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场鳗鱼吸鱼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6000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吸鱼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养殖场鳗鱼吸鱼机,解决了目前养殖场对鳗鱼抓取至不同养殖池利用的真空式或叶轮式装置进行抽吸抓取易对鱼体造成损伤的问题,其包括外筒体,所述外筒体下端连接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内部连接有导板,外筒体内部转动连接有内筒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高压水源驱动液压马达转动,使得内筒体带动轮盘转动,进而高压水流区内的高压水源穿过喷口流向负压区时能够产生旋转,这样能够使得被吸收的鳗鱼在进入负压区时,能够在旋转水流的作用下,能够使得鳗鱼从出口端中部排出,避免直接碰撞外筒体内壁,造成鱼鳞损伤,同时,旋转的水流能够避免水流直接冲击鳗鱼,降低水流冲击损伤。降低水流冲击损伤。降低水流冲击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场鳗鱼吸鱼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吸鱼机
,具体为一种养殖场鳗鱼吸鱼机。

技术介绍

[0002]鳗鱼,别名白鳝、白鳗、河鳗、鳗鲡、溪滑、青鳝、日本鳗。鳗鱼是指属于鳗鲡目分类下的物种总称。又称鳝,是一种外观类似长条蛇形的鱼类,具有鱼的基本特征。此外鳗鱼与鲑鱼类似具有洄游特性。鳗鱼属鱼类,似蛇,但无鳞,一般产于咸淡水交界海域。
[0003]由于鳗鱼养殖用的鳗池可分一级池、二级池、三级池和成鳗池四种,在养殖过程中会根据鳗鱼生长过程体型大小,将鳗鱼逐渐由一级池向二级池、三级池和成鳗池之间递增转换,在转换养殖池时需要对鳗鱼进行抓取,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真空式或叶轮式装置进行抽吸抓取,真空式装置易导致鳗鱼鱼鳔肿大甚至鱼体爆裂,叶轮式装置易导致鱼体割伤,这样的两种抓取方式易对鳗鱼鱼体造成损伤,因此,我们设计一种养殖场鳗鱼吸鱼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养殖场鳗鱼吸鱼机,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养殖场对鳗鱼抓取至不同养殖池利用的真空式或叶轮式装置进行抽吸抓取易对鱼体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场鳗鱼吸鱼机,包括外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1)下端连接有进水管道(2),进水管道(2)内部连接有导板(3),外筒体(1)内部转动连接有内筒体(4),内筒体(4)外端且位于外筒体(1)内部固定套接有轮盘(5),轮盘(5)外端周向开设有喷口(6),轮盘(5)一侧形成有负压区(7),轮盘(5)另一侧形成有高压水流区(8),内筒体(4)外端且位于轮盘(5)一端连接有内环筒(25),内环筒(25)与内筒体(4)之间形成有低压水流区(9),内筒体(4)外端周向开设有通孔(10),通孔(10)与低压水流区(9)连通,内环筒(25)外端转动连接有叶轮(11),外筒体(1)内部一端上下两侧均连接有壳体(12),壳体(12)靠近外筒体(1)内壁一侧与外筒体(1)之间形成有开口(13),壳体(12)内部安装有液压马达(14),液压马达(14)一端连接有传动轴(15),传动轴(15)一端延伸至外筒体(1)外部连接有第一齿轮(16),第一齿轮(16)啮合连接有第一齿圈(17),第一齿圈(17)与内筒体(4)套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场鳗鱼吸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一端连接有离合器(18),离合器(18)一端连接有输入轴(24),输入轴(24)与传动轴(15)同轴连接,输入轴(24)一端连接有第二齿轮(19),第二齿轮(19)啮合连接有第二齿圈(20),第二齿圈(20)套接于叶轮(11)外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场鳗鱼吸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1)内壁上下两端且位于开口(13)一侧均连接有固定板(21),固定板(21)一端对称连接有套筒(28),套筒(28)下端连通有第一连通管(32),套筒(28)一侧连接有挡板(23),挡板(23)一端对称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奕飞于浩然连加俤陈飞峰梁子豪武艺蓝超晶潘欣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