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470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2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0.03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成像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光学成像
,具体涉及一种光学成像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具有摄像功能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兴起,小型化光学成像系统的需求日益提高。光学成像系统通常所使用的感光元件主要有感光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和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Sensor,CMOS Esnsor)。然而,随着半导体制程技术的精进,感光元件的像素尺寸得以缩小,小型化光学成像系统逐渐往高像素领域发展,因此,光学成像系统对成像品质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0003]传统搭载于便携式电子产品上的小型化光学成像系统,例如四片式透镜结构,但由于智能手机(Smart Phone)与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高规格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盛行,带动小型化光学成像系统在像素与成像品质上的迅速攀升,传统的四片式透镜结构无法满足更高阶的光学成像系统。
[0004]目前小型化光学成像系统进一步发展为五片式透镜结构,虽然可提升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品质与解析力,然而五片式透镜结构中的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仅有一片透镜具有负屈折力,该片透镜的负屈折力并未适当分配而是过度集中,导致无法降低光学成像系统的敏感度,从而影响成像品质与透镜的制作工艺。另外,五片式透镜结构中的第四透镜的面型及第五透镜的面型,并不能使光学成像系统的主点(Principal Point)远离成像面以有效降低光学成像系统的后焦距,从而使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总长度无法有效地缩短以应用于小型化的摄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光学成像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0007]第一透镜,具有屈折力;
[0008]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
[0009]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
[0010]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及
[0011]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
[0012]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0013]0.03mm/
°
<TL5/FOV<0.1mm/
°
,2.4mm<TL4/FNO<2.9mm;
[0014]其中,TL5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FOV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视场角,TL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
系统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FNO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圈数。
[0015]上述的光学成像系统通过合理地配置各透镜的屈折力和面型,有效地降低了光学成像系统的后焦距,从而缩短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总长度,使光学成像系统易于实现轻薄化和小型化,有利于应用于小型化的电子产品;同时,可避免单一透镜屈折力过度集中,进而降低光学成像系统的敏感度,使光学成像系统具有更稳定的成像品质、更容易生产制造。通过满足上述的条件式,可使入射光线在进入光学成像系统时其折射角度变化较为缓和,可有效避免光学成像系统像差的过度增生,并可降低杂散光的形成,成像品质较稳定。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圆周处为凸面。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0018]0.3<Imgh/f<0.6;
[0019]其中,Imgh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的一半,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0021]0.4<TL4/f<1;
[0022]其中,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0024]0.2<TL5/f<0.6;
[0025]其中,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0027]0.7<TL/f<1.7;
[0028]其中,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0030]1.8<f/EPD<2.8;
[0031]其中,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EPD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入瞳直径。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
[0033]40
°
<FOV<60
°

[0034]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包括:
[0035]如上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及
[0036]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设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像侧。
[0037]本申请的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0038]壳体;及
[0039]如上所述的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设于所述壳体。
附图说明
[0040]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的场曲和畸变示意图。
[0042]图3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4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的场曲和畸变示意图。
[0044]图5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6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的场曲和畸变示意图。
[0046]图7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8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的场曲和畸变示意图。
[0048]图9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10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的场曲和畸变示意图。
[0050]图11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12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光学成像系统的场曲和畸变示意图。
[0052]图13是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53]图14是本申请第八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二透镜,具有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及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0.03mm/
°
<TL5/FOV<0.1mm/
°
,2.4mm<TL4/FNO<2.9mm;其中,TL5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FOV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视场角,TL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FNO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圈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圆周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圆周处为凸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0.3<Imgh/f<0.6;其中,Imgh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的一半,f为所述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系统满足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颜游家志
申请(专利权)人:三营超精密光电晋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