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的控制装置、冰箱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623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冰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箱的控制装置、冰箱及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冰箱的控制装置,包括介电常数检测装置,所述介电常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冰箱内食物的介电常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计算所述介电常数的变化率来确定是否达到食物冻结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检测食物介电常数突变点准确确定食物的冻结点度,以略低于冻结点的温度进行保藏,实现了食物的精准微冻保藏。准微冻保藏。准微冻保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冰箱的控制装置、冰箱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冰箱
,尤其涉及一种冰箱的控制装置、冰箱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为人类提供了约18%的能量和约37%的蛋白质,是人类的重要食品之一。因为肉营养丰富,极易由于酶促反应与微生物生长而腐败变质,因此长期储存肉时多采用冷冻保藏,但采用

18℃完全冻结的肉烹调前解冻期较长,同时完全冻结形成的冰晶会破坏肉组织结构,导致解冻时汁液流出,进而肉滋味变淡且口味变柴。
[0003]食物冻结过程中存在最大冰晶生成带,在此阶段会生成占总结冰量80%以上的冰晶,温度区间为

1~

5℃;由此可知在冻结点附近每一度的温度差异都将引起巨大冰晶数量的差异,而不同食物由于来源不同导致营养成分组成的差异引起其冻结点并不相同,例如鸡肉冻结点为

1℃,猪肉冻结点为

1.5℃,牛肉冻结点为

2℃,扇贝冻结点为

2.5℃,同时相同来源不同组织部位的肉冻结点也有温度差异,例如牛里脊肉冻结点为

1.4℃,牛后臀肉冻结点为

1.8℃。肉的微冻技术通过控制肉冷冻温度,使得肉处于微冻状态,其中水分没有完全形成连续的冰晶结构,因而对肉组织破坏较小,同时肉不需解冻即可切割。肉微冻保鲜的关键点在于准确选择合适的微冻温度保证肉不完全冻结但温度尽量低,在尽量延长储存期的同时兼顾肉的易切割性。目前实现微冻保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方法是设置一个较低的微冻保藏温度,该方法优点是适用范围广,可使得所有食物均产生冰晶,但缺点是低于冰点的食物依然会冻硬导致难以切割,同时形成连续的大量冰晶破坏了食物原有的组织结构,解冻时汁液流失率较高,营养损失与口感劣化较严重;另一种是判定温度变化率趋于零的温度为冻结点,微冻温度在略低于此温度下微冻储存,但此法判定的冻结点准确度较低,进而无法准确设置合适的微冻储存温度,导致肉微冻期间过硬难以切割或温度较高导致保存期较短的问题。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准确判断食物冻结点的冰箱的控制装置、冰箱及控制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提出了一种冰箱的控制装置,包括
[0007]介电常数检测装置,所述介电常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冰箱内食物的介电常数;
[0008]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计算所述介电常数的变化率来确定是否达到食物冻结点。
[0009]进一步可选地,还包括
[0010]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食物的表面温度和/或食物中心温度,当所述控制器判断达到食物冻结点后,根据所述食物的表面温度或食物中心温度确定保藏温度。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一种冰箱,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所述冰箱还包括微冻室,所述微冻室用于微冻保藏食物;
[0012]所述控制器判断达到食物冻结点时,控制所述微冻室的温度维持在所述保藏温度,使微冻室的温度以不高于食物冻结点的温度保藏食物。
[0013]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微冻室内设有存储盒,所述存储盒用于容纳食物;所述介电常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存储盒上,
[0014]所述介电常数检测装置包括正负两个电极板,两个所述电极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存储盒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
[0015]两个所述电极板检测所述存储盒的电容值,所述介电常数检测装置为通过所述电容值来确定食物介电常数,所述介电常数满足:;
[0016]其中:ε为食物的介电常数;C为两电极板间放置食物时的电容;C0为两电极板间未放置食物时的电容。
[0017]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存储盒包括抽屉外壳和可抽拉的设置在所述抽屉外壳内的抽屉,两个所述电极板相对设置在所述抽屉外壳的顶部和底部。
[0018]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提出了一种冰箱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0019]食物微冻保藏过程中,通过获取食物的介电常数,并根据所述介电常数的变化率来确定是否达到食物冻结点,当判断达到食物冻结点后,根据食物的表面或食物中心温度确定保藏温度,并控制所述微冻室的温度维持在所述保藏温度对食物进行保藏。
[0020]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微冻储藏过程包括预冷阶段、降温阶段和保藏阶段,所述通过获取食物的介电常数,并根据所述介电常数的变化率来确定是否达到食物冻结点,当判断达到食物冻结点后,根据食物的表面温度或食物中心温度确定保藏温度,并控制所述微冻室的温度维持在所述保藏温度对食物进行保藏,包括:
[0021]所述预冷阶段中,以微冻室的第一设定温度对食物进行预冷处理,直至食物中心温度与微冻室的温度之差在设定温差范围内;
[0022]所述降温阶段中,获取存储盒内食物的初始介电常数,以微冻室的第二设定温度对食物进行降温处理,并检测食物的初始介电常数,根据所述介电常数变化率Δε来确定食物中心温度是否达到食物冻结点;
[0023]保藏阶段,当确定食物达到所述食物冻结点后获取食物表面温度或食物中心温度,根据所述食物表面温度或食物中心温度确定保藏温度,控制微冻室的温度维持在所述保藏温度来保藏食物。
[0024]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介电常数变化率Δε来确定食物中心温度是否达到食物冻结点,包括
[0025]根据当前获取的介电常数与上一次获取的介电常数计算介电常数变化率,满足:;其中,Δε为介电常数变化率,ε1为上一次获取的介电常数,ε2为当前获取的介电常数;
[0026]判断介电常数变化率Δε是否满足:|Δε|>设定变化率,若满足,判断达到食物冻结点;若不满足,控制微冻室在第二设定温度下继续维持设定间隔时间后获取新的食物介
电常数,直至新获取的介电常数与上一次获取的食物介电常数的变化率|Δε|>设定变化率。
[0027]进一步可选地,所述|Δε|>5。
[0028]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定温度为0~2℃,所述第二设定温度为

5℃~

3℃。
[0029]进一步可选地,所述保藏阶段的保藏温度满足:T4=T3

ΔT,其中T4为保藏阶段的保藏温度,T3为食物表面温度或食物中心温度,ΔT为设定温度值。
[0030]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设定温度值ΔT为0.1℃~0.5℃。
[003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2]本申请通过检测食物介电常数突变点准确确定食物的冻结点,以略低于冻结点进行恒温微冻保藏,避免食物“过冻”导致冻硬难以切割,同时较现有微冻技术可有效减少冰晶的生成量,抑制了冰晶对肉原有组织结构的破坏,减少了解冻时汁液损失率,也避免了“欠冻”导致食物可储存时间较短,实现了食物的精准微冻保藏。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箱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介电常数检测装置,所述介电常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冰箱内食物的介电常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计算所述介电常数的变化率来确定是否达到食物冻结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冰箱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食物的表面温度和/或食物中心温度,当所述控制器判断达到食物冻结点后,根据所述食物的表面温度或食物中心温度确定保藏温度。3.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所述冰箱还包括微冻室,所述微冻室用于微冻保藏食物;所述控制器判断达到食物冻结点时,控制所述微冻室的温度维持在所述保藏温度,使微冻室的温度以不高于食物冻结点的温度保藏食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冻室内设有存储盒,所述存储盒用于容纳食物;所述介电常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存储盒上,所述介电常数检测装置包括正负两个电极板,两个所述电极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存储盒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两个所述电极板检测所述存储盒的电容值,所述介电常数检测装置为通过所述电容值来确定食物介电常数,所述介电常数满足:其中:ε为食物的介电常数;C为两电极板间放置食物时的电容;C0为两电极板间未放置食物时的电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盒包括抽屉外壳和可抽拉的设置在所述抽屉外壳内的抽屉,两个所述电极板相对设置在所述抽屉外壳的顶部和底部。6.一种权利要求3

5任意一项所述的冰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食物微冻保藏过程中,通过获取食物的介电常数,并根据所述介电常数的变化率来确定是否达到食物冻结点,当判断达到食物冻结点后,根据食物的表面或食物中心温度确定保藏温度,并控制所述微冻室的温度维持在所述保藏温度对食物进行保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冻储藏过程包括预冷阶段、降温阶段和保藏阶段,所述通过获取食物的介电常数,并根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鑫刘畅程星光陈佳弘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