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系统及滑板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631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系统及滑板车,其中转向系统包括滑轮、底座和转向机构;滑轮通过转轴连接于底座上;底座的前端设置有容纳腔以及顶端设置有中心孔;转向机构包括调整组件、弹性件、保持件和固定组件;弹性件的头端固定于调整组件,弹性件的尾端套设于保持件并与保持件的端部连接。当调整组件驱动固定组件上下左右移动时,固定组件进而驱动滑轮转动方向,并且弹性件的自身弹性可以驱动转向机构在自然状态时复位,从而提高滑板车在转动方向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采用弹性件、保持件和调整组件的组合连接,使得转向系统的组装结构更加便捷简单,有利于转向系统及滑板车制造成本的降低。本的降低。本的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系统及滑板车


[0001]本技术涉及滑板车
,特别涉及一种转向系统及滑板车。

技术介绍

[0002]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部分将滑板车作为便携交通工具或者运动器材进行使用,作为一种集生活交通、锻炼娱乐一体功能的滑板车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因此滑板车转动方向的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然而目前现有的滑板车的结构存在以下缺陷:滑板车转动方向后需要手动复位,操作上安全性不高;另外现有滑板车的转向结构都是采用扭簧或者弹簧实现,但是滑板车的转动方向幅度有限,而且所采用的结构容易变形,不方便使用;并且采用此转向结构的滑板车结构复杂,导致滑板车的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系统及滑板车。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向系统,包括滑轮、底座和转向机构;滑轮设置有转轴并通过转轴与底座形成转动连接;底座的前端设置有容纳容纳腔以及顶端设置有中心孔;转向机构包括固定组件、调整组件、弹性件和保持件;固定组件的中心设置有固定座以及两端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座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滑轮通过固定孔与固定组件固定连接;固定组件设置于底座的底端并与容纳腔接触;调整组件贯穿于容纳腔,如此设置的调整组件可在容纳腔内移动,从而驱动转向结构转动方向,调整组件设置有中枢部件、螺钉和螺母;中枢部件设置有第二通孔和两侧延伸的柱杆;螺钉贯穿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与螺母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可将调整组件与固定组件固定连接起来,从而调整组件的移动可驱动固定组件,进而驱动滑动转动方向;弹性件的头端套设于柱杆的外表面,弹性件的尾端套设于保持件的外表面并与保持件的端部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可将弹性件分别与保持件和调整组件固定连接。
[0005]优选地,调整组件还设置有中枢盖,中枢盖的两端设置有定位孔以及中心设置有第三通孔,螺钉穿设于第三通孔。
[0006]优选地,弹性件的头端末端设置有高于弹性件表面的凸起,凸起贯穿于定位孔,如此设置可便捷地将弹性件的头端固定连接于调整组件。
[0007]优选地,中枢部件为圆柱形结构,如此设置可以使得中枢部件与弹性件均为圆柱形结构,从而便于弹性件随着调整组件移动;中枢盖为匹配中枢部件的圆弧结构。
[0008]优选地,固定座设置有容纳中枢部件与弹性件的容纳槽,容纳槽为匹配中枢部件与弹性件的圆弧结构,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弹性件在容纳槽内拉伸或压缩,同时可以减少弹性件的变形。
[0009]优选地,容纳腔为U形圆弧结构,如此设置可以使得调整组件沿着容纳腔呈弧形移动,达到调整组件转变转向系统方向的效果。
[0010]优选地,底座与保持件一体成型,可确保转向机构与底座之间的稳定连接,并保证
转向结构进行转向的有效性。
[0011]优选地,底座设置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与保持件连接,如此设置可先将转向结构组装完成后,再将转向结构组装于底座上,便于转向系统及滑板车的安装操作。
[001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滑板车,安装有上述转向系统。
[0013]优选地,滑板车还包括车身和踏板,车身与中心孔卡接配合,转向机构由车身驱动旋转,如此设置便于车身转变转向系统的方向,并且方便转向系统与车身的组装;底座的后端设置有安装孔,踏板与安装孔连接配合,如此设置便于滑板车中转向系统与踏板的组装。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的一种转向系统,通过设置滑轮、底座和转向机构,转向机构包括调整组件、弹性件、保持件和固定组件等部件,当调整组件驱动固定组件上下左右移动时,固定组件进而驱动滑轮转动方向,并且弹性件的自身弹性的驱动可以使得转向机构在自然状态时可以复位,从而提高转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采用弹性件、保持件和调整组件的组合连接,使得转向系统的组装结构更加便捷简单,有利于转向系统及滑板车制造成本的降低。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转向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转向系统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转向系统左转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转向系统右转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滑轮;11、转轴;2、底座;21、容纳腔;22、安装孔;23、中心孔;24、定位结构;3、转向机构;31、固定组件、311、固定座;3111、第一通孔;3112、容纳槽;312、固定孔;32、调整组件;321、中枢部件;3211、第二通孔;3212、柱杆;322、中枢盖;3221、第三通孔;3222、定位孔;323、螺钉;324、螺母;33、弹性件;331、凸起;34、保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系统,包括滑轮1、底座2和转向机构3。滑轮1设置有转轴11,滑轮1通过转轴11与底座2形成转动连接。底座2的前端设置有容纳腔21,容纳腔21可用于容纳转向机构3,从而使得转向结构3能在容纳腔21的位置自由调整,从而实现转向系统的转向作用;较优地,容纳腔21可以设置成U形圆弧结构,如此设置可以使得转向机构3沿着容纳腔21转动,从而达到转向机构3驱动转向系统转动方向的效果。底座2的后端设置有安装孔22,用于与踏板连接配合;底座2的顶端还设置有中心孔23,用于与
车身卡接配合。转向机构3包括固定组件31、调整组件32、弹性件33和保持件34;固定组件31的中心设置有固定座311,以及两端设置有固定孔312,固定座311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3111;滑轮1通过固定孔312与固定组件31固定连接;固定组件31设置于底座2的底端并与容纳腔21接触;调整组件32贯穿于容纳腔21,调整组件32设置有中枢部件321、中枢盖322、螺钉323和螺母324;中枢部件321设置有第二通孔3211和两侧延伸的柱杆3212;中枢盖322的中心设置有第三通孔3221;螺钉323贯穿于第一通孔3111、第二通孔3211和第三通孔3221并与螺母324螺纹固定连接;弹性件33的头端套设于柱杆3212的外表面,弹性件33的尾端套设于保持件34的外表面;保持件34可以是与底座2一体成型结构,或者是底座2设置定位结构24,底座2通过定位结构24与保持件34的端部连接配合,较优地,定位结构24可以采用卡槽或者轴孔等结构。
[0025]为了使得弹性件33的头端能便捷地固定连接在调整组件32上,较优地,可在中枢盖3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系统,包括滑轮、底座和转向机构;所述滑轮通过转轴连接于底座;所述底座的前端设置有容纳腔以及顶端设置有中心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调整组件、弹性件、保持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中心设置有固定座以及两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座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滑轮通过固定孔与固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底座的底端并与容纳腔接触;所述调整组件贯穿于容纳腔,所述调整组件设置有中枢部件、螺钉和螺母;所述中枢部件设置有第二通孔以及朝两端延伸的柱杆;所述螺钉贯穿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与螺母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头端套设于柱杆,所述弹性件的尾端套设于保持件并与保持件的端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还设置有中枢盖,所述中枢盖的两端设置有定位孔以及中心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螺钉穿设于第三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头端末端设置有高于弹性件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泓美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