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动电动两用蜗轮蜗杆管线式控制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载物移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手动电动两用蜗轮蜗杆管线式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载物移动设备,例如小汽车、搬运机等可用于通勤、运输,给人们的生活带极大的便捷。然而,现有的载物移动设备存在如下问题:在侧方停车的时候,司机需要将车辆开至车位的侧前方再进行倒车,停车会有一定的难度且耗费较多时间,尤其在停车空间小的情况下操作极为不便。此外,对轮胎也会造成有一定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手动电动两用蜗轮蜗杆管线式控制机构,该机构可辅助载物移动设备横向移动至停驻位置,操作方式简单,可提高载物移动设备停车或挪位的便捷性,解决停放难和轮胎磨损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手动电动两用蜗轮蜗杆管线式控制机构,包括:
[0006]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具有前后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电动两用蜗轮蜗杆管线式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具有前后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齿轮驱动机构,包括转轴、蜗轮、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和离合器;所述转轴安装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所述蜗轮可转动地安装在转轴上;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分别设置在蜗轮前后两侧并可旋转地套接在转轴上;所述离合器可前后活动地安装在蜗轮上,用以控制蜗轮在与第一驱动齿轮同步转动和与第二驱动齿轮同步转动的两个状态之间切换;蜗轮操纵机构,其包括安装轴、蜗杆、操纵杆和电机;所述安装轴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杆,第二端安装在第二连杆上;所述蜗杆固设在安装轴上并与蜗轮啮合,所述操纵杆的一端安装在安装轴上,用以驱动安装轴上旋转;电机安装在固定架且位于蜗轮一侧,其驱动安装轴旋转;离合器操纵机构,其包括压缩弹簧、手柄、操纵线和拨动件;所述压缩弹簧抵接在第二驱动齿轮和所述离合器之间;所述手柄可上下滑动地套接在所述操纵杆的上端,所述操纵线贯穿操纵杆,其一端连接所述拨动件,另一端连接所述手柄,通过手柄升降驱动操纵线使得所述离合器前后活动,从而控制蜗轮在与第一驱动齿轮同步转动和与第二驱动齿轮同步转动的两个状态之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电动两用蜗轮蜗杆管线式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包括第一盘体、第二盘体和盘体连杆;所述第一盘体设置于所述蜗轮和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之间,其设有匹配第一驱动齿轮的第一齿圈,第一驱动齿轮设有配对第一齿圈的第二齿圈;所述第二盘体设置于所述蜗轮和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之间,其设有匹配第二驱动齿轮的第三齿圈,第二驱动齿轮设有配对第三齿圈的第四齿圈;所述盘体连杆可前后滑动地穿过蜗轮,其两端分别与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动电动两用蜗轮蜗杆管线式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件包括一主体部和分别设置在主体部前后两侧的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主体部设有匹配第一盘体的第一限位槽和匹配第二盘体的第二限位槽;第一延伸臂套接转轴且位于第一齿轮前侧,其后侧设有第五齿圈,所述第一驱动齿轮设有匹配第五齿圈的第六齿圈;第一延伸臂套接转轴且位于第二齿轮后侧,其前侧设有第七齿圈,所述第二驱动齿轮设有匹配第七齿圈的第八齿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电动两用蜗轮蜗杆管线式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操纵杆包括套筒、安装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飘逸,张世良,胡剑朋,何诗宇,孙学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