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数据传输保护的处理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数据传输保护的处理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终端通过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接入系统,为保证所有用户都能成功接入系统,PRACH过程未加密,接入成功后后续信令再加密。而PRACH过程中交互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
‑
RNTI,Cell
‑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是获取用户面数据的关键,而由于未加密的PRACH过程容易使得C
‑
RNTI被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数据传输保护的处理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据传输保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数据传输保护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基站在确定满足预设条件时,通过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信令无线承载向终端发送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
‑
RNT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信令无线承载向终端发送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
‑
RNTI,包括:通过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向终端发送C
‑
RNTI。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满足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基站在确定所述终端完成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后、进行数据传输前,确定满足预设条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完成完整性保护和加密后、进行数据传输前,确定满足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鉴权、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完成消息,确定满足预设条件。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满足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基站在确定与所述终端之间的RRC链接更新时,确定满足预设条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在确定与所述终端之间的RRC链接更新时,确定满足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基站在确定与所述终端之间的RRC链接重配置时,确定满足预设条件;或者,所述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RRC建立请求时,确定满足预设条件;或者,所述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RRC重建请求时,确定满足预设条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信令无线承载向终端发送C
‑
RNTI,包括:包括:若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RRC建立请求,所述基站通过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RRC建立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C
‑
RNTI;若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RRC重建请求,所述基站通过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RRC重建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C
‑
RNTI。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满足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基站基于核心网设备的指示信息确定满足预设条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基于核心网设备的通知消息确定满足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基站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确认是否更新C
‑
RNTI;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之一:终端类型、承载类型、会话类型、切片类型、设备类型;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是否更新C
‑
RNTI的指示信息;若所述指示信息表示更新C
‑
RNTI,确定满足预设条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信令无线承载向终端发送C
‑
RNTI,包括:所述基站通过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RRC重配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C
‑
RNTI。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获得所述终端用于随机接入的前导码标识,基于所述前导码标识确定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
‑
RNTI,或者,基于所述前导码标识加扰所述RA
‑
RNTI;所述RA
‑
RNTI用于加扰C
‑
RNTI。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获得用于传输前导码的资源信息;所述基于所述前导码标识确定RA
‑
RNTI,包括:所述基站基于所述资源信息和所述前导码标识确定RA
‑
RNTI。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A
‑
RNTI基于以下表达式确定:RA
‑
RNTI=1+t_id+10*f_id+preambleID其中,t_id表示传输前导码preamble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所在的第一个子帧标识,f_id表示在该子帧发送preamble的PRACH在频域上的索引标识;preambleID表示前导码标识。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A
‑
RNTI基于以下表达式确定:RA
‑
RNTI=1+s_id+14*t_id+14*80*f_id+14*80*8*ul_carrier_id+14*80*8*2*preambleID其中,s_id表示PRACH所处时隙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开始序号,t_id表示PRACH所在的系统帧的时隙开始的序号;f_id表示PRACH所在的频域开始序号;ul_carrier_id表示PRACH过程中的第一个消息传输的上行载波序号。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采用扰码参数对数据信道进行加扰处理;所述扰码参数包括以下其中之一:设定扰码标识、随机数。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基站采用随机数对所述数据信道进行加扰处理,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基站通过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RRC重配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随机数。17.一种用于数据传输保护的处理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娇,邓伟,李新,江天明,刘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