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612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供水装置,涉及供水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拼装组件和换向机构,所述拼装组件上设置有夹持的阀体组件,且所述阀体组件的下方一端设置有螺栓装配的进水组件,所述阀体组件的上方一端设置有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导流管、换向管、第一横管、手柄、连接杆、密封塞、漏孔塞、顶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是利用一组相互平行的活塞通过连接杆进行相互连接,使得用户利用手柄调节活塞时,能够根据流向的不同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而且两组活塞中,其中的一组是有漏孔状的构造,使得活塞既能够起到堵住管道的作用,又能够起到导流水体的效果,使得该组件能够适应依附的检测产品,便于用户进行设置操作,与大量的生产。大量的生产。大量的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供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供水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供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供水设备:单位时间内输出一定流量、扬程的自动启停的给水装置,按用途分:消防、生活、生产、污水处理四类。
[0003]现有的供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在生化实验中难以进行有效的换向,造成了不能很好的适应所依附的产品等问题,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供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供水装置,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供水装置主要是利用一组相互平行的活塞通过连接杆进行相互连接,使得用户利用手柄调节活塞时,能够根据流向的不同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而且两组活塞中,其中的一组是有漏孔状的构造,使得活塞既能够起到堵住管道的作用,又能够起到导流水体的效果,使得该组件能够适应依附的检测产品,便于用户进行设置操作,与大量的生产。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供水装置,包括拼装组件和换向机构,所述拼装组件上设置有夹持的阀体组件,且所述阀体组件的下方一端设置有螺栓装配的进水组件,所述阀体组件的上方一端设置有换向机构;
[0006]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导流管、换向管、第一横管、手柄、连接杆、密封塞、漏孔塞、顶管、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导流管连接在所述阀体组件的上方一端,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设置有换向管,且所述换向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横管,所述第一横管的一端设置有手柄,且所述手柄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横管连接有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外侧分别设置有密封塞与漏孔塞,所述换向管的顶端设置有顶管,且所述顶管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出水口,且所述第一横管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出水口。
[0007]进一步改进于,所述导流管与换向管和第一横管均为对称构造,所述连接杆贯穿与密封塞与漏孔塞,所述顶管与第二出水口相互平行。
[0008]进一步改进于,所述密封塞与漏孔塞相互平行,所述漏孔塞具备漏孔状构造。
[0009]进一步改进于,所述拼装组件包括螺栓贴板和半月夹片,所述螺栓贴板的一侧设置有螺栓装配的半月夹片。
[0010]进一步改进于,所述阀体组件包括控制管、空管、气缸、推杆、活塞和铰接头,所述控制管设置在所述半月夹片的内侧,所述控制管的一侧设置有空管,且所述空管的一侧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铰接有活塞,且所述活塞的一侧通过铰接头铰接在所述控制管的内侧。
[0011]进一步改进于,所述进水组件包括法兰片、泵体、电动机和进水口,所述法兰片连接在所述控制管的下方一端,所述法兰片的一侧设置有泵体,且所述泵体的上方设置有电动机,所述泵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技术主要是利用一组相互平行的活塞通过连接杆进行相互连接,使得用户利用手柄调节活塞时,能够根据流向的不同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而且两组活塞中,其中的一组是有漏孔状的构造,使得活塞既能够起到堵住管道的作用,又能够起到导流水体的效果,使得该组件能够适应依附的检测产品,便于用户进行设置操作,与大量的生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阀体组件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换向管状态一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换向管状态二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拼装组件;101、螺栓贴板;102、半月夹片;2、阀体组件;201、控制管;202、空管;203、气缸;204、推杆;205、活塞;206、铰接头;3、进水组件;301、法兰片;302、泵体;303、电动机;304、进水口;4、换向机构;401、导流管;402、换向管;403、第一横管;404、手柄;405、连接杆;406、密封塞;407、漏孔塞;408、顶管;409、第一出水口;4010、第二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1]根据图1

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供水装置,包括拼装组件1和换向机构4,拼装组件1上设置有夹持的阀体组件2,且阀体组件2的下方一端设置有螺栓装配的进水组件3,阀体组件2的上方一端设置有换向机构4;
[0022]换向机构4包括导流管401、换向管402、第一横管403、手柄404、连接杆405、密封塞406、漏孔塞407、顶管408、第一出水口409和第二出水口4010,导流管401连接在阀体组件2的上方一端,导流管401的一端设置有换向管402,且换向管40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横管403,第一横管403的一端设置有手柄404,且手柄404的输出端贯穿第一横管403连接有连接杆405,连接杆405的两端外侧分别设置有密封塞406与漏孔塞407,换向管402的顶端设置有顶管408,且顶管408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出水口409,且第一横管40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出水口4010。
[0023]导流管401与换向管402和第一横管403均为对称构造,连接杆405贯穿与密封塞406与漏孔塞407,顶管408与第二出水口4010相互平行。
[0024]本实施例中,当水体通过导流管401流入换向管402时,这时需要通过第二出水口4010流出来时,使用手柄404调节连接杆405让密封塞406与第一横管403分离开使得漏孔塞407堵住顶管408与换向管402的接口,使得水体通过漏孔塞407流入第一横管403从第二出水口4010流出,以方便用户进行化验的利用。
[0025]密封塞406与漏孔塞407相互平行,漏孔塞407具备漏孔状构造。
[0026]本实施例中,当需要从第一出水口409流出使用时,使用手柄404调节连接杆405让密封塞406堵住第一横管403和换向管402的连接处,使得漏孔塞407和顶管408与换向管402的接口处分离,让水体通过换向管402的顶部流入顶管408最终从第一出水口409流出一便于用户进行利用。
[0027]拼装组件1包括螺栓贴板101和半月夹片102,螺栓贴板101的一侧设置有螺栓装配的半月夹片102。
[0028]本实施例中,螺栓贴板101和半月夹片102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将组件进行夹持起来,由于是螺栓装配,也便于用户进行拆卸在组装。
[0029]阀体组件2包括控制管201、空管202、气缸203、推杆204、活塞205和铰接头206,控制管201设置在半月夹片102的内侧,控制管201的一侧设置有空管202,且空管202的一侧设置有气缸203,气缸203的输出端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供水装置,包括拼装组件(1)和换向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组件(1)上设置有夹持的阀体组件(2),且所述阀体组件(2)的下方一端设置有螺栓装配的进水组件(3),所述阀体组件(2)的上方一端设置有换向机构(4);所述换向机构(4)包括导流管(401)、换向管(402)、第一横管(403)、手柄(404)、连接杆(405)、密封塞(406)、漏孔塞(407)、顶管(408)、第一出水口(409)和第二出水口(4010),所述导流管(401)连接在所述阀体组件(2)的上方一端,所述导流管(401)的一端设置有换向管(402),且所述换向管(40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横管(403),所述第一横管(403)的一端设置有手柄(404),且所述手柄(404)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横管(403)连接有所述连接杆(405),所述连接杆(405)的两端外侧分别设置有密封塞(406)与漏孔塞(407),所述换向管(402)的顶端设置有顶管(408),且所述顶管(408)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出水口(409),且所述第一横管(40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出水口(40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401)与换向管(402)和第一横管(403)均为对称构造,所述连接杆(405)贯穿与密封塞(406)与漏孔塞(407),所述顶管(408)与第二出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紫慧魏照祥胡昊邹汶修吴东阳吴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鸿瑞杰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