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燕迁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501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稳定装置。通过启动双轴电机,双轴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杆转动,第一转杆转动会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会带动第二转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丝杆转动,第二丝杆转动会带动第一移动板进行升降,第一移动板进行升降会通过支撑杆带动支撑板进行升降,从而达到提高支撑板稳定性的目的。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是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根据中国专利:“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且公开号为:“CN207296476U”,该专利通过利用支撑块来支撑装置,当支撑块高度不够时,启动双轴电机,通过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双轴电机等装置的配合,使支撑板高度升高,从而实现对该装置高度的精密调节,大大的满足了建筑工作人员的需求,但是该专利仅仅通过第二连接杆支撑支撑板,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达到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装置包括第一转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二转杆、第二锥形齿轮、第二丝杆、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转杆固定连接在第一丝杆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一锥形齿轮上,所述第二转杆通过轴承与底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二转杆上,且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丝杆固定连接在第二转杆的顶部,所述第二丝杆贯穿第一移动板与第一移动板螺纹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第二丝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制块,通过设置限制块,是为了防止第一移动板与第二丝杆分离。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一端通过支撑杆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将第一移动板和支撑板进行连接,是为了通过第一移动板提供支撑板支撑力,从而达到提高支撑板稳定性的目的。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交叉设置,且交叉点铰接。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液压缸、第二移动板、万向轮,所述液压缸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内壁顶部,所述第二移动板固定连接在液压缸的活动端底部,所述万向轮固定安装在第二移动板的底部,且万向轮上设置有减震器,通过设置移动装置,是为了方便将装置移动,通过设置减震器,是为了提高装置移动的稳定性。
[000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0](1)、本技术通过启动双轴电机,双轴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
转杆转动,第一转杆转动会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会带动第二转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丝杆转动,第二丝杆转动会带动第一移动板进行升降,第一移动板进行升降会通过支撑杆带动支撑板进行升降,从而达到提高支撑板稳定性的目的。
[0011](2)、本技术通过启动液压缸,液压缸带动第二移动板向下移动,从而带动万向轮向下移动将装置顶起,通过万向轮推动装置进行移动,当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再启动液压缸,将万向轮收入底座,从而达到便于移动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A处放大示意图。
[0015]图中:1、底座;2、双轴电机;3、第一丝杆;4、移动块;5、连接杆;6、支撑板;7、稳定装置;701、第一转杆;702、第一锥形齿轮;703、第二转杆;704、第二锥形齿轮;705、第二丝杆;706、第一移动板;8、移动装置;801、液压缸;802、第二移动板;803、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2,双轴电机2的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3,第一丝杆3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4,移动块4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杆5交叉设置,且交叉点铰接,连接杆5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6,第一丝杆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稳定装置7,稳定装置7包括第一转杆701、第一锥形齿轮702、第二转杆703、第二锥形齿轮704、第二丝杆705、第一移动板706,第一转杆701固定连接在第一丝杆3远离双轴电机2的一端,第一锥形齿轮702固定套设在第一锥形齿轮702上,第二转杆703通过轴承与底座1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二锥形齿轮704固定套设在第二转杆703上,且第二锥形齿轮704与第一锥形齿轮702啮合连接,第二丝杆705固定连接在第二转杆703的顶部,第二丝杆705贯穿第一移动板706与第一移动板706螺纹连接,第一移动板706的一端通过支撑杆与支撑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将第一移动板706和支撑板6进行连接,是为了通过第一移动板706提供支撑板6支撑力,从而达到提高支撑板6稳定性的目的,第二丝杆7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制块,通过设置限制块,是为了防止第一移动板706与第二丝杆705分离,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8,移动装置8包括液压缸801、第二移动板802、万向轮803,液压缸801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内壁顶部,第二移动板802固定连接在液压缸801的活动端底部,万向轮803固定安装在第二移动板802的底部,且万向轮803上设置有减震器,通过设置移动装置8,是为了方便将装置移动,通过设置减震器,是为了提高装置移动的稳定性。
[0018]工作原理:通过启动双轴电机2,双轴电机2带动第一丝杆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
杆701转动,第一转杆701转动会带动第一锥形齿轮70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锥形齿轮704转动,第二锥形齿轮704转动会带动第二转杆703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丝杆705转动,第二丝杆705转动会带动第一移动板706进行升降,第一移动板706进行升降会通过支撑杆带动支撑板6进行升降,从而达到提高支撑板6稳定性的目的,当装置需要移动时,通过启动液压缸801,液压缸801带动第二移动板802向下移动,从而带动万向轮803向下移动将装置顶起,从而方便将装置移动,当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再启动液压缸801,将万向轮803收入底座1中即可。
[001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2),所述双轴电机(2)的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3),所述第一丝杆(3)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4),所述移动块(4)的顶部铰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6),所述第一丝杆(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稳定装置(7),所述稳定装置(7)包括第一转杆(701)、第一锥形齿轮(702)、第二转杆(703)、第二锥形齿轮(704)、第二丝杆(705)、第一移动板(706),所述第一转杆(701)固定连接在第一丝杆(3)远离双轴电机(2)的一端,所述第一锥形齿轮(702)固定套设在第一锥形齿轮(702)上,所述第二转杆(703)通过轴承与底座(1)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704)固定套设在第二转杆(703)上,且第二锥形齿轮(704)与第一锥形齿轮(702)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丝杆(705)固定连接在第二转杆(703)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燕迁
申请(专利权)人:徐燕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