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淀粉糊化系统,包括进料泵、熬煮锅、真空分离室以及挤压成型装置,所述熬煮锅内部设置有熬煮腔和刮板组件,熬煮腔的一端设置有进料组件,另一端设置有出料组件,所述进料泵通过管道与进料组件连通,所述出料组件与真空分离室连通,所述真空分离室与挤压成型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消了熬煮锅的抽真空设备,工作时熬煮腔内部为高压,具体可以控制在5至8个大气压,从而提高水的沸点,增加水温,提高淀粉糊化的效率。此外,水的沸点升高后,蒸发速度变缓,保证具有足够多的液态水与淀粉进行糊化反应,促进淀粉的充分糊化。促进淀粉的充分糊化。促进淀粉的充分糊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淀粉糊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淀粉糊化领域,尤其是一种淀粉糊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淀粉糊化是指淀粉在水中加热至胶束结构全部崩溃,淀粉分子形成单分子,并为水所包围而成为糊状状态。在制糖工艺中,淀粉的糊化一般是在开放式的熬煮锅中进行,在熬煮的过程中需要多次补充淀粉浆料,每完成一次熬煮需要6至8小时,效率十分低下。
[0003]CN200720192890公开了一种连续真空转子熬糖机的刮刀装置,在真空作用下,水的沸点降低,可以快速从物料中分离出去,因此脱水效率较高,但是在淀粉糊化工艺中,淀粉的糊化效率与水温相关,在一定的范围内,水的温度越高,糊化效率越高,真空环境降低了水温,难以保证糊化效率,而水分的快速分离导致水分含量快速降低,难以保证糊化反应的充分,并且容易导致淀粉受外部高温而焦化,因此现有的真空浓缩设备无法用于淀粉糊化。此外,现有的真空浓缩设备都是在脱水的同时将水分抽出以保证真空度,在抽出水蒸气的同时,部分物料也会被抽出,导致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淀粉糊化系统,提高糊化效率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淀粉糊化系统,包括进料泵、熬煮锅、真空分离室以及挤压成型装置,所述熬煮锅内部设置有熬煮腔和刮板组件,熬煮腔的一端设置有进料组件,另一端设置有出料组件,所述进料泵通过管道与进料组件连通,所述出料组件与真空分离室连通,所述真空分离室与挤压成型装置相连。
[0006]进一步地,所述熬煮锅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熬煮腔为内筒的内腔,所述进料组件和出料组件分别设置在内筒的两端,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有加热腔。
[0007]进一步地,所述刮板组件包括转轴和多个矩形的刮板,刮板的长度方向与转轴的轴向一致,所述刮板的一侧边可转动地安装于转轴,刮板的宽度大于转轴外壁到内筒内壁的距离。
[0008]进一步地,所述刮板设置有多列,相邻两列刮板交错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中心线偏离内筒的中心线。
[0010]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外壁设置有多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内设置有平行于转轴的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的顶部连接有向上延伸至定位通孔顶部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宽度小于定位通孔的直径,所述刮板的边缘设置有卡接孔,所述卡接孔与刮板侧边之间设置有防脱部,所述防脱部朝着刮板的一侧凸出,所述防脱部穿过卡槽并位于定位通孔内,所述卡槽一侧的定位柱位于卡接孔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腔的一端设置有蒸气进口,另一端设置有蒸气出口。
[0012]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成型装置为双螺杆挤压机。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将真空分离室设置在熬煮锅之外,淀粉糊化完成之后随着水分同时进入真空分离室,水分在真空分离室中被抽出,实现淀粉与水分的分离,可以避免物料随着水分被抽离,防止物料浪费。2、取消了熬煮锅的抽真空设备,工作时熬煮腔内部为高压,具体可以控制在2至10个标准大气压,从而提高水的沸点,增加水温,提高淀粉糊化的效率。此外,水的沸点升高后,蒸发速度变缓,保证具有足够多的液态水与淀粉进行糊化反应,促进淀粉的充分糊化。3、淀粉糊化完成后再进行水分的分离,淀粉内部的水分含量和物理性质已经趋于稳定,不会在真空的作用下分离出去,从而有利于控制淀粉内部的含水量。4、在糊化的过程中,蒸发出的水分停留在熬煮腔中,使得淀粉外部具有较高的湿度,避免淀粉受到外部高温而过渡糊化,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5]图2是熬煮锅的剖视示意图;
[0016]图3是刮板组件的示意图;
[0017]图4是刮板组件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包括进料泵10、熬煮锅20、真空分离室30以及挤压成型装置40,所述熬煮锅20内部设置有熬煮腔3和刮板组件5,熬煮腔3的一端设置有进料组件6,另一端设置有出料组件7,所述进料泵10通过管道与进料组件6连通,所述出料组件7与真空分离室30连通,所述真空分离室30与挤压成型装置40相连。
[0020]进料泵10用于淀粉的进料,可以安装在淀粉原料存储桶的底部。熬煮锅20为淀粉的糊化设备,本技术的熬煮锅20采用耐高温和高压的压力容器,即在工作时,熬煮腔3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与现有真空浓缩设备相比,取消了抽真空的结构,熬煮腔3的额定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发生了变化,压力为大气压的若干倍,如2至10倍,温度高于常规淀粉的熬煮温度,可增强淀粉的流动性,有利于对淀粉进行搅拌,并且在这种高压条件下,水能够达到更高的温度,如120℃至140℃等,淀粉可以快速糊化,在刮板组件5的搅动下,淀粉可以均匀、充分地糊化。
[0021]真空分离室30用于水分的分离,设置在熬煮锅20之外,真空分离室30连接有真空泵,以保证真空。在熬煮的过程中,淀粉中的部分水分蒸发出去形成游离水,部分水分参与糊化反应并保留在淀粉内,游离水不能直接从熬煮锅30中排出,使得熬煮腔3内具有较高的湿度,防止淀粉过渡糊化。
[0022]糊化完成后,游离水随着淀粉同时被排至真空分离室30,从高压环境进入真空环境中时,游离水可以快速进入真空环境,使得淀粉表面快速干燥,完成脱水,同时淀粉内部的水分保留,从而得到含水率达标的糖料。
[0023]挤压成型装置40用于将糖料挤压成型为特定的形状,如柱状、球状等,可以采用双螺杆挤压机。
[0024]本技术所采用的熬煮锅20如图2所示,所述熬煮锅20包括内筒1和外筒2,所述
熬煮腔3为内筒1的内腔,所述进料组件6和出料组件7分别设置在内筒1的两端,所述内筒1与外筒2之间设置有加热腔4。
[0025]内筒1和外筒2均为压力容器,加热腔4用于对淀粉进行加热,加热腔4设置在内筒1与外筒2之间,可以在加热腔4中设置电加热丝,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技术采用蒸气作为热源,在加热腔4的一端设置蒸气进口42,另一端设置蒸气出口41,淀粉糊化时,将高温蒸气从蒸气进口42通入加热腔4,蒸气在加热腔4中流动,对内筒1进行加热,然后从蒸气出口41排出。为了降低热量损失,可以在外筒2外部覆盖保温层。
[0026]内筒1设置在外筒2内,内筒1的两端伸出外筒2,内筒1和外筒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以提高密封性。进料组件6和出料组件7分别设置在内筒1的两端,用糖料的通入和排出,具体结构采用现有技术即可。
[0027]薄熬煮腔3的工作温度可以通过蒸气的温度来进行控制,熬煮腔3的工作压力主要通过进料泵10来提供,同时淀粉中水分的蒸发也能提高熬煮腔3内的压力。
[0028]刮板组件5可采用CN200720192890中的刮刀装置或者其他现有的刮板结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刮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淀粉糊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泵(10)、熬煮锅(20)、真空分离室(30)以及挤压成型装置(40),所述熬煮锅(20)内部设置有熬煮腔(3)和刮板组件(5),熬煮腔(3)的一端设置有进料组件(6),另一端设置有出料组件(7),所述进料泵(10)通过管道与进料组件(6)连通,所述出料组件(7)与真空分离室(30)连通,所述真空分离室(30)与挤压成型装置(40)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淀粉糊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熬煮锅(20)包括内筒(1)和外筒(2),所述熬煮腔(3)为内筒(1)的内腔,所述进料组件(6)和出料组件(7)分别设置在内筒(1)的两端,所述内筒(1)与外筒(2)之间设置有加热腔(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淀粉糊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组件(5)包括转轴(51)和多个矩形的刮板(52),刮板(52)的长度方向与转轴(51)的轴向一致,所述刮板(52)的一侧边可转动地安装于转轴(51),刮板(52)的宽度大于转轴(51)外壁到内筒(1)内壁的距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淀粉糊化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明秀,王昌彬,李若,
申请(专利权)人:都江堰天旺食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