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为传感器增设联网控制功能的智能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传感器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为传感器增设联网控制功能的智能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当下通过物联网控制电子设备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其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市场上还存在大部分电子设备缺乏联网控制功能,如智能灯,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其传感器与其调光电路连接,传感器通过将环境状态信息转换为电信号发送至调光电路,调光电路再根据该电信号控制光源实现自适应调光功能,而用户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光。并且,目前市场上的具有联网控制功能的传感器存在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用于为传感器增设联网控制功能的智能控制电路。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于为传感器增设联网控制功能的智能控制电路,包括:
[0005]传感器检测信号处理电路,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生成可发送至接收设备的传感器控制信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为传感器增设联网控制功能的智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检测信号处理电路,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生成可发送至接收设备的传感器控制信号;开关电路,与所述传感器检测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用于根据开关信号控制所述传感器检测信号处理电路工作;通信及处理电路,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用于接收物联网的控制指令并生成物联网指令信号和所述开关信号;物联网指令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通信及处理电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物联网指令信号,生成可发送至所述接收设备的物联网控制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为传感器增设联网控制功能的智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三十电阻R30、第四三极管Q4、第三十一电阻R31、第二十九电阻R29、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一稳压管DZ1和第三三极管Q3;所述第三十电阻R30的第一端作为开关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通信及处理电路,所述第三十电阻R3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十一电阻R31的第一端,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十一电阻R31的第二端经所述第二十九电阻R29的第一端、第二十八电阻R28的第一端和第一稳压管DZ1的阴极,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作为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九电阻R29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八电阻R28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第一稳压管DZ1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作为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传感器检测信号处理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为传感器增设联网控制功能的智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检测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五运算放大器U5、第三十二电阻R32、第三十三电阻R33和第四二极管D4;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U5的电源端,所述第三十二电阻R32的第一端为检测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三十二电阻R3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U5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U5的反相输入端经所述第三十三电阻R33连接至所述第五运算放大器U5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为传感器控制信号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为传感器增设联网控制功能的智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指令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六电阻R26、第四运算放大器U4、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七电阻R27和第三二极管D3;所述第二十五电阻R25的第一端作为物联网指令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通信及处理电路,所述第二十五电阻R25的第二端经所述第二十六电阻R26连接至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U4的第一同相输入端,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U4的第一反相输入端经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22连接至地,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U4的第一反相输入端还经所述第二十三电阻R23和第二十四电阻R24连接至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U4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U4的第一输出端还连接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U4的第二同相输入端,所述第四运算放大器U4的第二反相输入端经所述第二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文福,江幼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