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防臭的下水管接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564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效防臭的下水管接头结构,包括预埋于建筑物内的管接头,所述管接头的末端连接排水管,还包括插设进所述管接头的内管组件;所述内管组件包括膨胀套和套设于所述膨胀套内的内管,所述内管的前端用于连接进水管;还包括可转动的卡设于所述管接头前端的旋转套;所述旋转套被外力驱动而转动,并带动所述内管上移而撑开所述膨胀套的末端,以令所述膨胀套的末端卡紧所述管接头的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有效防臭的下水管接头结构中,通过控制所述内管的上移而令膨胀套和密封环将管接头的前端与内管之间的空隙完全封闭,达到更好的防止臭气外溢的效果。达到更好的防止臭气外溢的效果。达到更好的防止臭气外溢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防臭的下水管接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管接头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有效防臭的下水管接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下水管接头,为了维修更换方便,会将管接头预埋一段在建筑物内,并在预埋管接头的末端预先设置排水管路。
[0003]在使用时,在该预埋管接头的头端再进一步连接进水管路。由于进水管路与预埋管接头之间缺乏适合有效的密封,使得下水管接头在使用中存在臭气外露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有效防臭的下水管接头结构。
[0005]本技术所述的有效防臭的下水管接头结构,包括预埋于建筑物内的管接头,所述管接头的末端连接排水管,还包括插设进所述管接头的内管组件;
[0006]所述内管组件包括膨胀套和套设于所述膨胀套内的内管,所述内管的前端用于连接进水管;
[0007]还包括可转动的卡设于所述管接头前端的旋转套;
[0008]所述旋转套被外力驱动而转动,并带动所述内管上移而撑开所述膨胀套的末端,以令所述膨胀套的末端卡紧所述管接头的内壁。
[0009]本技术所述的有效防臭的下水管接头结构中,所述管接头的内壁自下而上设置多道供所述膨胀套的末端卡设的卡设槽。
[0010]本技术所述的有效防臭的下水管接头结构中,所述管接头的前端还设置有密封环;
[0011]所述密封环套设于所述内管上,并处于所述膨胀套与所述旋转套之间。
[0012]本技术所述的有效防臭的下水管接头结构中,所述内管的前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旋转套的内圈设置内螺纹,且所述旋转套的内圈与所述内管的前端螺纹连接。
[0013]本技术所述的有效防臭的下水管接头结构中,所述管接头的前端外壁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四个凸出的卡柱;
[0014]所述旋转套的下沿设置内凹的卡棱,且所述卡棱开设四个与所述卡柱对应的卡口;
[0015]所述旋转套的卡口对正所述卡柱而套入所述管接头的前端,并转动而令所述卡棱被所述卡柱卡住。
[0016]本技术所述的有效防臭的下水管接头结构中,所述膨胀套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末端具有三个分离开的卡舌;
[0017]所述内管的末端具有膨大部;
[0018]当所述内管上移时,三个卡舌被所述膨大部撑开,且卡舌的自由端卡紧所述管接
头的内壁。
[0019]本技术所述的有效防臭的下水管接头结构中,通过控制所述内管的上移而令膨胀套和密封环将管接头的前端与内管之间的空隙完全封闭,达到更好的防止臭气外溢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所述有效防臭的下水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所述有效防臭的下水管接头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3]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有效防臭的下水管接头结构,包括预埋于建筑物1内的管接头2,所述管接头2的末端21连接排水管(图中未示)。还包括插设进所述管接头2的内管组件3,所述内管组件3具体包括膨胀套4和套设于所述膨胀套4内的内管5,所述内管5的前端51用于连接进水管(图中未示)。还包括可转动的卡设于所述管接头2前端22的旋转套6,所述旋转套6被外力驱动而转动,并带动所述内管5上移而撑开所述膨胀套4的末端41,以令所述膨胀套4的末端41卡紧所述管接头2的内壁,进而得以堵塞住所述管接头2内壁与内管5外壁之间的空隙,达到防止下水管内臭气外溢的效果。
[0024]为了便于膨胀套4的末端41的卡紧固定,还在所述管接头2的内壁自下而上设置多道供所述膨胀套4的末端41卡设的卡设槽23。
[0025]本技术所述的有效防臭的下水管接头结构中,在所述管接头2的前端22还设置有密封环7;同时,所述密封环7还套设于所述内管5上,并处于所述膨胀套4与所述旋转套6之间。也就是说,所述密封环7在套设于内管5上时,还径向延伸至旋转套6的内壁,以将管接头2的前端与内管5之间的空隙完全封闭,达到更好的防止臭气外溢的效果。
[0026]本技术所述的有效防臭的下水管接头结构中,在所述内管5的前端51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旋转套6的内圈设置内螺纹,且所述旋转套6的内圈与所述内管5的前端51螺纹连接。同时,在所述管接头2的前端22的外壁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四个凸出的卡柱24。对应的,在所述旋转套6的下沿设置内凹的卡棱61,且所述卡棱61开设四个与所述卡柱24对应的卡口62。这样,所述旋转套6的卡口62对正所述卡柱24而得以套入所述管接头2的前端22,并在进一步被外力驱动而转动时,所述卡柱24与所述卡扣62发生错位,使得旋转套6的卡棱61被所述卡柱24卡住而不致脱离所述管接头2的前端22。于是,通过连续的外力转动所述旋转套6(所述旋转套6又无法脱离管接头2的前端22),会带动内管5向管接头2的前端22的方向移动(膨胀套4则由于旋转套6的抵顶而无法跟随内管5上移),即自图1所示状态转换为图2所示状态。
[0027]所述膨胀套4具体包括套管40,所述套管40的末端41具有三个分离开的卡舌42。所述内管5的末端具有膨大部52,当所述内管5上移时,三个卡舌42被所述膨大部52撑开,且卡舌42的自由端卡紧所述管接头2的内壁。
[0028]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
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防臭的下水管接头结构,包括预埋于建筑物内的管接头,所述管接头的末端连接排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设进所述管接头的内管组件;所述内管组件包括膨胀套和套设于所述膨胀套内的内管,所述内管的前端用于连接进水管;还包括可转动的卡设于所述管接头前端的旋转套;所述旋转套被外力驱动而转动,并带动所述内管上移而撑开所述膨胀套的末端,以令所述膨胀套的末端卡紧所述管接头的内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防臭的下水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的内壁自下而上设置多道供所述膨胀套的末端卡设的卡设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防臭的下水管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的前端还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套设于所述内管上,并处于所述膨胀套与所述旋转套之间。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鑫斌
申请(专利权)人:邵阳市湘莲工贸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