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曝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539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曝气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气液混合箱和废水过滤箱,气液混合箱的上端安装有气液混合箱盖,气液混合箱盖的上端设置有废水进口,气液混合箱的下端设置有混合出口,混合出口通过连通管与废水过滤箱相连通,废水过滤箱的右侧设置有出液口,气液混合箱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杆和出气筒,出气筒包括第一出气筒和第二出气筒,第一出气筒设置在搅拌杆的上端,第一出气筒与第一进气管相连通,第一进气管处安装有第一气泵,第二出气筒设置在搅拌杆的下端,第二出气筒与第二进气管相连通,第二进气管处安装有第二气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具有使工业废水与气体混合更为均匀,提升曝气效果,提升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的特点。果的特点。果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曝气器


[0001]本技术涉及曝气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曝气器。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生产污水及冷却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工业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例如电解盐工业废水中含有汞,重金属冶炼工业废水含铅、镉等各种金属,电镀工业废水中含氰化物和铬等各种重金属,石油炼制工业废水中含酚,农药制造工业废水中含各种农药等。由于工业废水中常含有多种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有很大危害,因此要开发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并根据废水中污染物成分和浓度,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进行处置后,才可排放。曝气器是给排水曝气充氧的必备设备。然而,现有的工业废水处理用曝气器存在曝气时间长,曝气效率低,废水的处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曝气器,使其能够具有使工业废水与气体混合更为均匀,提升曝气效果,提升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的特点。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曝气器,包括气液混合箱和废水过滤箱,所述气液混合箱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支脚,所述气液混合箱的上端安装有气液混合箱盖,所述气液混合箱盖的上端设置有废水进口,所述气液混合箱的下端设置有混合出口,所述混合出口通过连通管与所述废水过滤箱相连通,所述废水过滤箱的右侧设置有出液口,所述气液混合箱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杆和出气筒,所述出气筒包括第一出气筒和第二出气筒,所述第一出气筒设置在所述搅拌杆的上端,所述第一出气筒与第一进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处安装有第一气泵,所述第二出气筒设置在所述搅拌杆的下端,所述第二出气筒与第二进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处安装有第二气泵。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气筒包括第一主筒体、第一左筒盖和第一右筒盖,所述第一主筒体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主筒体的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左连接体,所述第一左连接体与所述第一左筒盖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主筒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右连接体,所述第一右连接体与所述第一右筒盖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左连接体、所述第一右连接体和所述第一主筒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出气筒包括第二主筒体、第二左筒盖和第二右筒盖,所述第二主筒体上设置有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二主筒体的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左连接体,所述第二左连接体与所述第二左筒盖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主筒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右连接体,所述第二右连接体与所述第二右筒盖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左连接体、所述第二右连接体和所述第二主筒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气液混合箱盖的下端设置有初效滤网,所述初效滤网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气液混合箱盖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废水过滤箱包括过滤主箱体、第一过滤填料层和第二过滤填料层,所述第一过滤填料层和所述第二过滤填料层设置在所述过滤主箱体的内部,所述过滤主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上均匀的开设有通孔,所述限位挡板包括第一限位挡板、第二限位挡板和第三限位挡板,所述第一限位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填料层的左侧,所述第二限位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填料层和所述第二过滤填料层之间,所述第三限位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填料层的右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气管上安装有第一气体净化盒,所述第一气体净化盒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泵的右侧,所述第一气体净化盒包括第一主盒体和第一除尘滤网,所述第一主盒体与所述第一进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一除尘滤网安装在所述第一主盒体的内部,所述第一除尘滤网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一除尘滤网由左至右均匀的安装在所述第一主盒体的内部,所述第二进气管上安装有第二气体净化盒,所述第二气体净化盒设置在所述第二气泵的右侧,所述第二气体净化盒包括第二主盒体和第二除尘滤网,所述第二主盒体与所述第二进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二除尘滤网安装在所述第二主盒体的内部,所述第二除尘滤网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二除尘滤网由左至右均匀的安装在所述第二主盒体的内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包括主杆体和搅拌叶,所述气液混合箱体的右侧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杆体固定连接,所述主杆体的左端与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座固定焊接在所述气液混合箱的内壁上,所述搅拌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搅拌叶均匀的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杆体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填料层采用石英砂材料制成。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填料层采用活性炭材料制成。
[0013]进一步的,所述初效滤网的目数为20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1、通过废水进口向气液混合箱的内部加入废水,通过废水进口进入的废水首先经由初效滤网对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初步的过滤;
[0016]2、设置第一气体净化盒对通过第一进气管进入的气体进行除尘过滤,设置第二气体净化盒对通过第二进气管进入的气体进行除尘过滤;
[0017]3、进入第一主筒体的气体通过第一出气孔喷出,进入第一主筒体的气体通过第一出气孔喷出,气液混合箱的内部,通过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排出的气体与进入气液混合箱内的废水进行混合;
[0018]4、通过转动的搅拌叶能够使气液混合箱内的气体与废水通过搅拌使其接触的更加均匀,提高了曝气效果;
[0019]5、通过混合出口排出后经由连通管进入废水过滤箱内进行过滤,在废水过滤箱内完成过滤后通过出液口排出。
[0020]综上,该种工业废水处理用曝气器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工业废水处理用曝气器存在曝气时间长,曝气效率低,废水的处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废水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第一出气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第二出气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第一气体净化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第二气体净化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技术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9]1‑
气液混合箱体、2

气液混合箱盖、3

废水过滤箱、301

过滤主箱体、302

第一过滤填料层、303

第二过滤填料层、304

第一限位挡板、305

第二限位挡板、306

第三限位挡板、4

废水进口、5

混合出口、6

连通管、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曝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液混合箱和废水过滤箱,所述气液混合箱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支脚,所述气液混合箱的上端安装有气液混合箱盖,所述气液混合箱盖的上端设置有废水进口,所述气液混合箱的下端设置有混合出口,所述混合出口通过连通管与所述废水过滤箱相连通,所述废水过滤箱的右侧设置有出液口,所述气液混合箱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杆和出气筒,所述出气筒包括第一出气筒和第二出气筒,所述第一出气筒设置在所述搅拌杆的上端,所述第一出气筒与第一进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处安装有第一气泵,所述第二出气筒设置在所述搅拌杆的下端,所述第二出气筒与第二进气管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气管处安装有第二气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筒包括第一主筒体、第一左筒盖和第一右筒盖,所述第一主筒体上设置有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一主筒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左连接体,所述第一左连接体与所述第一左筒盖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主筒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右连接体,所述第一右连接体与所述第一右筒盖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左连接体、所述第一右连接体和所述第一主筒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出气筒包括第二主筒体、第二左筒盖和第二右筒盖,所述第二主筒体上设置有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二主筒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左连接体,所述第二左连接体与所述第二左筒盖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主筒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右连接体,所述第二右连接体与所述第二右筒盖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左连接体、所述第二右连接体和所述第二主筒体为一体成型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箱盖的下端设置有初效滤网,所述初效滤网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气液混合箱盖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用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过滤箱包括过滤主箱体、第一过滤填料层和第二过滤填料层,所述第一过滤填料层和所述第二过滤填料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全科王立闯左丰旭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筑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