]该浸渍绝缘树脂的挥发份≤0.45%,VOC≤40g/L。
[0018]所述低VOC、高渗透不饱和浸渍绝缘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1)不饱和树脂的合成:在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后,依次按比例投入均苯四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亚胺醇和赛克,混合均匀后升温至160

175℃,进行酯化反应,然后逐渐升高温度,最后温度保持在200

210℃内,进行保温反应,直至酸值达标;
[0020](2)将步骤(1)保温反应后降温至130℃以下,再按比例加入甲基丙二酸二甲酯、促进剂和引发剂,混合均匀后进行灌装,即得到所述低VOC、高渗透不饱和浸渍绝缘树脂。
[0021]步骤(1)中,酯化反应时间为8

10小时,保温反应时间为2

3小时,酸值需要达到
25mgKOH/g。
[0022]本专利技术浸渍绝缘树脂的设计机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0023]本专利技术规定比例的均苯四甲酸酐能够降低不饱和树脂的粘度以及调节不饱和双键的密度,顺丁烯二酸酐则提供不饱和聚酯交联点;10%左右的亚胺醇用于控制不饱和聚酯主链及时封端、以及控制不饱和树脂分子量和提高耐热性能。适量的赛克用于降低不饱和聚酯的粘度,增加树脂的耐热指数;添加的甲基丙二酸二甲酯用于调节不饱和聚酯的粘度及将不饱和聚酯分子交联成网状结构,适量的促进剂与引发剂并用,促进反应速率,以及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引发不饱和聚酯交联固化。
[0024]本专利技术合成超低粘度、耐高温的不饱和树脂后,添加特定量的甲基丙二酸二甲酯、促进剂和引发剂,降低了产品粘度以及降低了产品的挥发。
[0025]本专利技术通过超支化树脂的合成制备低粘度、高性能的不饱和树脂,添加适量的丙烯酸类稀释剂就能降低到适用的粘度,并保证了油性漆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但实例仅为对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做进一步阐述,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
[0027]以下实施例中所用促进剂采用环烷酸钴,所用引发剂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
[0028]实施例1:
[0029]本实施例浸渍绝缘树脂的制备原料组成如下(wt.%):
[0030][0031]浸渍绝缘树脂的制备过程如下:
[0032](1)不饱和树脂的合成:在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后,依次按比例投入均苯四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亚胺醇和赛克,混合均匀后升温至165℃,进行酯化反应8.5小时;然后逐渐升温至205℃,进行保温反应,保温反应时间为2.5小时至酸值达标(酸值达到25mgKOH/g);
[0033](2)将步骤(1)保温反应后降温至120℃,再按比例加入甲基丙二酸二甲酯、促进剂和引发剂,混合均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即得到不饱和浸渍绝缘树脂。
[0034]实施例2:
[0035]本实施例浸渍绝缘树脂的制备原料组成如下(wt.%):
[0036][0037]浸渍绝缘树脂的制备过程如下:
[0038](1)不饱和树脂的合成:在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后,依次按比例投入均苯四甲酸酐、顺丁烯二酸酐、亚胺醇和赛克,混合均匀后升温至170℃,进行酯化反应,酯化反应9小时后逐渐升温至210℃,进行保温反应,保温反应时间为2.5小时,酸值达到25mgKOH/g;
[0039](2)将步骤(1)保温反应后降温至120℃,再按比例加入甲基丙二酸二甲酯、促进剂和引发剂,混合均匀并降至室温后进行灌装,即得到不饱和浸渍绝缘树脂。
[0040]对上述实施例1

2制备的浸渍绝缘树脂进行性能测试:
[0041]1)粘度:12MPa
·
s
±
2(4号粘度计,23℃
±
1℃),具有良好渗透性,可常温浸渍高压电机。
[0042]2)胶凝时间:≤5min(10g树脂,试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VOC、高渗透不饱和浸渍绝缘树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该浸渍绝缘树脂的制备原料组成如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VOC、高渗透不饱和浸渍绝缘树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该浸渍绝缘树脂的制备原料组成如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VOC、高渗透不饱和浸渍绝缘树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该浸渍绝缘树脂的制备原料组成如下: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低VOC、高渗透不饱和浸渍绝缘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为稀土催干剂或环烷酸金属盐类,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DCP或过氧化二苯甲酰BPO。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低VOC、高渗透不饱和浸渍绝缘树脂,其特征在于:该浸渍绝缘树脂的挥发份≤0.45%,VOC≤40g/L。
6.根据权利要求1

3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民程况学朱家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祺阳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