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井道防护棚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413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机井道防护棚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使支撑架体一端与升降机井道一侧内壁安装,另一端安装在挡水坎与升降机井道接触处上抵触限位的防护棚整体二次提升步骤。当防护棚受到掉落物冲击力时,防护棚整体呈向挡水坎滑动的趋势,由于支撑架体安装在挡水坎与升降机井道接触处上抵触限位,并且支撑架体呈现远离挡水坎向靠近挡水坎倾斜安装,支撑架体承受到的变形力直接传递到升降机井道上,解决了固定支脚以与型钢骨架的连接点发生转动变形存在固定支脚与升降机井道接触点出现间隙性接触而产生共振的问题,避免了容易导致防护棚整体出现松动的情况。导致防护棚整体出现松动的情况。导致防护棚整体出现松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机井道防护棚结构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机井道防护棚结构的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0002]升降机作为在修建高层住宅时对作业人员或建筑材料进行运输的重要通道,为了保证升降机在升降机井道内的运行安全,需要在升降机井道顶部设置防护棚结构。
[0003]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6141084U的一种内置式井道施工升降机,公开技术为:所述型钢骨架由凸型框架、纵向型钢和固定支脚组成,固定支脚焊接在凸型框架下部;虽然,固定支脚与升降机井道接触能对型钢骨架进行限位,但是,固定支脚与型钢骨架的连接点距离固定支脚与升降机井道接触点较远,当防护棚受到掉落物冲击力时,防护棚整体向挡水坎滑动的趋势会使得固定支脚以与型钢骨架的连接点发生转动变形,存在固定支脚与升降机井道接触点出现间隙性接触而产生共振的问题,容易导致防护棚整体出现松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机井道防护棚结构的施工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升降机井道防护棚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使支撑架体一端与升降机井道一侧内壁安装,另一端安装在挡水坎与升降机井道接触处上抵触限位的防护棚整体二次提升步骤。
[0007]所述防护棚整体二次提升步骤具体为:控制伸缩件A和伸缩件B同步带动防护棚整体再在升降机井道内二次提升至上一层的升降机井道略高一点的安装位置,伸缩件B再带动防护棚一端下降,由于伸缩件B整体不能旋转,防护棚与铰接座A可旋转的另一端旋转倾斜回正,伸缩件A也绕底座A铰接点旋转倾斜回正,使防护棚回正至防护层倾斜度为5%时,控制伸缩件A和伸缩件B同步带动防护棚整体下降,使支撑架体一端与升降机井道一侧内壁安装,另一端安装在挡水坎与升降机井道接触处上抵触限位。
[0008]在进行所述防护棚整体二次提升步骤前包括依次进行的防护棚整体提升和防护棚一端旋转。
[0009]所述防护棚整体提升步骤为:解除铰接座B、铰接座A与升降机井道的固定连接,底座B、底座A与升降机井道的固定连接;控制伸缩件A和伸缩件B同步带动防护棚升起,升起至防护棚以铰接座A进行旋转不与升降机井道施工作业出口接触时停止;
[0010]所述防护棚一端旋转步骤为:控制伸缩件B带动防护棚一端升起,由于伸缩件B整体不能旋转,防护棚与铰接座A可旋转的另一端旋转倾斜,伸缩件A也绕底座A铰接点旋转倾斜,防护棚整体倾斜在升降机井道内,
[0011]在进行所述防护棚整体二次提升步骤后包括进行的伸缩件A和伸缩件B提升。
[0012]所述伸缩件A和伸缩件B提升步骤为:铰接座B、铰接座A与升降机井道的固定连接,
解除底座B、底座A与升降机井道的固定连接,控制伸缩件A和伸缩件B以伸缩端不动底端升起至安装位置,而后底座B、底座A与升降机井道的固定连接。
[0013]所述升降机井道防护棚结构,包括:
[0014]升降机井道;
[0015]与升降机井道侧边固定的挡水坎;
[0016]两端安装在升降机井道上对升降机顶部进行防护的防护棚;
[0017]所述防护棚包括支撑架体;支撑架体一端与升降机井道一侧内壁安装;支撑架体另一端安装在挡水坎与升降机井道接触处上抵触限位,支撑架体呈现远离挡水坎向靠近挡水坎倾斜安装。
[0018]所述防护棚,还包括:防护层,防护层呈现远离挡水坎向靠近挡水坎倾斜安装在支撑架体上;
[0019]铺设在防护层上的防水层。
[0020]还包括伸缩件A和伸缩件B。
[0021]所述伸缩件A伸缩顶端经铰接座A可转动铰接在靠近挡水坎的支撑架体一端底面上,铰接座A与升降机井道内壁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伸缩件A固定底端与底座A可转动铰接,底座A与升降机井道内壁可拆卸固定连接;
[0022]所述伸缩件B伸缩顶端经铰接座B固定安装在远离挡水坎的支撑架体另一端底面上,铰接座B与升降机井道内壁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伸缩件B固定底端与底座B固定连接,底座B与升降机井道内壁可拆卸固定连接。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当防护棚受到掉落物冲击力时,防护棚整体呈向挡水坎滑动的趋势,由于支撑架体安装在挡水坎与升降机井道接触处上抵触限位,并且支撑架体呈现远离挡水坎向靠近挡水坎倾斜安装,支撑架体承受到的变形力直接传递到升降机井道上,解决了固定支脚以与型钢骨架的连接点发生转动变形存在固定支脚与升降机井道接触点出现间隙性接触而产生共振的问题,避免了容易导致防护棚整体出现松动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升安装施工时的示意图;
[0026]图中:1

升降机井道;2

挡水坎;3

防护棚;31

支撑架体;32

防护层;4

伸缩件A;41

铰接座A;42

底座A;5

伸缩件B;51

铰接座B;52

底座B。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8]如图1至图2所示。
[0029]本申请的一种升降机井道防护棚结构,包括:
[0030]由混泥土或钢架搭设构成的升降机井道1;
[0031]与升降机井道1具有施工作业出口侧边一体成型固定的挡水坎2;
[0032]两端安装在升降机井道1上对升降机顶部进行防护的防护棚3;
[0033]所述防护棚3包括由钢管横向纵向十字交叉排布固定构成的支撑架体31;支撑架
体31一端与升降机井道1一侧内壁安装;支撑架体31另一端安装在挡水坎2与升降机井道1接触处上抵触限位,支撑架体31呈现远离挡水坎2向靠近挡水坎2倾斜安装。
[0034]当防护棚受到掉落物冲击力时,防护棚整体呈向挡水坎滑动的趋势,由于支撑架体31安装在挡水坎2与升降机井道1接触处上抵触限位,并且支撑架体31呈现远离挡水坎2向靠近挡水坎2倾斜安装,支撑架体31承受到的变形力直接传递到升降机井道1上,解决了固定支脚以与型钢骨架的连接点发生转动变形存在固定支脚与升降机井道接触点出现间隙性接触而产生共振的问题,避免了容易导致防护棚整体出现松动的情况。
[0035]所述防护棚3,还包括:由1:3水泥砂浆制成的防护层32,防护层32呈现远离挡水坎2向靠近挡水坎2倾斜安装在支撑架体31上,所述防护层32的倾斜度为5%;防护层32能将局部冲击点分散到支撑架体31多点上;
[0036]由防水雨布或铁瓦等防水卷材构成铺设在防护层32上的防水层33,防水层33起到防止雨水淋到升降机井道1内升降机的作用。
[0037]还包括伸缩件A4和伸缩件B5,伸缩件A4和伸缩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机井道防护棚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支撑架体(31)一端与升降机井道(1)一侧内壁安装,另一端安装在挡水坎(2)与升降机井道(1)接触处上抵触限位的防护棚整体二次提升步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井道防护棚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棚整体二次提升步骤具体为:控制伸缩件A(4)和伸缩件B(5)同步带动防护棚(3)整体再在升降机井道(1)内二次提升至上一层的升降机井道(1)略高一点的安装位置,伸缩件B(5)再带动防护棚(3)一端下降,由于伸缩件B(5)整体不能旋转,防护棚(3)与铰接座A(41)可旋转的另一端旋转倾斜回正,伸缩件A(4)也绕底座A(42)铰接点旋转倾斜回正,使防护棚(3)回正至防护层(32)倾斜度为(5)%时,控制伸缩件A(4)和伸缩件B(5)同步带动防护棚(3)整体下降,使支撑架体(31)一端与升降机井道(1)一侧内壁安装,另一端安装在挡水坎(2)与升降机井道(1)接触处上抵触限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井道防护棚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防护棚整体二次提升步骤前包括依次进行的防护棚整体提升和防护棚一端旋转。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机井道防护棚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棚整体提升步骤为:解除铰接座B(51)、铰接座A(41)与升降机井道(1)的固定连接,底座B(52)、底座A(42)与升降机井道(1)的固定连接;控制伸缩件A(4)和伸缩件B(5)同步带动防护棚(3)升起,升起至防护棚(3)以铰接座A(41)进行旋转不与升降机井道(1)施工作业出口接触时停止。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机井道防护棚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棚一端旋转步骤为:控制伸缩件B(5)带动防护棚(3)一端升起,由于伸缩件B(5)整体不能旋转,防护棚(3)与铰接座A(41)可旋转的另一端旋转倾斜,伸缩件A(4)也绕底座A(42)铰接点旋转倾斜,防护棚(3)整体倾斜在升降机井道(1)内。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钦先刘定武刘峥张云魏新山谢博章金成李勇程龙杨庆祝刘哲睿吴学仲徐磊郑钰昌陈钰汶龙子江周辉田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