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超临界CO2换热的乏风催化氧化耦合热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热利用、超临界CO2换热技术、熔融盐储热技术以及乏风瓦斯催化氧化热利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超临界CO2换热结合熔融盐储热的乏风催化氧化和发电耦合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对乏风气体的利用开展了研究。煤矿开采过程中,为保障矿井的人员安全,会将大量风排瓦斯气体(亦称乏风气体)排出,瓦斯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H4气体,CH4气体的温室效应值是CO2气体的21倍,如果对乏风气体不加以合理利用,会造成能源气体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现有乏风利用技术中,多以作为辅助燃料、提浓后再利用、作为贫燃燃气轮机燃料、高温热氧化为主要手段。乏风低温催化氧化热利用技术相较上述技术,具有催化反应温度低(催化氧化温度约在350
‑
400℃)、氮氧化物生成量少、乏风利用率高等优点。
[0003]塔式太阳能集热器作为节能、环保的热量收集装置,可充分利用太阳光线聚焦特性产生热量,将S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超临界CO2换热的乏风催化氧化耦合热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超临界CO2太阳能集热子系统、熔融盐储热子系统、乏风催化氧化子系统、发电子系统、多用户末端子系统以及运行监测子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利用超临界CO2换热的乏风催化氧化耦合热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临界CO2太阳能集热子系统包括:塔式太阳能集热器(1),S
‑
CO2缓冲罐(集气罐)(2),S
‑
CO2循环泵(3),变频压缩机(4)以及连接管道和阀门;塔式太阳能集热器(1)的S
‑
CO2出口与S
‑
CO2缓冲罐(集气罐)(2)连接,S
‑
CO2缓冲罐(集气罐)(2)与三通阀(F5
‑
b)连接,三通阀(F5
‑
a)与变频压缩机(4)入口连接,变频压缩机(4)出口与三通阀(F6
‑
b)连接,三通阀(F5
‑
c)与S
‑
CO2循环泵(3)入口连接,S
‑
CO2循环泵(3)出口与三通阀(F6
‑
c)连接,三通阀(F6
‑
a)经过S
‑
CO2管道和阀门分别与高温熔融盐储热罐(6)、乏风气体低温催化氧化床(7)、汽包2(9)连接,中低温熔融盐储热罐与三通阀(F10
‑
a)连接,三通阀(F10
‑
b)与塔式太阳能集热器(1)连接,此外,S
‑
CO2缓冲罐(集气罐)(2)上安装有稳压阀(20)、压力表、温度计等仪器配件。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利用超临界CO2换热的乏风催化氧化耦合热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融盐储热子系统包括:高温熔融盐储热罐(6),中低温熔融盐储热罐(15),S
‑
CO2循环泵(16)以及连接管道和阀门;超临界CO2太阳能集热子系统中的三通阀(F6
‑
a)与电动阀(F1)连接,电动阀(F1)与高温熔融盐储热罐(6)入口连接,高温熔融盐储热罐(6)出口与三通阀(F9
‑
a)连接,三通阀(F9
‑
b)与中低温熔融盐储热罐(15)入口连接,中低温熔融盐储热罐(15)出口与三通阀(F10
‑
a)连接,三通阀(F10
‑
b)与塔式太阳能集热器(1)入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利用超临界CO2换热的乏风催化氧化耦合热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乏风催化氧化子系统包括:S
‑
CO2循环泵(5),乏风气体低温催化氧化床(7),乏风气体处理装置(10),电辅助加热器(21),三通阀(F7、F8),电动阀(F2);三通阀(F6
‑
a)与三通阀(F7
‑
a)相连,三通阀(F7
‑
c)与S
‑
CO2循环泵(5)入口连接,S
‑
C...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