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用药液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4533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混凝用药液制备装置,包括配药室和储药室,配药室上方匹配有药粉罐,药粉罐出口竖直方向有出药管,出药管向下伸入配药室内,其底端出口处设有锥形导流罩,该锥形导流罩出口处固设有向上凸起的半球形导流板,该半球形导流板和锥形导流罩间形成环状导流槽。本设计中,锥形导流罩和半球形导流板的设置,对出药管流出的混凝用药粉导流,在药粉流出时对其进行分散,使得药粉以撒药方式投药至配药室内,提高药粉投药均匀性和分散性,提高混凝剂混合度,保证混凝剂药液质量。保证混凝剂药液质量。保证混凝剂药液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用药液制备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混凝用药液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处理技术中需要使用絮凝技术去除水中杂质,进而对水进行净化,絮凝作业时经常用PAM(聚丙烯酰胺)作混凝剂,将PAM配成一定浓度的药水。实际作业中,PAM均为易结块化合物,且在投药过程中,受到投放速度、颗粒化程度、投放均匀程度及搅拌力度影响,很容易在水中结块形成团状产物,严重影响药液制备,进而影响絮凝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混凝用药液制备装置,以实现水处理时的混凝药剂充分混合,保证混凝药液质量。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混凝用药液制备装置,包括配药室和储药室,所述配药室和储药室分别设有搅拌器,配药室和储药室间设有出水机构,通过该出水机构将配药室内药液输出至储药室内储存;
[0006]所述配药室上方匹配有药粉罐,所述药粉罐出口设置在罐底处,该出口竖直方向匹配有出药管,所述出药管向下伸入配药室内,该出药管底端出口处设有锥形导流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用药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药室(1)和储药室(2),所述配药室(1)和储药室(2)分别设有搅拌器(3),配药室(1)和储药室(2)间设有出水机构(4),通过该出水机构(4)将配药室(1)内药液输出至储药室(2)内储存;所述配药室(1)上方匹配有药粉罐(5),药粉罐(5)顶端设有投药进口,该投药进口匹配有封盖,所述药粉罐(5)出口设置在罐底处,该出口竖直方向匹配有出药管(7),所述出药管(7)向下伸入配药室(1)内,该出药管(7)底端出口处设有锥形导流罩(71),该锥形导流罩(71)出口处固设有向上凸起的半球形导流板(72),半球形导流板(72)设置在配药室(1)内液面上方,该半球形导流板(72)顶端伸入锥形导流罩(71)内,该半球形导流板(72)和锥形导流罩(71)间形成环状导流槽(7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用药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导流槽(74)槽宽度由上至下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用药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导流板(72)底端延伸出锥形导流罩(71)出口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用药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药室(1)内设有和出药管(7)对应的第一震动机构(6),所述第一震动机构(6)包括立板(63)、第一凸轮(61)和撞杆(65),所述立板(63)固定在配药室(1)内,所述撞杆(65)水平方向滑动穿装在立板(63)上,撞杆(65)前端和出药管(7)正对,该撞杆(65)后端设有限位板(62),该撞杆(65)在限位板(62)和立板(63)之间部位处套装有弹簧(64),所述第一凸轮(61)和限位板(62)对应设置,且第一凸轮(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强洪浩王俊林郭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管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